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国产,底盘技术开始变天
2025-01-17 16:01 1.5万次阅读

DearAuto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 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前两天,京西集团举办了MagneRide®磁流变悬架国产化发布会,并正式发布《磁流变元年宣言》,成为了国内唯一具备磁流变悬架研发和量产能力的企业。这一技术的国产,很有可能会将豪华车行专属的智能底盘科技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发布会上,京西集团以《磁流变元年宣言》明确了磁流变技术国产化的关键目标:第一,京西集团将全面实现磁流变零部件与制造能力的100%国产化;第二,2025年一季度实现量产,首次赋能中国纯电平台;第三,使磁流变悬架的价格低于电磁阀悬架价格。

按照京西集团CEO刘喜合的说法,“京西集团《磁流变元年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世界顶尖磁流变技术已正式国产,突显京西集团在国内推动智能底盘技术平权,助力整车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普惠广大用户。”

京西集团CEO刘喜合宣布京西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国产化


不过,要想知道京西集团将磁流变悬架国产的含金量,首先还得知道这一悬挂究竟能带给用户什么体验?

汽车的减震系统是有弹簧和减震筒组成的。弹簧主要是用来吸收来自路面的震动,通过不断的压缩和拉伸将震动的机械能转化成弹簧的热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部件去抑制弹簧过多、过度的震动量,而这个部件就是减震器。

可以说,减震器决定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不过,舒适性和操控性是一对矛盾点,顾此就会失彼,如何权衡这两者成为了很多车企的特性取舍,例如宝马偏运动,减震器的阻尼就大一点;奔驰偏舒适,减震器的阻尼就少一点。

而过去,在机械减震器的时代,车辆究竟是偏向舒适性还是运动性,完全就是从出厂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但这显然不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车需求——跑高速的时候,我希望硬一点,支撑性更足一点,但是遇到烂路的时候,我又想悬挂软一点。

用户需求总是在推动技术的进步,所以就有了主动悬挂,能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减震器的阻尼,但这往往都是豪华车的配置。后来,为了将技术进一步下沉,CDC电磁悬挂应运而生,现在十几万的车都能看到CDC的存在。

CDC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控制减震器里面液体流动的直筒里面有一个控制液体流速的阀门,就像我们的洗手盆的出水口一样,当你想要硬一点的悬挂,那你就关小一点阀门,让液体流得更慢一些,反之,你可以多开点阀门,让液体流速加快,得到更软的悬挂。

它虽然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是也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例如控制的范围有限,例如反应的速度不够快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京西集团从2002年开始就投身磁流变悬架,并已经投产搭载到了美国的豪华车型。

磁流变减震器是通过一种“磁流变液”产生的电磁反应,来实现对车身姿态的调节。说白了,就是将过去减震器里面的液体变成“液体磁铁”,然后通过电流大小的变化来控制它的流速——既可以像水,也可以像蜂蜜——,从而改变减震器的阻尼。

所以,相比于现在流行的CDC电磁悬挂,它的调节范围更广,速度也更快,而且也更容易调节。

京西集团工程副总裁陈伟刚解读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技术


京西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减震器凭借独步天下的每秒1,000次调节主动阻尼控制技术,相比电磁阀减震器,磁流变悬架的适配范围更广,阻尼动态调节范围是电磁阀减震器的200%左右,只通过软件调节就可以获得不同阻尼强度的特性。因此在车辆研发过程中调校的灵活度更高,能够缩短调校的开发周期,也便于后期OTA升级。

京西集团宣布磁流变悬架生产线已落地广东深圳和河北张家口。京西集团磁流变悬架量产生产线产能规模预计2025年达200万支,以高品质智能底盘产品快速响应各种能源车型平台需求,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持,为智能底盘技术的普惠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京西集团磁流变悬架生产线落地广东深圳和河北张家口


# 技术解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