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人间烟火重庆,Z让我沉浸 | 林肯Z
2022-07-18 14:33 5268次阅读

车主星球

车主星球:专治买车选择困难。

两年前,林肯官宣「放弃轿车市场,转头主攻SUV领域」

截至今年6月,旗下的冒险家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0万,在SUV市场确实取得了一番成绩。

只是今年3月上市的全新轿车-林肯Z,是结结实实打了前半句话的脸。

严格来说,这脸只在中国市场打了而已。因为林肯Z是一辆「特供车」,仅供国内消费者享用。

我好奇的是,作为特供车型,它有什么契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点?

趁着这次「全新林肯Z重庆试驾会」的机会,我可以找找答案了。

Z是高级

与一般行程紧凑、环节紧张的试驾活动不同,这次林肯Z的试驾会显得很「佛性」。

主题只有俩字—「兜风」

激烈驾驶的场地项目,没有;随时叮嘱的随车教练,也没有。

3-4名媒体老师分配到一辆车上,可以按着活动方提前准备好的重庆夜间打卡点兜风;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景点,您几位随意开也没问题,别玩太晚就是了。

之所以会设计这样自由兜风的试驾环节,只因「勒是雾都」。

山城的日常路况,就等于大多数城市的复杂路况了。随时上坡,到了坡顶就看见前面有3条甚至4条岔路;发夹弯上坡窄路更是当地日常,还有经典的由大角度S弯组合成的匝道。

所以,在重庆只要用最日常的驾驶方式,就能体验一款车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

2.0T+8AT的动力组合除了数据不错以外(246Ps+376N·m),在急加速时,动力输出的过程也能用顺畅且线性来形容。变速箱逻辑合理、反应及时,能帮助车辆从容应对坡道频繁的重庆道路。

最有乐趣的,是由S弯组合成的可变双车道匝道。在前后都没有社会车辆的情况下,我尝试了几次赛道进出弯的走线,虽然林肯Z的底盘偏向舒适性调校,但悬挂后段的支撑有着足够的韧劲,稳定度和宽容度很高。

快速路段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它的滤震能力,而是整车的NVH工程。在ANC主动降噪系统、24个静谧声学包和双层隔音玻璃的综合加持下,让车厢有着这个价位和级别少见的「隔绝感」。

这高级的味儿,对了。

唯一让我觉得还有进步空间的,是「过软的刹车踏板+灵敏的头段制动力+偏软的头段悬挂」。

以上组合起来,除非在制动时把右脚动作控制得足够仔细,不然就会出现体感不适且感觉不咋安全的点头感。

打油诗评价:上手容易上脚难,稳定刹停脚踝酸,静音降噪够在行,底盘舒适冇得弹

Z是颠覆

以往的林肯车型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用料好是真的,沉闷也是真的。

或许对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而言,这种成熟稳重的风格就是他们所青睐的。但对于新生代消费者来说,就显得吸引力不足了。

林肯Z的出现,让我首次对这个价位的林肯产品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12.3英寸+27英寸贯穿式全景屏支持主副驾自由切换屏幕显示内容,副驾乘员有更多参与感。设计师将星际的神秘深邃用星云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呈现,随着指令的不同,交互画面也会出现不同的星球形象,视觉享受满分。

智能数字助理针对中国用户进行适配,支持自然语义识别,实际体验表现出不错的反应速度和识别能力。

3区128色动态氛围灯支持无极调色,理论上能够调出任何你想要的颜色。还可以和音乐播放节奏同频呼应,在律动模式下,音乐与灯光的完美配合为车厢带来极佳体验。

通过FOTA,林肯Z能够在线更新控制系统,在高速车载网络的支持下车辆能进行定期自动更新,随时享受最新的技术和功能。

换做以前,你很难想象以上是一辆林肯身上会配备的配置。它知道现在的中国消费者不像以前只看重空间大小,现在我们更注重用料、做工、氛围和科技,所以统统都在这款特供产品身上做了出来,而且做得还很不错。

最后几句

按百分制来算,基于内饰用料、各式配置、驾驶表现、行驶质感,还有没展开聊的干练有劲的外观,给林肯Z打个80分不会有太大问题。

扣掉的20分里,一半属于制动点头给我造成的不适感,另一半给处理过多进程、流畅程度会表现得比较挣扎的中控系统。

放到市场来看,林肯Z主要的比拼对手自然是1&2线的豪华品牌。相比1线产品,它有着更好的动力数据(同价位),配置也更为厚道;放到2线阵营,它能刻画出对手拍马都追不上的科幻氛围,极好的NVH表现也是优势所在。

基于中国市场,它也诚意满满的配备很多适应我们消费者的产品点

起售价25.28万,你会选这台打高分的「豪华品牌特供车」吗?

# 新车上市 # 林肯 # 林肯Z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