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Momenta境外IPO获备案,国内智驾公司将迎来上市新高峰
2024-06-28 10:20 1.3万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近日,国内知名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已经通过了境外上市备案程序,拟将在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上市。目前,除了Momenta之外,包括纵目科技、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小马智行等国内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都有意或者已经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在面临高额研发投入、技术落地难度较大以及整体融资环境趋冷的情况下,包括Momenta在内的国内自动驾驶技术企业以及芯片、激光雷达等硬件企业亟待尽快完成上市,为自己未来发展找到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以此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



Momenta资额度大幅缩水

在国内自动驾驶技术领域,Momenta是一个极具指标意义的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Momenta,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在L2驾驶辅助系统(Mpilot)和L4级别无人驾驶(MSD)两个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展的企业。这种做法的好处是Momenta既可以兼顾主机厂量产的需求,能够为自己获得一定的收入;又能够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这个暂时无法落地的技术持续积累数据,并优化算法。目前,Momenta已经和包括智己、比亚迪、丰田、通用等国内多家车企开展了合作,尤其是多家整车企业都参与过Momenta的融资,使得Momenta在国内一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次Momenta融资额和之前传闻的相比大幅缩水。之前Momenta被传募资金额在10亿美元级别,而这次IPO的募资应该只有2-3亿美元。募资金额的大幅缩水,背后也是投资人对Momenta这家企业以及其所处的自动驾驶领域的看好程度。毕竟,真正代表自动驾驶未来的L4级别自动驾驶在短期内很难商业化。而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主机厂都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第三方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如何来找到自己的定位,相关的商业模式能否走通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IPO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对于整个自动驾驶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来说,尽快完成IPO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甚至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放眼全球,目前还没有L4级别高等级自动驾驶落地的案例,甚至连奔驰在德国落地的L3都还面临着诸多限制。虽然国内一众车企掀起了解锁城市NOA的竞赛,甚至将无图智能驾驶推出,但是这个离我们心目中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Momenta、小马、纵目这样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还是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这样的芯片公司,其背负的资金压力都不小。

以在国内作为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本土化平替的地平线为例,根据招股书披露的2021年至2023年的财务情况来看,其净亏损额分别达到了20.64亿元、87.2亿元、67.39亿元。一旦完成了IPO,那么无论是初期募集的资金,还是后期通过二级市场融资,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都是找到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之前投资这些企业的资本,也有了变现/解套的渠道。



不过,赴港股或者美股上市只是第一步。敲钟之后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盈利问题难解。智能驾驶是一个前期投入巨大的领域,尤其是考虑到短期内L4级别自动驾驶还很难落地,这就意味着整车企业要从智能驾驶领域回收前期投入的难度比较大。目前厂家可以通过客户订阅来回收一部分收入,但是要让消费者一直续订技术上无法达到L3的智能驾驶,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毕竟国内的智能驾驶技术,说到底还是L2级别驾驶辅助技术的持续优化。

竞争对手环伺。当前,主流主机厂自研智能驾驶的决心非常大。这两年“灵魂论”虽然鲜有被人提及,但是主机厂在自动驾驶领域都是不遗余力的投入。虽然前期问题被不断解决,走完高等级自动驾驶最后一段路的且最为关键的在于海量的道路数据,而这也是Momenta这样的第三方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除了主机厂以外,这两年华为和大疆这样的本土企业同样也是异军突起。华为的ADS 3.0已经被不少国内整车企业所采用,而大疆所打造的智能驾驶方案更是被上汽大众途观L Pro这样的主流合资车型所采用。



所以,即便IPO上市成功了,尤其是在美股上市成功,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或者给到投资人充满未来的前景,那么很难从美国证券市场融到一大笔钱,而且还有可能面临股价长期处于1美元以下的尴尬,甚至最终面临退市的风险。之前美股就出现过大量智能驾驶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下滑甚至退市的情况,其中就包括被誉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



国家鼓励智能驾驶发展

智驾公司在港股和美股的IPO,之前遇到的最大挑战在于国家对于数据安全方面的顾虑。高等级自动驾驶,自然会和大量的测绘数据息息相关。而测绘数据也会关系到国家安全。一旦我们的智驾公司在境外上市,如何确保相关测绘数据的安全,需要国内相关公司做好一定的数据安全保护。而随着相关公司的境外上市申请被批准,也意味着国内监管机构和相关行业主管机构也希望中国智能驾驶相关企业能够尽快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当下,国内车企正在从上半场的新能源竞争转入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在上半场,中国车企的优势非常明显。放眼全球,除了特斯拉能够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面硬抗一下,无论是BBA这样的豪华品牌车企,还是大众丰田这样的跨国车企巨头,都不是中国电动车的对手。因此,在下半场同样保有这种优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国家从政策层面开始鼓励车企进行智能驾驶的研发,同时开始寻求高阶智能驾驶在国内的商业化落地,也是为中国车企打赢这下半场的竞争开始助力。6月4日,包括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等多部门联合宣布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企业名单。包括比亚迪、蔚来、长安、上汽等国内9家车企上榜。这就意味着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已经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松绑。下一步,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外资车企获批测试也将获批。复制国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构建出极大竞争力优势的经验,推动中国智能驾驶领域上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成为未来政策的新导向。



点评

当下,无论是为境外IPO上市开绿灯,还是给国内道路测试发牌照,国家从政策层面松绑自动驾驶的态势已经非常明确。我们在利用新能源技术已经实现了自主品牌对外资跨国巨头的弯道超车的情况下,赢下智能驾驶的下半场需要车企和政策制定者一起发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汽车财经 # 众泰 # 大众 # 途观L # 芝麻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