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第三排也能躺平!35.98万起!小鹏X9让全家出行不再"将就"
2025-04-17 23:31 1.1万次阅读

車言道

新车上市、车型测评、车事直播--你掌握的车市头条。

【车言道讯】当特斯拉还在为4680电池量产焦头烂额,当理想L9深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产品内卷,中国新势力们似乎集体陷入了一场关于"智能电动车终极形态"的迷思。然而,2025年4月15日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畔,小鹏汽车用一场名为"全球热爱之夜"的发布会,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真正的未来出行,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技术竞赛,而是一场关于AI、能源与空间重构的"科技树革命"。


在发布会上,全球旗舰、超舒适AI大七座2025款小鹏X9正式上市,新车共发布四个版本,包括650长续航Max、740超长续航Max、702四驱高性能Max以及星舰版,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35.98万元、37.98万元、39.98万元以及41.98万元。


从香港上市到香港发布:一场蓄谋四年的全球化突围

四年前,小鹏汽车选择香港作为双重主要上市地,向世界宣告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崛起;四年后,当2025款小鹏X9以35.98万起的价格登陆香港市场时,这场发布会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迭代,成为一场关于"中国智造如何定义全球标准"的技术宣言。香港,这个全球人均汽车保有量最低但豪车密度最高的城市,恰恰是检验一款车型能否兼顾精英审美与家庭刚需的终极试炼场。小鹏X9在此亮剑,暗藏着一个行业洞察:谁能征服香港的窄街陡坡与挑剔用户,谁就能在伦敦、新加坡、东京等全球高价值市场站稳脚跟。

MPV的"范式革命":当零重力座椅遇上后轮转向

在传统MPV市场,舒适与灵活向来是一对矛盾命题。埃尔法用"保姆车"的定位牺牲了驾驶乐趣,而塞纳的实用主义又难免流于平庸。小鹏X9的破局之道,是用一套堪称"物理外挂"的技术组合拳,彻底重构MPV的产品逻辑——全球首创的"过道版零重力太空座椅",让116°躺平模式与中央通道首次兼得;同级唯一的主动式后轮转向,将5.4米车长的转弯半径压缩至紧凑型轿车水平;而自研的6D防晕车算法,则像一位隐形的平衡大师,在连续弯道中悄无声息地抵消离心力。这些技术背后,是小鹏对家庭出行场景的深度解构:当竞品还在比拼第二排腿托长度时,X9已经让第三排乘客也能享受180°平躺的"空中商务舱"待遇。

AI芯片的"降维打击":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野望

发布会上最令人震撼的,不是X9的496项升级,而是何小鹏抛出的那个"科技树"隐喻——小鹏图灵AI芯片的亮相,标志着这家车企的野心早已超越四个轮子。这颗拥有40核处理器、算力三倍于现有产品的自研芯片,不仅是全球首颗可同时驱动智能汽车、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的"超级大脑",更暗藏着一个行业预判:当算力成为新时代的"石油",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电池容量,而是对AI底层架构的掌控力。X9全系标配的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正是这种能力的具象化体现。它让这台5.4米长的MPV能像人类司机一样理解香港的"蝴蝶桩"泊车位,甚至能通过划线自定义停车位置——这种对复杂场景的适应力,或许才是中国智驾技术出海的最大底气。

鲲鹏电动体系:如何用430km纯电续航撬动全球市场?

在补能焦虑仍是电动车全球化最大障碍的今天,小鹏X9的能源策略显得尤为激进。一方面,5C超充AI电池实现"13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极致效率,子弹都打不穿的"防护装甲"重新定义电池安全;另一方面,即将量产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却以430km的"保守"纯电续航引发热议。这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藏着小鹏对全球市场的清醒认知——在充电基建参差的海外市场,与其盲目追求续航数字,不如构建"超充+混动"的双保险。就像发布会上那句意味深长的表态:"真正的全球化不能只是产品复制"。当欧洲用户还在为冬季续航缩水焦虑时,X9的1400km综合续航和-30℃极寒启动能力,或许比任何广告词都更具说服力。

飞行汽车与AI机器人的"明牌":小鹏的终局到底是什么?

当发布会大屏闪现"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近4000台订单时,当IRON机器人灵活地在小鹏工厂装配零件时,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小鹏究竟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答案或许藏在那套720亿参数的"小鹏世界基座模型"里——这个正在训练中的AI巨兽,将同时赋能汽车、机器人和飞行器,形成一套覆盖海陆空的智能移动生态。这种"三位一体"的布局,让X9的上市不再只是单一产品的里程碑,而成为小鹏从交通工具制造商向"移动场景服务商"跃迁的关键跳板。

车言有道:在香港璀璨的夜景中,2025款小鹏X9像一艘停泊在维港的"明日星舰",它的对手早已不是理想L8或腾势D9,而是如何用AI重构人类对移动空间的想象。当何小鹏宣布"未来十年小鹏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时,这场发布会的真正意义方才显现:这既是中国智能电动车技术自信的集中爆发,更是一场关于"谁掌握定义未来出行话语权"的暗战。而X9身上那些看似超前的配置——从可躺平的第三排到6kW外放电,从飞行汽车互联到机器人协同——或许正是未来十年全球家庭出行的标准答案。

# 行业解读 # 理想汽车 # 小鹏 # 小鹏X9 # 理想L8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