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年度黑马,小米汽车的成功你学不会
2025-01-18 16:54 2815次阅读

BusinessCars

BusinessCars是一家由沪上多名优质媒体人共同创办的自媒体平台。立志于用温暖而直指人心的文字,洞见、思考、解读,做一个小而美的冷静汽车行业观察者。

摸着新势力过河的小米汽车,走得相当顺利。

回看整个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除了销量最好的比亚迪外,最成功的莫过于开门红的小米汽车。

4月开始交付,9个月时间累计交付13.5万辆,同时还是起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纯电车型,这样的成绩对于一家新造车的企业来说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

如果说比亚迪的成功的秘诀是坚持,那么小米汽车的成功是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上市以来,不少车企都在努力尝试复刻小米热销的神话,从车到人,在一轮轮的模仿之中,友商们都希望找到小米成功的秘诀。

从结果来看,和雷军关系最近的何小鹏似乎掌握到了精髓,下半年的小鹏汽车势头迅猛,一度从ICU走到了聚光灯下。但听着周鸿祎建议的张勇,几招“东施效颦”,不止没能救活哪吒,还把自己饭碗砸了。

那么小米汽车的成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摸着特斯拉过河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外观一亮相,就获得了保时米的称号,在不少网友看来,小米SU7的设计和保时捷Taycan颇为相似,在加上雷军在技术发布会上总是提到保时捷做对比,让外界看来小米SU7就是冲着保时捷去的。

经商数十年的雷军知道要找怎么样的对手,保时捷Taycan虽然经典,但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造手机时小米就一直盯着行业最热销的苹果设计,到了电动汽车行业,雷军选择了销量最好的特斯拉来对比。

果然,到了正式发布会上,雷军话锋一转,把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拉出来对比,在一项项像素级的对比之后,特斯拉Model 3成为了小米SU7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从手机到汽车,雷氏对比法从无败绩,在雷军的话术中,小米SU7几乎完胜Model 3,雷氏对比法再度在汽车行业大放异彩,这一方法很快就被友商学去,但不够细致的友商瞬间就收到了小米微博运营人员的猛烈反击,证明了雷氏对比法不是谁都能用。

不止参数上对标,在最重要的定价上雷军依然是追着特斯拉不放,21.59万元的起售价,就是瞄着Model 3的售价来的。

在售后上,从门店的经营模式,到交付售后的形式,几乎都是在复刻特斯拉这一行业最成功的案例,全部线下直营,统一的交付中心,这都是特斯拉打好的样。

当然,小米SU7只是开始,雷军也知道,仅凭一款车型是无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特别还是一款轿车,所以在小米SU7发布不久,网上就有了小米SUV的测试车曝光。

不出意外,这款YU7就是对标着Model Y而来的,毕竟特斯拉Model Y上市五年,依然是目前市场上销售最好的电动车,2024年在中国市场狂砍48万辆的销量,几乎是小米汽车目前销量的3倍。

当然YU7不能这么快的就发布,从各方面因素考虑,都需要拉开一段时间,所以小米推出了属于自己的Performance车型——小米SU7 Ultra,来保持小米汽车的热度,同时也为了向高端市场进发。

这也是基于小米订单的判断,在初步的订单中,小米SU7 MAX的占比高达43.16%,这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性能买单,也证明了对标保时捷的烟雾弹还是充满了效果的。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变化,小米逐渐发现,仅靠摸着特斯拉前进可能已经要到瓶颈了,插混车型的迅速增长,让小米需要调整目标,插混车型中卖得最好的还是理想L系列为代表的中大型SUV。

所以在小米YU7的外观公布之后,另一款代号为D14的伪装车开始出现在小米汽车园区附近,同时结合上小米汽车官方招聘的岗位内还有内燃机工程师相关的岗位,小米的增程车型几乎浮出水面。

后发造车的小米,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许多友商踩过的坑都不需要再踩,特别是作为追赶者,有着明确的方向,努力都会变得会更轻松,摸着友商们过河,小米确实找了一个好时机。

营销之神

小米汽车爆火除了SU7本身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力就是雷军本人。

作为已经叱咤互联网超过三十年的老人,雷军本人也再度随着造车爆火,本就自带流量的雷军更是给国内汽车行业好好上了一堂营销实操课。

例如最近小米汽车冬季测试,雷军发微博不提汽车,仅说自己学会了一项泼水成冰的新技能,配图是在小米汽车前,瞬间喜提当日热搜。

类似的案例,在整个2024年有太多太多,雷军通过个人的影响力让全互联网都知道小米造车这件事情,为小米汽车做足了宣传,实现了亮相即破圈的效果,在雷军的影响下,从小米SU7交付的第一天开始,整个互联网的流量都涌向了小米汽车。

