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暴赚127亿!长城汽车找到"躺着赚钱"的秘诀?
2025-04-03 09:26 7626次阅读

汽车维基

汽车维基,呈现独家、新鲜、有趣的汽车圈**。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长城汽车用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证明,在中国汽车市场,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溢价完全可行。

3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


当过去的一年整个汽车行业还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时,长城汽车却交出了一份令整个行业震惊的成绩单:全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21.95亿元;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暴涨81%。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行业平均毛利率下滑至12%的情况下,长城汽车毛利率逆势冲上19.5%,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奔驰(15.2%)和宝马(17.8%)等传统豪华品牌。


这份亮眼的财报背后,是长城汽车在核心技术突破、全球化战略升级和财务体系优化三个维度的全面突破,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范式。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华丽转身


长城汽车2024年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当属其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成果。


先看这组数字,全年研发投入高达104.3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连续第三年突破百亿大关,更占据了营收的5.17%。这样的大手笔投入催生了Hi4智能四驱混动技术这一"利润引擎"。


这项历时三年研发的核心技术,通过创新的双电机串并联设计,实现了"两驱价格、四驱体验"的市场突破。具体来看,第二代Hi4技术将纯电续航提升至200公里,综合油耗降至1.2L/100km,零百加速进入4秒俱乐部,成功将高端四驱性能下放至20万元级主流市场。


市场则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2024年长城汽车旗下Hi4车型销量占比超60%,平均溢价2-3万元,成为长城对抗价格战的最强武器。


更值得注意的是,Hi4车型的平均成交价比同级竞品高出2-3万元,但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扩大。这种"越贵越好卖"的反常现象,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2024年车市堪称奇迹。


在智能化赛道,长城汽车同样展现出独特的技术路线。Coffee Pilot Ultra智能驾驶系统基于日均100TB的AI训练数据迭代,实现了96%的用户使用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城市NOA功能上线后,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42分钟,魏牌蓝山智驾版更成功挑战重庆南山12道连续发卡弯的复杂路况。


"真正的技术,就该让用户排队加价!"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2024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的这句话,道破了高端化的真谛。


财报显示,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5%,其中魏牌蓝山、坦克500 Hi4-T等高端新能源车型供不应求,部分配置车型的等车周期长达2个月。


这种技术自信带来的品牌溢价能力,让长城汽车在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依然保持着3.8%的终端平均折扣率,远低于行业8.5%的平均水平。


从"卖产品"到"卖生态"的战略升级


当国内车市陷入内卷时,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在2024年实现了质的飞跃。去年一年,长城汽车全年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9.7%。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从"贸易出口"到"生态出海"的战略蜕变。


在俄罗斯图拉工厂实现165.61%的产能利用率,马来西亚CKD模式使交付周期缩短30%,本土化率最高达65%。这种深度本地化不仅规避了贸易壁垒,更培育了可持续的海外业务生态。


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海外溢价能力。


坦克300在俄罗斯售价较国内高出50%,坦克700 Hi4-T的海外溢价幅度达30%-50%,魏牌高山更成为欧洲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插混SUV之一。


这种溢价并非单纯依靠汇率差,而是源于创新的品牌塑造策略。长城汽车通过赞助澳大利亚橄榄球联赛、参与泰国大象保护项目,将品牌与"探索精神"深度绑定。海外社交媒体上,#GreatWallAdventure话题产生超50万条用户内容。


从"要规模"到"要质量"的经营蜕变


在行业平均利润率被压缩至4.3%的背景下,长城汽车却实现了毛利率19.51%、净利润127亿元的亮眼业绩。


这一财务奇迹源于三大关键转变。首先是集中资源发展坦克、魏牌等高溢价品牌,使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25%;其次是供应链垂直整合,关键部件自研比例超50%,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1.24个百分点;最后是智能制造升级,徐水智慧工厂自动化率达50%以上,单台制造成本降低15%。


深入分析财报可以发现,长城汽车关键零部件自研比例已超过50%。其中,蜂巢能源提供的动力电池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旗下精工汽车自研的混动专用变速箱成本下降20%;甚至车规级芯片也开始通过旗下未势能源实现自主供应。


智能制造方面,徐水智慧工厂通过引入300余台工业机器人,将自动化率提升至50%以上,单车制造成本降低15%。在质量管控方面,长城汽车2024年整车不良率降至0.8‰,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


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长城汽车已建立起"七国十地"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其中,位于保定的九州超算中心算力规模达1.64EFLOPS,为AI训练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研发人员总数增至2.3万人,其中智能驾驶研发团队就超过6000人。这种规模的研发投入,让长城汽车在2024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达3258件,累计专利授权突破1.2万件。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技术投入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孵化的蜂巢能源估值突破620亿元,计划2025年科创板上市;毫末智行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达90亿元;未势能源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储备也开始产生商业价值。这种"研发-产品化-资本化"的闭环,让长城汽车的技术投入产生了惊人的复利效应。


这种强健的财务体质,让长城汽车在2024年行业普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充裕的现金储备。截至2024年底,账面现金及等价物达542.67亿元,为后续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充足弹药。

# 产销数据 # 坦克 # 魏牌 # 坦克500 # 魏牌蓝山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