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雷军回应小米SU7车祸事件:我必须站出来,小米不会回避
2025-04-02 00:26 1.3万次阅读

图说汽车

专注、专心、专业解读最精彩的汽车**,走进汽车圈,做一个汽车专业混子。

雷军正面回应小米SU7车祸,出乎老图的意料。既然大家都睡不着,我也就写点东西。雷军的表态非常及时,小米汽车正在风口浪尖上。

作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这次没有逃避,或许他有很多种选择,但是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直面现实。


雷军的表达意思很清晰,对不幸离世的人表达了慰问,也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老图总结下就是:我必须站出来,小米不会回避。而且雷军这次的措辞中有句话很直接。对外界的批评,表示接受。

实际上近期,小米SU7的车祸事件真的不少,不仅仅是这一起,都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甚至都有过去的事情,显然,小米汽车和车祸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关联。

速度、危险、车祸、生命,这些关键词一旦和任何一台车关联上,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哪怕是小米也不例外。


但是,现在对于小米SU7车祸事件,人们的讨论观点对立性很强,包括老图的两千多人小米准车主群,也爆发了论战、口战……

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图可不参与这种战队的骂战。毕竟,死者为大,这个时候讨论事件本身,抨击车或者人,我觉得都不太合适。

我在深思一个问题:速度和车祸的最优解到底是什么?

本以为,智驾时代,有AEB的介入,理论上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但是在速度过快的背景下,AEB又有可能无法起到关键作用。老图开的也是有高阶智驾的车,智驾的确没出现过碰撞障碍物、护栏、社会车辆的先例,但是前提是你开了智驾才行,如果你是自己操控速度,一旦超过120km/h,启动的只能是AEB而不是智驾。老图的车哪怕开启智驾,只要人为干预加速踏板(智驾模式下你觉得它太慢是可以加速的但是不能抢方向盘和刹车)超过130km/h,智驾也会退出

我一直纳闷:智驾退出逻辑是什么?遇到雾天直接退出就不管了?还是速度快了就不管了?所以,智驾还有上升的空间,甚至还有很多。当然这里不是指责小米的智驾,而是目前的智驾水平和方案。


可见,目前市面上金字塔的智驾方案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然而电车时代的马力却越来越大。马力大了,意味着要匹配更高级的制动系统、反应更快的人

但是汽车工业史两百年来,没有人能从物理层面解决过高速度的刹停,毕竟,车胎不动了,还有惯性摩擦,而且轮胎不能完全抱死。不管你是4活塞还是6活塞,都不可能做到150公里每小时在十几二十几米的距离刹停,所以,依靠智驾,就必须有强制介入模式才可以,但是目前显然还没人能做到。


为什么车祸集中在小米SU7身上?

因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小米SU7又是车市中热门中的热门。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广泛传播。“借车事件”、交付创纪录、车祸事件等等,实际上这种事情很多吗?并不是多到超出常规,但是传播度是超过常规了。

这就是人红是非多,实际上全世界每天都会有很多热点,哪怕车市中也一样,但是像小米汽车这么热的,老图观瞻汽车市场十几年也是第一次见,小米汽车的热,是现象级的,任谁不想成为小米汽车,继而扶摇直上赚的盆满钵满?

雷军接下来会如何解决这些事情?

①、雷军大概率会号召小米车主安全驾驶,生命只有一次,以身作则,带动小米车主们敬畏速度、敬畏生命。实际上小米车主很多人都是充满敬畏之心的,只是有些人,可能对于速度和马力大小的概念认知并不太充分。

老图也是跑过F1,小几秒的加速真的不是一般人控制得住,甚至一脚油门下去方向盘没拿好都能冲出赛道。如果开上千马力的车,老图不敢想那种性能怪兽的速度得多快。


②、小米汽车应该会在智驾系统上做文章,能让小米汽车在较高的速度下,保持相对安全距离预警甚至做到上百米的减速规避,这种就需要更高线程的激光雷达来辅助,探测距离可能要超过300米才行。

但是一旦车主知道依靠硬件,依靠人工智能可以一定程度规避事故的话,会不会造成这些人更加肆无忌惮的开快车,又会是一问题。这真的是一个矛盾体,找到最优解真的没那么简单。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个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新能源车真的有必要搞那么大马力,跑那么快吗?

#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