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沃尔沃本性难移
2025-04-19 09:48 9787次阅读

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商业**第一刊,**汽车的意见领袖。


撰文 / 刘宝华

设计 / 赵昊然


新汽车时代,传统车企要应对的不只是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变革,还有因这些变革和新品牌入局引发的品牌格局重塑。


在企业定位上,从10年前要成为出行公司,到几年前的做科技公司,再到今年流行的AI公司,对消费者和资本市场,汽车企业都需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活力,以免给人落伍、掉队的印象。

在品牌形象上,传统车企都面临选择:是与时俱进地转型,与新品牌一样打电动、智能牌,还是坚持原有的品牌标签?

能感受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沌、纠结与抉择后,更多传统车企在2025年想清楚了这个问题。

例如,在3月底的事故发生前,行业普遍把今年看做“全民智驾元年”,车企扎堆发布激进的智驾战略、智驾技术、智驾产品,其中不少喊出了年内实现L3的目标。

而宝马在3月14日的新世代科技战略沟通会上没有将自动驾驶作为重点,驾驶乐趣、操控仍然是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展示出的核心竞争力被频繁强调,还明确提出“宝马不会轻易把方向盘交给机器。”

这在今天看来无比正确,但在3月底之前那段时间,其实与行业氛围格格不入,被一部分人扣上“车坛诺基亚”的帽子。

比宝马更极端的是沃尔沃。

4月15日,离上一次大换代超过10年的沃尔沃旗舰车型XC90迎来全新一代上市。相比如今的新车发布会普遍要把一款车从底盘、悬挂、动力、性能、智驾、智舱、座椅、音响通通讲一遍,细化到用什么芯片、算力多少、发动机热效率、电池续航、充电速度,全新XC90发布会90%以上时间只讲了一件事——安全。

稍微了解汽车的可能都知道安全是沃尔沃一直以来的最大标签,反过来,沃尔沃几乎就是汽车安全的代名词。但在一场全新旗舰车型上市发布会上只讲一个产品点,是极其罕见和冒险的。

这还不够,近一个月前的3月17日,沃尔沃在成都品牌体验中心举行全新XC90媒体沟通会,全场的沟通主题仍然几乎都围绕安全。

沃尔沃把“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运用到了极致,聚焦自己的长板强项,持续发力,击穿打透。

事实证明这种持续重复的价值。三点式安全带是沃尔沃的发明,在汽车从业者看来属于常识,发布会现场,当讲到沃尔沃1959年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并免费向全球开放专利时,坐在我们前排的一位美女主播脱口而出“啊?安全带是沃尔沃发明的?”

发布会后,媒体和公众对这场聚焦式的产品发布反馈相当积极。显然是受到3月底车祸的影响,全行业、全社会对悲剧的痛惜,对智驾的反思,对安全的渴望共同构成了共识:安全被提升到任何高度都不为过。

近期的新车发布会有这个共同点,安全被提及得比以往更频繁、更优先。沃尔沃的不同在于它这样做了98年。

全新XC90上市发布会的主题是“安全是一种信仰”,句式很熟悉,与“速度是一种信仰”相比,是造车理念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

新技术浩浩汤汤,沃尔沃本性难移。

半部汽车安全史

一部沃尔沃,半部汽车安全史。

这是沃尔沃的slogan,可能也是离事实最近的slogan。就像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谁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一样,沃尔沃在汽车安全领域的贡献并非人人皆知。

后向儿童安全座椅、侧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盲区监测、自动刹车、行人探测、路面偏离保护系统,这些广泛使用在所有车型上的技术和配置,都是沃尔沃的发明或首创。

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于柯鑫在全新XC90上市发布会后的媒体专访中说,“安全对于沃尔沃来说,其实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而不是简单地堆料。

体现信仰和责任的不仅仅是技术发明,还有一视同仁的态度和行动。

2002年沃尔沃开发了孕妇碰撞假人Linda,目的是研究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系统该如何对孕妇和胎儿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车辆对他们的安全保护能力。

Linda 不光有孕妇的外形,她的体内还非常逼真地设有包括子宫、羊水、胎盘、胎儿等在内的拟生分层结构,她的全身遍布100多个测量点,用于考察在碰撞中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以便帮助研发者精确地观察交通事故发生时,安全系统对孕妇的作用。

如今,沃尔沃碰撞测试中的一组“假人家族”已有19名成员,包括8名“成人”和11名“儿童”,最小的是仅有3公斤重的婴儿。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共拥有超100个碰撞假人,涵盖不同性别、体型、年龄,单个假人造价超百万元,碰撞维护成本更是一笔不菲投入。

