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2025-04-25 19:07 8754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一汽红旗作为造车“国家队”的代表,展区从“天工”到“越野”,从飞行汽车到金葵花子品牌,论守正创新的力度和速度,红旗都是独一档的存在。红旗的态度很鲜明,既要坚守品牌的初心,又要走好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之路。实际上,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来看,红旗做的始终是同一件事,“为用户造好车”。


为民造车是前提

“为用户造好车”的前提是“为用户造车”,为了实现造车理想,红旗立志完成从“国车”到“国民车”的精进。

一汽红旗基本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加速扩张的艰辛历程,是民族品牌中的老兵。在乘用车未被允许私有化的年代,“红旗”的名号却早已家喻户晓,曾经“国宾车”、“首长车”的身份让这个品牌高高在上,甚至带有一丝神秘感。

和其他品牌不同,一汽红旗生来就被赋予了“为国造车”使命,其扮演的角色永远跟随着民族发展的需要在动态调整。所以,当汽车开启“私有化”,汽车正式成为国民的第二大消费品,乘用车的钢铁洪流开始关系到民生福祉,“为国造车”的重心也就自然落到了“为国民造车”的使命身上。


从一汽红旗近年来的表现来看,“国民车”、“国潮车”的新角色逐渐显现,红旗也开始尝试各种不同样的路线,就像红旗厂方所述,“要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准表达”。


从“国车”到“国民车”

在本届上海车展,红旗化身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在新汽车时代的鲜明旗帜,结合中华文化,聚焦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化甚至是个性化的细分市场持续发力,深入探索,品牌形象不断刷新和攀升。

从展台现场的阵仗来看,金葵花子品牌领衔,天工家族、H家族系数登场。当天红旗首发亮相了C+级插电混动轿车H9和插电混动SUV HS9;纯电SUV天工06和插混轿车H5 PHEV正式上市;另外,红旗品牌首款豪华硬派越野产品以及“天辇1号”飞行汽车(计划年内首飞)也完成了展台亮相。


今年的上海车展红旗共有23款车辆参展,相比往年,产品架构更加清晰,品牌焕新、产品扩容效果也更加明显。目前红旗乘用车包括金葵花子品牌及天工系列、H系列共有18款在售车型,构建了包括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完整产品序列。

红旗的产品广度已能基本覆盖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国民车”的品牌雏形基本显现。当然,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车”,光有供给还不够,需求势必要同步提升,毕竟“国民车”的称号也是用户用实际行动“投票”出来的,品牌新形象的建立实际上是厂商与用户双向奔赴的过程。

红旗乘用车2018年累计销售了3万辆车,2019年销量同比提升两倍以上,2020年乘用车销量继续翻倍,2021年至2023年均保持在年销售30万辆以上的水平,2024年红旗年销量突破40万辆。目前,红旗乘用车已累计收获200万个用户,2025年红旗品牌将争取突破50万辆,其中新能源产品争取份额过半。

从产品规模到销量水平,红旗乘用车都在迅速扩张,“国车”到“国民车”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角色转变。


“All in”能造出好车吗?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现东表示,“红旗正在‘All in’新能源战略,正在全面、全方位、全体系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从红旗的具体行动来看,大致分为三件事,分别是赋能、守护、背书。

和其他品牌相似,红旗的技术赋能主要针对新能源和智能化。

红旗推出了纯电的天工平台和混动的鸿鹄平台,天工平台主要赋能天工系列的纯电车型,鸿鹄平台主要用于保留内燃机的H系列车型。此外,据介绍,红旗还完成了66Ah全固态电芯的试制及验证,在电芯技术革命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关于智能化,红旗宣布推出了中国首颗车规级、5nm五域融合芯片——“红旗1号”,并成功引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底盘方面红旗还研发出了号称“0侧倾0俯仰0颠簸”的全主动智能底盘。


依托天工系列新品,红旗的司南智驾系统也成了发布现场的热点。该系统采用了行业首发量产的惯导三目立体视觉系统,能在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的前提下实现高速及城市路的全功能领航辅助。对于“车位到车位的领航辅助”,红旗建设性地突破了全场景见图定位技术,即便在信号弱、导航延迟的场景也能通过地图和双目视觉定位生成许你导航,实现稳定连接的效果。

事实上,在同质化加剧的今天,先进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只是保证新汽车竞争力的基础。如何区分产品上限,还得看细节。根据发布内容来看,红旗在新时代的细节表现在对健康和安全的守护。红旗正在将“健康”作为产品开发的关键维度,将“打造零污染的出行空间”视作改善出行的终极目标之一;关于安全,红旗表示全系产品都将按照最严苛的双五星安全标准开发。

而在红旗向来优势的信仰背书和文化背书方面,从高山流水、天圆地方,到古建筑文化的“榫卯”元素,再到《兰亭集序》的灵感,红旗的文化背书体现在方方面面,东方文化、东方美学的输出载体也不只是“金葵花”。


点评

红旗要打造“移动出行价值共同体”,从出发点看,红旗的行动站在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红旗三维一体的“All in”战略展现了其身为民族车企“改善出行+弘扬文化”的更高站位,“造车既是产品输出,也是文化输出”,这是多年前一位红旗“老兵”的原话。站在汽车百年变局的今天回望过往,不难发现,这既是红旗人的使命担当和自我修养,也是民族大厂的深谋远虑。用邱现东的话来说,“民族的才是经典的,永恒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 红旗 # 中华 # 红旗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