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2024广州车展:刀枪剑影白刃战
2024-11-22 14:48 6131次阅读

踢车帮

《踢车帮》就是Teacher bang,一个以汽车视频为主的自媒体平台,节目是好节目,文章是好文章,我们就是要告诉你,车正不正经!

今年最后一个A级车展~

年末收尾,总是留给广州车展。大抵,这里仍然暖风和煦,穿城而过的,不是焦虑,而应该是沉淀下的希冀。只是,今年的汽车市场不留情面,价格战、卷、再砍一刀,与销量KPI一起,重重地压在每一位从业者的胸口。

大浪淘沙,在时代轮替中见过余光,更见过一个冰冷的事实,真的有车企会被很快淘汰,一如泥沙俱下般崩盘。明晃晃的白刃战,开启了。

这届车展,是谁没来?

汽车不是门好生意,投资成本重,回报周期长,现在更难了,要被甩下去的,挥一挥衣袖,都不一定有人来写墓志铭。2024广州车展,除了看看谁家展台更热闹,不妨再换个视角,这届,谁没来?有这么一组数据,2023广州车展,没来的有9家;2024广州车展,没来的变成了13家。包括了哪些?奇瑞捷豹路虎、斯巴鲁、捷尼赛思、雪佛兰、捷达、极星、远航汽车、启辰、蓝电、高合、劳斯莱斯、迈莎锐、合创,我们挑几个重点的聊一聊。

高合汽车缺席,并不意外。今年,车圈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停工停产”,莫过于高合了。大概在今年2月的时候,高合就爆出负面消息,而创始人丁磊当时判断,高合还有3个月的抢救期。一路绯闻传来,高合仍然没有等来那个白马骑士。在8月,高合汽车宣布开始司法预重整,这几乎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此这般,无力参加车展,亦在情理之中了。

比较有趣的一家公司是远航汽车,它是大运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造车浪潮中插进来一脚。其实,几次车展,它都来了。而且,远航汽车尤其舍得在机场、高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投放广告,核心话术是把一众优秀供应商秀在眼前。但是,路上跑的没见到几辆。今年,远航汽车爆出了经营危机,官方回应是“战略调整,目前处于重组状态”。但是,其母公司大运集团的重卡板块也遇到点挫折,那么,将来怎么生存,俨然是个问题。

剩下没来的,多数是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在其中,这也颇令人意外,但据说,捷豹路虎正在进行品牌梳理与调整,与奇瑞汽车也在推进新的合作模式,当前的销量也就那样了,对广州车展不抱太多希望,于是,不来了。极星也是类似的问题,在集团层面,将有一些调整的动作,故而缺席。但整体分析下来,销量不佳,渐渐丢失声音,大概是部分合资品牌一步步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有人走,有人来,比如,小米还是那个“当红炸子鸡”,蔚来的子品牌“乐道”首次以独立身份参展。爆款的产品身份,开始转移到自主品牌或新势力了。车展是个观察窗口,这种无情的淘汰在未来只会更加常见。

合资承压,继续困斗?

乘联会公布了一组数据:10月,自主品牌零售148万辆,同比增长32%;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7万辆,同比下降17%。哪怕是看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已经全面压过合资品牌,就在10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占比达到了65.7%。

如今的汽车市场,不仅是“电进油退”,而且是“自主进、合资退”。未来几年,这种趋势也很难逆转,合资品牌的份额有可能被进一步压缩到10%。合资承压,在广州车展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怎么办?每家品牌各有自己的思考与策略。大众的“见招拆招”,其实非常积极。

大众汽车很清楚一件事,在中国市场,应该用中国市场的解题答案。所以,他们选择了开放、合作,以及融入。第一件事,就是入股小鹏。你看,最近小鹏的MONA M03、P7+都卖爆了,而大众选择小鹏,在当时看,属于“雪中送炭”。大众希望以此补齐的,恰好是他们在电子电器架构上的短板。于是,大众已经在小鹏G9的平台上造车了,如今还进一步开放了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权限,以进一步融合小鹏的技术经验。

第二件事,大众的合作对象,包括了自己的“老伙计”,即上汽集团。在上汽奥迪这个合作项目上,大众已经转变了新的思路,直接借助上汽的纯电平台做开发,智能驾驶也由本土团队担纲。当然,“四个圈”没延用,AUDI字母标出现了。

丰田的看法,与大众高度相同。既然中国市场已经有成熟的产业链了,为什么不融入当地呢?在2024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展出了铂智3X这款车。注意到两个点:1、铂智3X在讲大空间,懂得抓住用户爽点,以及发挥自己的产品优势了;2、用上了本土智驾供应商Momenta的智驾方案,顺应了市场需求。

马自达其实融入得更彻底,新推出的EZ-6,几乎将“外资放权”这件事做了个彻底。平台是深蓝的,马自达只是做了设计,以及加入了品牌这味作料。在车展之前,东风日产也传出消息,将与华为展开合作,鸿蒙座舱自此上车。而Momenta在合资品牌中颇受欢迎,东风日产首款纯电轿车N7也用上了Momenta的智驾方案。

当然,融入本土供应链,是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还要打个问号,但至少,它们在变阵了。当品牌不再有信仰加成,在纯拼产品力的战场上,“白刃战”的烈度还会再升级。

智能下半场,从不打招呼

今年的广州车展,还在透露一个趋势,在智能化下半场,硝烟早已弥漫。智能驾驶的市场热度,在今年下半年卷土重来,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为“特斯拉发布了Robotaxi”,拟量产车型定名为Cybercab。特斯拉点燃的这把火,不在于“L4自动驾驶”这个概念有多惊艳,而在于它明确了2026年能量产上路这件事。于是,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公布了自己的L4自动驾驶量产计划。

而且,今年的智能驾驶,在技术路线上,有了更多的统一,也有了更多的跨越。大家多少能听到的“端到端”、“大模型”,以及在车展上持续被提到的“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像小鹏汽车,在P7+上,首次明确了舍弃激光雷达,转用纯视觉,同样可获得城区智驾的能力。在车展上,他们也释放了“车位到车位”的智驾信息,并且强调,他们仅用一套智驾软件以及基于端到端大模型,就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了。

理想汽车,同样推送了“车位到车位”的智驾方案。也公布了两组数据,目前理想AD智驾里程已经达到26.7亿公里,主动安全避险超过360万次。与此同时,理想还公布了最新云端算力为6.83 EFLOPS。是的,智驾在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车载芯片、算法模型,而云端算力的储备,也是一个待争夺的尖峰。

另外,极氪宣布,无图城市NZP将于今年底向全国用户全量推送,而“车位到车位”的功能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实现全国全量推送。小米汽车,后来者正居上,在智驾方案上,同样使用了端到端,在11月16日已经启动定向内测,而在12月将开启先锋版推送,“车位到车位”也在期待之中了。

写在最后

汽车不再是单纯的机械集合体,它必然走向智能化融合。广州车展,敲着淘汰赛的钟声,但也警示着目前在岸上的“幸存者们”,时代的漩涡没有停转,它还在持续洗牌,不容懈怠,不容停顿。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请输入正文

# 大众 # 小鹏 # 小鹏G9 # 捷达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