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从问界M5和M7销量低迷看问界M8能火多久
2025-04-18 15:04 1.1万次阅读

车德钢

宇宙第一汽车相声平台

4月16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问界全新大型SUV—— 问界M8正式上市。共推出了6款车型,售价为35.98-44.98万元。又是一台SUV,售价依然维持在35万元以上,鸿蒙智行的产品均价依然很高,那究竟这台车值不值得买?又能不能如问界所愿呢?

从配置看产品

首先我们先概述一下这款车,问界M8的长宽高分别为5190/1999/1795,轴距达到了3105mm,定位大型SUV,尺寸摆在这空间确实没的说。全系提供了3个5座版和3个6座版。所有配置均为增程式动力,CLTC综合续航为1405公里和1526公里两种。这样的大空间、没续航里程焦虑且综合续航一千公里以上的车型,不用问肯定更适合全家长途旅行。

市场上这类车型很多,最为代表的肯定是理想旗下的车型,问界M8在配置上,全系带有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激光雷达以及来自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增强型AR-HUD抬头显示、车载冰箱等。相比于同级别车型,华为赋能下的智能与科技相关的配置相当高且全面。如果要说小遗憾,也有,问界M8唯独售价44.98万元的6座顶配带有第二排座椅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其余配置第二排座椅这些都没配备。甚至中低配车型都没有后排吸顶屏幕,低配连电动尾门都没有。这似乎又有点背离了全家舒适出行的产品路线。毕竟,起步价格不低。

消费者需求是本质

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是展现一台车产品定位是否成功的本质,这类车型中销量最好的肯定是理想L6和L7,就拿离我们最近的3月销量来说,理想L6月销量达到了17197辆;L7月销量达到了8707辆,尺寸再大一些的理想L8的月销量也有5275辆。同样有着空间优势的问界M7月销量则是6512辆。为什么理想销量能一直保持那么高?因为它做到了配置平权,几乎你能想到的舒适性配置,理想的全系列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区别只在于尺寸大小、续航长短以及智驾雷达等方面。

在每次鸿蒙智行的发布会上,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介绍往往占用了整场发布会的到大量时间,不可否认华为赋能的智能驾驶技术确实表现优异,但是目前智能驾驶辅助依然在心理上、法律上、实际道路表现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能看得见的舒适上,能让一家人享受到接触到的豪华,才能够被更多用户喜爱。这不是谁说得算,也没有对与错,销量数据不会骗人。

像挖矿一样的产品策略

鸿蒙智行的产品策略不同于很多传统车企,整个品牌对待市场就像是挖矿,挖干了一个矿就再开一个矿。问界M5是鸿蒙智行旗下的第一个产品,上市之初是为了对标特斯拉,那时候20万元级别的新能源市场产品还不是很多,问界M5凭借着很多优势在2022年销量是56855辆,2023年下滑到年销33670辆,到了2024年全年销量是36511辆,而进入到2025年问界M5在1-3月的总销量只有2843辆。三年的时间里,随着20万元级别的市场逐渐饱和,竞品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逐渐的改变,问界M5在鸿蒙智行中的地位逐渐淡化。

问界M7的命运也是如此,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份,曾创下连续三个月销量超2万辆的高光时刻,即便在随后热度有所减弱,在2024年全年,也只有4月份月销量低于1万辆。而进入到2025年,随着各家车企在20-30万元SUV市场中的集体发力,问界M7的月销量始终没有破万,1-3月总销量只有20159辆。这说明随着竞品增多,市场需求减少,这部分消费者再一次被“挖空”。等待问界M7的也将是和问界M5一样类似的命运,这方面我们通过鸿蒙智行的广告推送比例也能看出。

现在的问界M8即将要“挖”的则是售价35-45万元的消费市场,补足在M7和M9之间的这块市场空白。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问界M8预订量超过14万台,打破鸿蒙智行单车型预订新纪录,创造40万元级别豪车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先不说这14万订单量真的能反映出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需求吗,这些订单中是否有一部分来自问界M9的潜在客户?毕竟相比于M9来说M8小了一点点,但是价格低了10多万。而最后的答案,我们可以看看未来几个月M9的销量浮动,以及理想系列车型的销量浮动,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车德钢:

问界M8究竟能不能成为市场中又一个现象级产品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是比同价位车型缺失的舒适配置确实是其竞争的一大短板。智驾再好也不一定是消费者想要的核心配置,花哨的科技智能配置能否打动务实的消费者,就看M8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表现了。

# 行情导购 # 鸿蒙智行 # 理想汽车 # 理想L6 # 问界M8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