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首款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新车,今年第四季度上市,为何是广汽?
2025-04-14 20:12 2562次阅读

DearAuto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 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你还敢开智驾!?”

最近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智驾的惨烈车祸,所以现在我每次开启智驾,媳妇都很紧张,甚至禁止我用这个功能。

现在公众对智驾安全性的担忧前所未有,但这能怪谁?一方面智驾正在快速普及,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市场L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接近60%,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90%;

另一方面,和智驾相关的事故频频发生,智能化正在给汽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

鉴于多起涉智驾的惨烈车祸,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相关警示标语。

现在许多智驾系统都只是L2级,都只是驾驶辅助,但在宣传时都成了“自动驾驶”;为了能“碾压”对手,一些厂家在智驾功能的执行策略上一个比一个激进,放任甚至是有意误导用户把L2级的驾驶辅助当成L3级的自动驾驶来用,所以网上常常能刷到这样的视频——车辆开着智驾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却在玩手机、看剧,甚至睡着了……

但驾驶辅助终究不是自动驾驶,脱离了驾驶员的监管极易发生车祸,而且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因为这些拥有高阶智驾能力的车型大多都是电动车,一旦发生严重碰撞,可能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是爆燃,根本来不及施救。这也是为何每次智驾车型在发生事故之后都极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

01,广汽将推出国内首款L3级自动驾驶汽车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及时为汽车行业敲响了要更加重视智驾安全的警钟。今年2月,工信部等部委发布通知,要求车企明确智驾的功能边界,规范智能驾驶的宣传用语,同时要强化安全设计。

广汽集团在通知发布当天就率先响应国家要求,承诺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4月12日举行的广汽科技日主题就是“安全”,广汽集团首次公开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重新定义智能化时代的汽车安全,树立智能汽车安全新标杆。

而此前,在3月18日广汽集团发布“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时,就已经公布了广汽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推出国内首款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产品。

在3月18日发布“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时,广汽宣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销售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

智能化是不可阻挡的行业大势,L2级的辅助驾驶向更高阶的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迈进也是历史的必然。

但从L2到L3,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全维度的质变。按照法规的要求,在L3、L4级的自动驾驶中,驾驶员不再是行车中的责任主体,所有事故都必须由车企来兜底!

兜底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为事故的后果埋单,但在负责任的企业看来,兜底不应该是一种补偿,而是要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大力度的兜底,这对整车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面向L3级自动驾驶时代,必须要对汽车提出更高的安全要求。”冯兴亚在发布会上强调,“安全从来都不只是一项配置,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表示,用户可以定义体验,但安全必须由车企定义。他同时承诺,广汽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

国内首款上市的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凭什么出自广汽?“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就是答案。这是广汽集团自主开发的从停车场到高速路,从人驾到智驾的全场景安全防护体系。它除了广汽全链路的安全研发体系、全时的安全保障之外,还包含全域安全技术:行业领先的L3高阶智驾技术、智能底盘技术、超强的主被动融合安全技术以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技术。

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涵盖全链路的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02,“只要敢坐飞机,就敢用广汽的L3级智驾”

“只要你敢坐民航客机,你就敢用广汽的L3级自动驾驶。”在广汽科技日的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用他一贯轻柔的声音,说出了一句霸气十足的话。

支撑吴坚这种自信的,无它,就四个字符——“1FIT”。这是一个航空领域的概念,表示10亿小时运行只允许出现1次故障。10亿小时≈114155年!广汽的L3级自动驾驶要运行11.4万年才允许出现一次故障。

这不是吴坚的口嗨,而是实验数据!这个数据是广汽研发团队经过288万公里的道路实验、15万组数据测试后得出的,并且也得到了德国莱茵TÜV认证——广汽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拿到ISO 21448预期功能安全和ISO 26262 ASIL D级别认证的车企。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语气总是很轻柔,但却也总是掷地有声。

这一极低的故障率不是几项新技术就能达成的,必须是系统工程,必须是整个开发流程全面优化的结果。

一方面,广汽完整按照传统汽车行业的大V型正向开发流程,从整车架构、系统设计到零部件开发、功能验证,每一个环节层层推进、闭环验证,确保安全和可靠性在开发之初就注入到项目当中;

另一方面,他们还把做飞行汽车的一整套高标准流程用在了汽车研发当中,比如对系统冗余、故障诊断、容错处理的要求,都是参考适航标准建立的开发体系,把过去“以人为主的冗余”进化到了现在“以系统为主的兜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止于至善的研发态度。

“在研发AEB(自动紧急制动)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降低误触发率,我们的工程师连续3个月对1000多个场景进行开发验证,做到了20万公里最多误触发1次的水平,明显优于行业标准。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行业顶尖水平是50万公里一次,对待安全问题,我们的态度就是要不断超越,塑造行业新标杆。”冯兴亚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一个研发过程中的故事,“后来他们又对3000多个场景做了进一步验证,最终做到了100万公里1次误触发的水平。”

10亿小时失效1次,按说这就够了吧?但因为是L3级自动驾驶,广汽觉得还不够,对定位、感知、计算、通讯、电源、制动、转向、驻车等八大关键系统都做了双系统冗余,故障时自动切换备份系统,并配备多层级芯片监控确保安全,做到了“即便出了故障也能保证安全”。

