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圈,又一个如雷贯耳的“大佬”功成身退。2月3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离任。
这一天,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中,而广汽集团已经提前开始了新一年的布局——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新董事长的议案,标志着曾庆洪的时代正式谢幕,冯兴亚接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一职。
已经在董事长、总经理任上“搭档”9年的“曾冯组合”,顺利完成交棒。随着曾庆洪的离任,广汽集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冯兴亚,这位经历了广汽多年风雨、深耕多年的领导者,将带领广汽集团继往开来,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开疆拓土。向着“番禺行动”和“万亿广汽”的目标,继续“加油”前进。
“改革英雄”曾庆洪——功成身退了无憾
1961年出生的曾庆洪,在18岁时就以“蓝领”的身份,从广州公安知青农场进入广州客车修理厂,做了一名普通的修理工。此后几十年,曾庆洪便将自己交给了广汽。1999年至今,他从临危受命组织广汽标致重组起,25年里,广汽所遇到的沟沟坎坎有多少,曾庆洪比任何人都清楚。
作为广汽集团的领航者,近二十年来,曾庆洪将广汽集团从一个地方性的汽车制造企业,带入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阵营。他所领导的广汽,不仅完成了由传统车企向现代化、科技型企业的转型,还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销量的提升,更在于品牌的塑造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增强。
回顾曾庆洪的领导历程,广汽的改革与发展始终紧密地与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进步相呼应。广州标致破产后,外界对广州汽车产业发展能力疑问重重。曾庆洪临危受命,在1999年出任广汽本田党委书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等职务,在与本田探索合作的过程中,以“起步,就与世界同步”的经营理念,推动了广汽本田实现滚动发展。
从广汽本田的异军突起,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的合作与发展,曾庆洪准确抓住了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双轮驱动策略。在他的领导下,广汽不仅在合资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在自主品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通过与丰田、本田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合作,广汽不断积累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从而为自主品牌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庆洪真正的梦想,就是做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在推动广汽集团完成必要的资源和人才积累后,他带领广汽集团走出舒适区、开辟自主创新主战场。2010年,广汽传祺应运而生,成为了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的标志性时刻——从此,广汽传祺不仅成为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中的一员猛将,还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传祺的成功,正是曾庆洪“合资不放弃、自主创新不动摇”的战略思想的体现。
曾庆洪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更促使广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广汽埃安的成功,不仅是广汽集团战略眼光的体现,更标志着广汽集团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广汽的转型不仅局限于产品更新,更深刻地渗透到了生产制造、智能化、数字化等领域。正是曾庆洪为广汽集团引领的这一系列创新变革,使得广汽在全球车企的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冯兴亚:接过接力棒,展现领导力
同样,冯兴亚的接任,亦是广汽集团历史性的一刻。
作为曾庆洪的接班人,冯兴亚不仅继承了曾庆洪对广汽的情感与责任,还将把自己的领导理念与战略眼光融入到未来的广汽发展中。
冯兴亚与广汽集团的关系,早在他加入广汽丰田时便已开始——而在此之前,他还是一位少年学霸,16岁,冯兴亚便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
大学毕业的1988年,冯兴亚就进入汽车行业工作,以出色的工作表现,从基层员工一路成长为集团领导。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郑州日产……16年间,冯兴亚经过生产、采购、销售、综合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的锻炼,熟悉了汽车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最终,在营销方面有独到洞察力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2004年12月,冯兴亚南下加入当年刚刚成立的广汽丰田,任销售部门中方负责人,展现出强大的营销能力。2008年-2013年担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兼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期间,冯兴亚带领广汽丰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是在广汽丰田的卓越表现,冯兴亚于2008年被擢升至广汽集团担任集团副总经理,2013年起出任常务副总经理一职,并于2016年正式担任广汽集团总经理。
2015年,冯兴亚主持制定了《广汽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广汽集团“1513”的总体发展战略——完成1个目标、夯实5大板块、突出1个重点、实现“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3大突破。为支撑战略落地,冯兴亚还主持谋划落地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其中就有投资额达450亿元的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该项目是当时国内首个将“智能制造 + 创新研发 + 生态小镇”作为主攻方向的产业园。
在清晰战略引领之下,广汽集团发展连上台阶,战略落地成效显著。在“十三五”规划末,“电动化、智联化、国际化”3大突破取得耀眼成绩。2017年,广汽集团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站稳国内汽车集团头部阵营。
从2017年开始,调任集团总经理的冯兴亚转战集团各个品牌,他陆续兼任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国际的董事长,并提出自主品牌三年振兴计划。经过2019-2021年三年的深度调整与品牌培育期后,广汽自主品牌进入销量新通道,为业绩增量做出贡献。2023年,广汽埃安销量达到48万辆,广汽自主品牌当年销量达到89万辆。
