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牵手宝腾,smart盯上东南亚
2023-09-20 17:08 3万次阅读

牛天明_汽车头条

吾日三省吾身:饭否?睡否?工作否?

面对越来越内卷的国内市场,车企们正在试图开辟一条新的战场。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问鼎冠军,借助电动化发展的浪潮,自主品牌开始实现弯道超车。当可靠的产品力和突出的性价比开始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走出去”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作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的主力军,中国新能源车企成了香饽饽。

https://cools.qctt.cn/1695199691970.png

就在9月19日,smart与宝腾汽车正式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根据规划来看,首批smart精灵#1马来西亚右舵版量产车型已启运出海并在当地开启预售,并将于今年四季度交付。

对于此番再度牵手,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直言:“通过与宝腾汽车深化合作,将更好助力smart在当地开展业务,并进一步深化开拓东南亚市场,从而赋能smart全球化运营。”

为何敲定宝腾?

选择宝腾汽车作为长期伙伴,并非smart心血来潮之举。

去年年初之时,smart便与宝腾汽车签署区域合作备忘录。彼时,作为smart区域战略合作伙伴,宝腾汽车与smart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建立起了完善、多层级销售服务网络。

同年8月,宝腾汽车正式与smart签订合作协议,以“用户中心,数字驱动”为核心理念,进行“本地化研发”深度合作,研发符合马来西亚市场各项法律法规,满足当地文化、语言等用车习惯的右舵车型。

https://cools.qctt.cn/1695199794297.png

今年以来,双方的合作变得愈发紧密。5月份,宝腾汽车又任命DRB-HICOM集团(宝腾汽车为其全资子公司)汽车零售部门EON(Edaran Otomobil Nasional Berhad),担当smart在马来西亚的汽车经销商。

值得一提的是,EON算得上马来西亚市场最大的多品牌经销商之一,曾一度占据当地80%的市场,其代理的品牌不止有smart,还包括宝腾、奥迪、三菱、大众等。

对于smart而言,为何将攻占马来西亚甚至可能渗透整个东南亚,这一重任交由宝腾汽车,外界对此观点并不统一。但这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重要因素,就是smart背后的靠山吉利。

众所周知,2020年吉利和奔驰两大汽车制造商共同孵化了一家合资全球品牌——智马达,双方股份各占50%,恰好smart就是隶属于这家合资公司。合作模式为产品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全球研发中心支持工程研发。

https://cools.qctt.cn/1695200400915.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至于为何说此次合作与吉利有着很大关系呢?是因为早在2017年时候,吉利就已经与DRB-HICOM集团签署协议,拿下其子公司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开始全面主导并管理。换言之,宝腾汽车背后的大股东正是吉利,两家多少带点“亲”。

一方面,依托于宝腾汽车在当地市场的统治力,可帮助smart迅速熟悉当地市场,打开渠道和销路;另一方面,双方将结合资源优势,全方位深化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探讨“构建海外生产能力”的可行性。

南拓西进,助力smart全球布局

“东南亚市场是smart‘中欧双核,全球布局’战略的重要组成,是向南拓展的桥头堡。”这是佟湘北本人的期许,也是smart品牌一直以来的谋划布局。

“smart品牌的所有产品都是全球车型。”作为一个有着全球化基因的品牌,smart在处理自己与世界这层关系上,有着先天优势。

在欧洲市场,smart与战略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借助梅赛德斯-奔驰渠道,以“店中店”的形式,在13个欧洲市场迅速铺开近300个销售服务网点。

https://cools.qctt.cn/1695200538393.png

目前,smart精灵#1已落地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近日也将在英国(右舵)、意大利上市并交付。同时,全新smart精灵#3还在慕尼黑车展完成欧洲首秀,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率先在德国上市,其他欧洲市场将于2024年陆续上市。

佟湘北此前在接受汽车头条记者采访时说道:“中国和欧洲是我们的主场,所有的资源、各项能力都要配置在这两个市场。其中,生产和自主研发主要在中国,而造型设计以及欧洲的销售渠道依赖于奔驰(德国方),这两个市场是smart的基本盘。”

只不过,对于smart而言,仅拿下中欧两大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然并不够。

就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smart在原有全球化布局基础上,又提出了“南拓西进”:往南,smart会把业务拓展到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往西,即将进入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中东市场。

https://cools.qctt.cn/1695199935655.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可以看到,在“向南”的路上,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大洋洲两大腹地。尤其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东南亚拥有巨大的新能源市场潜力。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25年东南亚地区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达近千万辆的市场规模。

在9月刚刚举办的印尼雅加达东盟峰会上,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通过了《10+3领导人关于发展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联合声明》。透过媒体的报道,东盟将致力于在中日韩的支持下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东盟有潜力也有雄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之一。

良好的经商环境之下,东南亚已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能增长的新蓝海。

  

# SRM鑫源 # smart # 启运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