首台SU7交付时,雷军亲自为车主开门,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让本就备受关注的交付仪式再度火出圈,身价千亿的董事长亲自为我开车门的舆论瞬间就席卷全网。

首批交付的创始版车型更成为了市场上的硬通货,不少人都想第一时间体验雷总同款座驾的魅力,火爆到连线下试驾都需要预约排队几天甚至一周的情况,一辆小米SU7仅靠出租就能快速的回本,甚至在发布近一年之后保值率还接近100%。

而后在北京车展上,雷军与周鸿祎更是一绿一红成为了车展的顶流,行走的流量密码,车展拍车的内容还不如一条偶遇雷军的内容热度高。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雷军几乎重塑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宣传方式。

车企负责人不再是身居幕后运筹帷幄的大脑,更要站在聚光灯下与网友互动,需要放下多年努力攒下的身段,俯身与最普通的网友交流互动,特别是没有演讲稿的直播,更是将车企一把手变成了网红PK。

因为雷军懂得与传统车企的差距,扬长避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传统的汽车营销是靠终端门店,线下销售和经销商网络建立起来的,小米汽车没有那样充足的资本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肩传统车企的营销网络,这时互联网出身的雷军选择用自己的长处来进行营销。

经历过智能手机的残酷竞争的雷军,太懂互联网的热点在哪里,雷军从一开始就走得不是传统汽车企业领导人的赛道,而是进军汽车博主的新身份,谈造车、谈开车,用自媒体的方式来营销自己,营销小米汽车。

跨年夜直播,连续4个多小时鏖战,雷军在小米汽车工厂中聊得滔滔不绝。这一次,已经没有了模仿者,因为车企领导都知道,在雷军走过的赛道上是没有办法打赢雷军的。

某种程度上,雷军已经成为了小米汽车最好的广告代言人。刘强东没有夸张,他早年的那句箴言含金量还在提高,“千万不要和小米比营销,特别是在雷军擅长的领域,很难有人能赢过他。”

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小米在造车这件事上几乎是全部都占了。

天时,选择在国内新能源发展最快速的时刻投入到造车的浪潮中,虽然小米说这是被美国制裁后所被迫做出的选择,但在此之前雷军已经投资了多个新势力造车,本身就很看好这个行业。

地利,小米汽车选择落户北京,从多方面来看,北京并不是最合适的地方,但正是这样的不合适,才是小米汽车的机遇,极度需要一张“新汽车”名片的北京成为了小米汽车的龙兴之地。小米汽车从立项开始就成为北京市的重点项目,没有造车资质,北汽提供,工厂建设,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小米几乎是获得了比肩特斯拉一样的政策福利。

人和,小米集团成立14年,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即便是不高的转化率,也能带来相当可观的消费群体,而且那些当年抢小米手机首发的数码爱好者也已经成长到有足够经济能力来消费汽车的年纪。有时候,情怀真的很重要。

在几位小米车主的表达中,买小米汽车能够带来超出预期的情绪价值,这点是其他任何一款市面上的新能源都无法满足的,甚至还有一位车主为了买小米SU7而去现学驾照,可以说,小米SU7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款新能源汽车这么简单,更代表着曝光度、流量和关注度。

至于小米汽车爆火是不是偶然,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次。

在众多对小米YU7的预测中不少汽车行业都给出了不看好的猜测,认为YU7上市时间不太合适,竞品众多,仅靠对标特斯拉难以在SUV市场成为黑马,特别是纯电车型增速放缓带来的影响。

从小米SU7的市场反应来看,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二十几万张的订单完全不够,同时纯电SUV的市场本就比轿车市场容量更大,小米YU7超越SU7的销量是必然的。

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做出了选择,小米汽车销售一年来,小米集团的股价一路上涨,市值更是翻了一倍,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上市汽车公司,而且在雷军宣布2025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后,并没有带来股价的动荡,表明市场是认可这一预期的。

虽然这一增速看起来很夸张,但如果放到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来看,17万辆不到的市场增量,对于年销突破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国内市场来说,几乎不算什么大问题,更何况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足够容纳小米汽车。

这也是为何,小米汽车重申未来三年还将继续坚守中国市场,不扩张海外市场的原因。

2025年,汽车行业的顶流可能依然还是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

# 行业人物 # 特斯拉 # 小米汽车 # Model 3 # 小米SU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