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专访奔驰康林松:是什么样的标准,造就了当下和未来的奔驰?
2024-04-29 15:50 1.6万次阅读

驾仕派

仕聚一堂,言车马之乐。(官方翻译:说的不一定都对,但观点一定有些不同。)

图片

上一次采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还是在2020年1月份的北美CES上,当时和阿凡达的主创人员一起聊《阿凡达2》以及AVTR概念车,聊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的思考。

那次之后,世界巨变。

变化的不止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上一次北京车展也是在2020年,那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4%。四年间在中国市场,我们经历着剧烈的市场格局变化。

在2024年4月前两周,新能源在中国汽车市场零售销量当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虽远非终局,但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是四年前的近10倍。

巨变当中,仍有些事物是不变的。

2024年第一季度,奔驰向中国用户交付超过16.81万辆新车,在100万以及150万级以上的豪华市场,作为中国用户首选品牌的地位无可撼动。

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何为奔驰?何以为奔驰?

康林松面对这个问题,先从什么是“奔驰的标准”说起。

他认为做好一辆车就像十项全能比赛,必须在方方面面都出色,“动力系统只是竞争力之一。”

图片

针对标准本身而言,他所举的例子是安全。他说在奔驰,“安全是一门科学”,已经潜心研究了85年,分析了数十万的事故,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得机构的评级,而是为了给客户带来‘奔驰星级’的安全感。”

对于奔驰的“标准”,我在前段时间也写过《买奔驰不只是买“标”,那我们究竟买了怎样的标准?》。我认为奔驰的标准并不来自于外部:

“汽车发明者”仅仅是发明了一台交通工具么?我想不是的。在为人类揭开关于出行的另一种答案,并点亮新时代火种的那一刻,发明者身上也肩负着引领行业向前的使命。

图片

奔驰的标准,与其说是一些数据或者说是经验,不如说是一种行业共识和一个品牌承诺;是康林松口中所说的“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也是“让每一台车都尽可能完美”。

他说在工作中倍感激励的地方在于:对于“何以为奔驰”这个问题,每个奔驰的员工其实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阐述,“200个工程师,能讲出200个追求细节至臻至美的故事”。

四年再轮回的不只是北京车展,2020年奔驰展台上的主角和2024年也有巨大不同。

我回看了2020年北京车展的新闻:四年前,全新奔驰V级MPV正式上市、全新一代奔驰S级轿车完成车展首秀、全新AMG GLA 35 4MATIC以及全新AMG GLB 35 4MATIC三款新车开启预售。

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G级、迈巴赫、AMG三大序列都主打一个“触电”,而诞生于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的CLA级概念车,则预示着下一代新生代豪华电动车的方向。

图片

800V高压平台、低至12千瓦时/百公里的极低能耗、MB.OS操作系统、新生代豪华车型的美学语言……康林松说,CLA级概念车身上,某种程度正体现着引领未来市场的奔驰豪华标准。

图片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标准”不是指某种具体技术指标,也不是单纯能耗数字。它是具备前瞻性的技术、智能科技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整体风格的设计美感、甚至包括耐久、舒适、优雅、质感、驾驶乐趣等等一并在内的综合高级品质。

而作为一名中国媒体人,更令我振奋的还在于:这一切面向下个时代的“奔驰标准”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参与定义和建立的。

去年奔驰集团共投入100亿欧元,用于研发下一代新能源车型、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数字化系统,以致力于在这些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中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形成高科技合作伙伴网络成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图片

康林松非常肯定地说:“中国研发早已成为我们全球研发网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我们在其他市场的研发中心是相辅相成、紧密合作的关系。在华研发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市场,也开始反哺全球。”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则透露:奔驰新车现在有自动变道的功能,不久后还会加入驶入驶出匝道的辅助驾驶功能;新一代CLA产品也将在中国进行本土生产,并配备新一代MB.OS操作系统,到时候能实现点到点的城市道路导航。

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化功能,其实都是中国研发团队的成果;此外对于中国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奔驰也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面对未来,康林松和唐仕凯都坚信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奔驰最大的市场,在接下来的汽车行业发展中将继续发挥和凸显其引领作用。

图片

即使是将眼光放的更为长远、远到奔驰愿景中的2039年,“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在整个价值链和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净碳中和”,电动化仍然将是奔驰关键的抓手之一。但奔驰除了关注技术如何通过产品实现愿景,更关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研发、供应链、生产体系,到产品阵容的电动化、电动车使用过程中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最终到车辆回收——都要形成一个循环的、可持续的绿色闭环。

比如北京奔驰工厂已经在做的太阳能发电、购买绿电等措施,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也就是说:在奔驰,不仅新能源车型的整个研发、供应、生产体系是绿色的,燃油车亦是如此。

在奔驰走向“净碳中和”愿景路上的每一步足迹,其实都已经逐渐是绿色的了。

驾仕后记:

我自己的感触是,越是被频频对比,越是显示出奔驰作为领导者品牌自身的优秀。

毕竟对于标杆品牌和车型而言,被对比是一种宿命,也是行业地位的象征,这也正是所谓“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鲜活例子。

在采访当中打动我的细节在于,奔驰这次给我们的专访名牌和四年前一样,都早早准备好了我们其实并不常用的英文名称。

图片

康林松还举了一个关于奔驰座椅的例子:在研究座椅时,不仅注重它们外观、视觉呈现的漂亮,更注重人体工程学表现尤其是长途驾乘时的舒适感。奔驰希望用户在结束几个小时的长途驾驶后,“下车的时候甚至比刚上车的时候还要感觉放松和惬意——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舒适标准。”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见过很多次奔驰S级座椅拆解骨架,我知道它在压力感应设备下对人体承托的具体压力数据,但这些,我见过很多次奔驰S级座椅拆解骨架,我知道它在压力感应设备下对人体承托的具体压力数据,但这些,其实都并不是奔驰向我展示的:是竞争对手将它细致掰开,认真研究。

其实都并不是奔驰向我展示的:是竞争对手将它细致掰开,认真研究。

被比较是标杆的宿命,所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奔驰每一次在被比较的时候,也正是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时刻,就拿座椅舒适度来说,奔驰自身的标准也在“被比较”的过程当中,无形成为某种关于座椅舒适的行业标准。

图片

何为奔驰?何以为奔驰?我认为,奔驰是一种共识。

须知奔驰凌云志,终成人间第一流。

用康林松的话来说,叫做“至臻至美”;但在我的眼里,何以奔驰?何以为奔驰?

奔驰就是关于“豪华”和“一流”汽车的一种不需解释的共识。

(END)

# 奔驰 # 奔驰S级 # 中华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