双冗余设计当然也就意味着双倍的成本,而防范的只是一个极低概率甚至不会出现的故障,在全行业都在卷成本的当下,这可能显得有点不太聪明,但广汽却义无反顾,因为安全是广汽的执念,在广汽看来用户安全是无价的。

03,L3级自动驾驶的前提

要实现自动驾驶,汽车远比飞机难。

空中的“路况”比较单一,而且很多都是可以预见的,例如航线的颠簸情况在起飞前就大体可以预料到了,但在开放的道路上却有着非常多的突发情况,因此,车辆不仅需要足够“聪明”,还需要反应足够敏捷。

可是,现在很多厂家在研发智驾系统的过程中,关注更多的只是智驾系统本身,而忽略了车辆的动态响应能力,于是,现实中很多涉及智驾的事故,大家谈论的都是“刹没刹住”,而不是“避没避开”。

刹住当然很重要,但很多情况下仅仅刹车是不行的,还需要避让。广汽为什么会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跑在前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直以来广汽始终注重底盘功夫,在操稳极限上的标准一直远超同行,“没有弯道的传祺世界”一办就是十几年。

“韧、顺、稳、灵”的底盘,“聪、明、快、准”的大脑,都是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此次科技日,广汽向公众展示了智能底盘领域的两大行业创新技术——鹰爪系统(ASTC)2.0和扭矩矢量控制技术(TVC)。前者可在感知到两边抓地力不一致时,在30毫秒内识别出跑偏风险,并自动修正方向;后者可以实时调节四轮独立电机的正负扭矩输出,大幅提高车辆高速变道、过弯时的安全边界,降低失控风险。


04,更主动的主被动融合安全

当然,无论如何,碰撞也是无法绝对避免的,“零事故”始终都只能是一种愿景,发生碰撞后,如何将乘员伤害降到最低,也就是所谓的被动安全一直是汽车行业的一大课题,在智驾时代也不例外;同时,无法约束的驾驶员状态和行为方式,也给智驾时代的汽车主被动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过去,我们讨论主被动安全的时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驾驶员的状态是在线的,是专注于驾驶的,坐姿是正常的。但在智驾时代,驾驶员的状态常常不在线,比如司机是躺着的,在自动驾驶时代,这种状态甚至是被允许的,所以,车企必须重新定义主被动安全。

这也是“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充分调用智驾的感知系统,车辆不仅可以实时计算出发生碰撞的位置,提前调整悬挂的高度,让防撞梁和门槛梁等比较坚固的位置抵御撞击,而且还融合了安全气囊的点爆技术,能根据用户特征——例如体型、坐姿、位置等等——和障碍物特征,调整气囊的展开方式,让安全气囊也能千人千面,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广汽开发了大倾角坐姿成员保护功能,当系统感知到碰撞无可避免时,会在700毫米内复原座椅,并启动坐垫气囊,保护乘客最易受伤的腰椎,与此同时,双预紧安全带也会同步启动,从腰部和胸部两个地方收紧,把乘客锁在座椅上面。

换句话说,进入到L3级自动驾驶时代,主被动安全也融入了用户思维,对安全的保护变得更加主动。

05,必须解决的电池安全

毫无疑问,电池安全是新时代汽车安全的最大挑战。

在一些事故中,夺走车内乘员生命的,不是碰撞,而是碰撞后燃起的大火。再多的钱也无法为无价的生命埋单,所以电池安全必须解决。

这一点,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大家都知道,侧碰是所有汽车的薄弱点,尤其是电车,车身变形一旦压迫了电池空间,会加大热失控起火的风险。”冯兴亚在发布会上介绍到,“业内对侧面柱碰工况,一般是允许电池模组轻微变形。但广汽的标准是电芯空间零侵入、不变形。”

昊铂HT在64km/h时速下的25%重叠率偏置碰撞测试中乘员舱保持完好,电池不冒烟不起火。

为此,广汽特别开发了笼式盾甲车身结构,在碰撞中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结构完整。另外,在门槛梁上,广汽还用上了六边形蜂窝状多胞吸能结构,吸能效率提升了30%以上,安全空间可以提升15%,尽可能地确保电池舱不变形。

在电池安全方面,广汽的弹匣电池安全技术把电池包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防护舱,每一个舱位之间都加入了隔热材料和吸热材料。一旦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热量会被锁定在单舱内,吸热材料迅速降温,防止热蔓延,阻断连锁反应。不仅如此,在电气设计上,广汽也做了全链路防护,确保热失控时,电池包不会短路,不会因电气系统失效而进一步扩大风险。而广汽的的电池管理系统还有专门的全天候监控功能,确保无论车辆在运行、充电还是停放状态,都处于全时安全监控之下。

当行业仍在“体验优先”与“安全至上”的博弈中瞻前顾后时,广汽的“星灵安全守护体系”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以“厂家兜底”的决心和勇气,从芯片底层到整车架构,从主动避险到被动防护,全场景、全链路重新定义了智能时代的汽车安全,也加速了L3级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

广汽以“星灵”为锚,让自动驾驶的未来,在争议与质疑中,变得愈加清晰、可期。

# 昊铂 # 昊铂HT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