在安全配置上,沃尔沃不分级别不分贵贱,从入门级到旗舰级全系标配City Safety城市智能安全系统,包含全场景自动紧急制动AEB、对向车辆智能避让、车道保持辅助、道路偏离预防系统、带转向辅助的BLIS盲点信息系统等功能。

在测试环节,沃尔沃的测试标准往往要显著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例如沃尔沃侧面碰撞标准为60km/h、1.9吨,碰撞能量是中保研标准的1.66倍,中汽研标准的1.19倍。

正面40%重叠碰撞时速,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碰撞标准为64km/h,沃尔沃碰撞标准为80km/h。

追尾70%重叠碰撞时速,IIHS碰撞标准为80km/h,沃尔沃碰撞标准为88km/h。

正是这些安全技术和严苛的测试标准,让沃尔沃XC90创下了销量超过60万辆车0死亡的记录。

主动安全方面,如今在辅助驾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AEB等功能,都是沃尔沃首创使用的。沃尔沃也是传统汽车品牌中最早推动智驾方案全栈自研的企业之一,早在2012年就已推出L2级的智驾功能落地。但在这轮“智驾”热中,沃尔沃始终保持低调。

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市场副总裁周亮3月17日在成都与汽车商业评论对话时认为,这是沃尔沃在安全上的信仰和价值观决定的,“我们肯定是以安全为主,对这一点有坚定的信念。像智驾,我们一定不能让客户来做产品的‘试点’。过去几年很多人抱怨智驾,宣传和最后的实际体验不是一回事。我们非常坚持安全为先,一定要等真的完全弄好了、可靠了,再向客户推出。其实我们的硬件已经具备高阶智驾的能力,只是我们不能急于向客户开放。”

座舱方面,在所有汽车公司向着智能座舱飞奔时,沃尔沃最重视的仍然是座舱的健康安全。

在内饰材料上,国家要求的禁限用物质仅6种,沃尔沃禁限用物质大于6000种,是国家标准的1000多倍。

内饰的挥发物质管控,国标要求8种,沃尔沃在零部件级别就要求19种,远超国标,甚至先行于家装国家标准。

沃尔沃对安全气囊引爆后的危害气体浓度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严格管控的气囊爆炸瞬间产生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一氧化氮、颗粒物质等,保障安全气囊引爆之后的有害气体不会对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服务即安全


3月17日,沃尔沃20家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在成都品牌体验中心签署《消费透明承诺书》。

消费透明承诺涵盖了销售终端对海报、台卡、样例的物料要求,以及销售顾问在客户看车、购车、提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告知的信息,包括原副厂信息、品牌、生产厂商、价格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沃尔沃APP了解所有信息,核对随车产品有没有少,品牌和来源是不是对得上。用车时,APP“消费透明专区”一键查询工单,所有原厂件信息、价格、来源一目了然,全国统一价,杜绝加价、乱装件。还可以一键投诉,沃尔沃的“先赔”专项基金用真金白银维护用户权益。

于柯鑫说:“我们推出消费透明承诺,其实就是想给客户一种安全的感觉。”

听听,在沃尔沃,似乎所有话题都能回到安全这个原点,本性难移。

沃尔沃在安全上从来没有丢过分,但在其他方面遭受过质疑,比如早年间的段子“沃尔沃车主只有在修车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开的是豪车”,而这种揶揄在近几年已经听不到了。

一方面是沃尔沃多次调低售后零配件价格,另一方是提升服务。

2020年,沃尔沃推出售后六大服务承诺,包括零件终身保、预约快速养、免费取送车、超长时营业、尊享代步车和全天候守护,显著提升了客户售后体验、降低了售后成本。2021年,沃尔沃又推出销售六大服务承诺,包括等您到九点、试驾随心约、品尝沃茶点、新车满油电、官方交车礼、推荐享好礼。

这些服务承诺都是根据客户体验的痛点设置的。于柯鑫说:“比如我们发现在销售过程中,客户买了一台新的油车后有个痛点,车开出4S店后很快就没油了,这让客户的体验感非常差。所以我们推出‘加满一箱油’服务,这个服务过去几年得到了国内客户的极大好评。2024年我们的售后服务满意度,应该在行业里排第一。”

从售后六大服务承诺、销售六大服务承诺到消费透明承诺,沃尔沃在不断完善全流程的用户体验闭环。

“我们觉得豪华品牌其实就是做两件事,一个是把产品做好,一个是把服务做好。”于柯鑫说。

# 行业解读 # 沃尔沃 # 中华 # 沃尔沃XC90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