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纯电是个伪命题?电车化是未来,但混动增程定生死
2024-06-23 09:15 7676次阅读

优视汽车

知名汽车自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如果还想继续在新能源赛道玩下去,做增程,已经是新能源品牌别无选择的选择。

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纯电车型的同比增速只有17.5%,而PHEV(含增程)的同比增速是70.1%。此消彼长的趋势,显而易见。

另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所有新能源品牌当中,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比亚迪、问界、理想。这三家不仅销量大,而且PHEV(含增程)车型的占比也不小。尤其是理想,完全是依靠增程车型。

一个闭环的逻辑就产生了:做PHEV才能活下去。

用户越来越喜欢PHEV

中国的新能源消费者是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既要又要。

既希望用车成本更低,又想要更好的电驱体验,同时最好还没有补能焦虑。在目前新能源的三条技术路线:纯电、增程和插混中,只有增程能够满足。

纯电形式作为电车的“完全体”,固然有着最纯粹的电感体验,但是续航和补能的焦虑在这几年时间里,已经被证实了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每逢假期长途出行需求集中爆发,纯电车总少不了高速趴窝、排队充电、抢充电桩的新闻。

除此之外,日益高企的保险费用、更换和维修电池的成本、偏高的贬值率、冬季续航能力下降等问题,都是纯电车用户的痛点。

包含插混和增程在内的PHEV路线,退而求其次,可油可电,是更适合普通人的选择。

插混车型只能采用小电池,目前市面上的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大部分还是在50-100km左右。对追求更长的纯电行驶和电驱体验的用户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频繁的充电。油电两套动力形式想要做到最优的配合,也增加了硬件的成本和调教的难度。

增程虽然一直被部分人吐槽是“没技术”,但是从实际体验上来说却是最均衡的。首先增程能配容量更大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基本上都可以做到200km,某些车型的超级增程甚至可以做到纯电续航300km,不亚于一些标准续航的纯电车型。

另一方面,增程器只用于提供发电支撑,不参与直驱。因此,不用担心缺少“电感”体验。而且增程器不用考虑转速区间内的负载问题,可以尽可能的工作在最佳的工况区间,大幅提高热效率。

车企为什么要做增程?

解答了用户层面的问题,我们再来看车企的问题。

价格战在可预期的时间范围内不会偃旗息鼓,车企想要在这场战争中生存下来,最需要的是更好的控制成本。对于普遍还处在亏损当中的新能源车企,更是如此。

动力电池成本占据了纯电车型成本的50%以上。受限于大容量动力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一辆续航里程能够在500km以上,且配置、性能各方面较好的主流纯电车型,很难将价格下探到用户基数最大的20万元以下市场。

插混车型由于拥有两套动力形式和多种构型,在内燃机领域没点技术积累的车企,还根本做不了,而且研发和硬件成本也决定了价格无法大幅下探。

换言之,这两种类型的产品,不仅研发制造门槛高,而且价格下探越多,企业亏损也越大。

增程的构型简单,电池容量不大,对增程器的要求也不高,没有变速箱,整体的研发和制造门槛不高。这也是为什么跨界入局的新势力,更愿意选择增程路线。因为可以省下大笔技术投入成本。

坚持只做纯电的车企越来越少

有许多案例可以证明,做PHEV特别是增程,对新能源品牌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理想汽车以增程起家,在早期新势力三强当中,不仅销量最高,而且率先实现盈利。零跑早期坚持纯电路线,2023年果断投向增程技术路线,不仅首度实现了全年毛利率转正,而且毛利率甚至超过蔚来、小鹏。

岚图、深蓝刚刚推出时也是纯电产品为主,在市场上一度不被看好,被认为是濒临失败,但是二者都依靠后续推出的增程车型站稳了脚跟。去年岚图卖出超5万辆,同比增长160%;深蓝累计销售13.7万辆,同比劲增390%。

去年哪吒汽车销量大滑坡,今年4月,哪吒汽车推出了增程车型哪吒L,5月销量又重回万辆水平。

更多此前坚持纯电路线的品牌,也纷纷表示增程产品已经在路上:

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在推出了两款纯电产品后,销量表现并不乐观。今年首款增程车型阿维塔07即将登场,被寄予厚望。

小米汽车在SU7大获成功后,最近已经开始在为其第二款车型预热,目前从透露的信息看也是一款增程SUV。

智己、埃安也都在今年已经明确表示了将会放弃专注纯电的路线,在2025年推出增程车型。极氪方面虽然还坚称将会专注纯电,但也有多方信息透露极氪正在开始布局增程。

何小鹏在不久前的财报会议上表示:对小鹏来说,下一代增程领域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思考最多的话题之一。这被认为是在暗示小鹏汽车未来并不排除推出混动或增程车型。

目前,拥有多个子品牌的传统集团型车企已全部拥有插混或增程车型,主流的新势力、新能源车企当中,仍然坚持纯电路线的,除了特斯拉,就只有蔚来。剩下如合创、睿蓝等品牌,知名度有限,生存能力如何也无法确定。

结语:

市场竞争到这个阶段,用户越来越务实,车企也会越来越务实。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要能够控制成本,不至于在竞争中出局。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有句话说得好:“燃油决定生存,混动决定生死,电车决定未来。”现在想来,就是这么个道理。(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 行业解读 # 小鹏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