这几年,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智能网联、低空经济立体出行等领域,不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加大前瞻科技创新力度,更是走在了国有大型车企的最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冯兴亚在2020年的广汽科技日上首次提出“无科技不广汽”,发出广汽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宣言,吹响了广汽在“五化”转型道路上的嘹亮号角。
2024年11月,冯兴亚在广州车展上发布广汽三年“番禺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超60%,挑战200万辆的目标——在 “番禺行动”发布的短短三个多月间,广汽集团迅速实现集团总部搬迁,通过组织机构变革,自主板块“一体化”运营,启动IPD及数字化变革等手段,迅速激发企业活力。
在冯兴亚的筹划之下,集团旗下三大子品牌昊铂、传祺、埃安实现一体化运营,通过产品、营销、采购协同指挥,更好地理顺各子品牌之间的关系,强化协作,形成更好的差异化和体系“合力”。面向新一年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广汽集团昊铂、传祺、埃安三品牌历史性聚首,通过举行集团首次三大品牌的经销商伙伴大会,吹响番禺行动冲锋号。广汽集团2025年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也在隔天召开,积极推动打造开放、可信赖的、有极致成本竞争力的全球产业链。
冯兴亚的接任,不仅是广汽集团领导层的交接,更意味着广汽集团将在他带领下,继续前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冯兴亚深知,未来的广汽不仅要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领域保持优势,还需要在全球化布局、创新驱动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因此,广汽集团的未来发展战略,将继续沿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条主线展开,并且加大在数字化、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上的投入。
未来几年,广汽集团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汽车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冯兴亚曾特别提到,广汽集团的未来,不仅仅依赖于汽车制造的技术进步,更要依托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一个小细节或许颇能说明问题:自2024年开始,冯兴亚亲身试驾体验了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内、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所有”车型。目的只有一个,为广汽的智驾提出优化意见。
面对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快速出海的发展机遇,冯兴亚还力主推动国际化业务,推动广汽集团以整车出口+属地生产两条腿走的方式,快速强化国际化体系能力,加速国际市场拓展,2024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出口量已突破10万辆。未来,广汽集团将在保持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同时,加速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电动化浪潮的推动下,广汽必定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结语
事实上,曾庆洪和冯兴亚的关系,不仅是继任者与前任之间的交接,更是两代广汽人共同肩负的使命。曾庆洪为广汽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冯兴亚则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动创新与发展。正如冯兴亚所说:“广汽集团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改革和创新,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曾庆洪带领广汽集团完成了从传统车企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而冯兴亚则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广汽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智能化发展及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在冯兴亚的领导下,广汽集团将继续保持其在中国汽车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力争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引领者。
随着冯兴亚的接任,广汽集团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可能。曾庆洪为广汽奠定的基业,将成为冯兴亚接任后的强大支撑。冯兴亚带着曾庆洪打下的江山,继续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未来的广汽,将在创新与变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广汽集团的故事,是一段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历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而在曾庆洪与冯兴亚的共同努力下,广汽集团必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推荐
高性能唱主角,海外新车强势来袭,个性张扬很难让人拒绝!
ams车评非比寻常: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ams车评中国销冠 比亚迪2025年1月销售30 万台!
车汇天下 栏目组稳坐中国品牌汽车市场销冠宝座 比亚迪25年1月销售30万台
车网传媒广汽昊铂新年启航,首购用户至高享3.1万现金权益!
汽湃比亚迪 2024 年全球销量三冠王 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
车界江湖广汽换帅!冯兴亚赴炮火一线,再造“新广汽”
1号车盟开年即All in——广汽丰田率先推出一价到底一保到底
车网传媒中国销冠 比亚迪25年1月销售30万台
车哆哩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三冠王,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
车哆哩比亚迪排名第五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車言道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三冠王
私家车探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