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大圆柱电池“原位升级”,亿纬锂能亮相2025上海车展
2025-04-26 13:58 2856次阅读

汽湃

汽车内容原创社群MCN平台,构建原生内容传播全体系,服务行车生活

在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亿纬锂能携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飞行器电池、机器人电池、汽车电子电池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产品亮相展会,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大圆柱电池技术引领者,亿纬锂能依托高精度成组、超薄焊接及全域发泡等工艺突破,进一步延伸技术高度,以原位升级、标准化、零膨胀、本征安全等技术优势破解标准化与个性化协同难题,持续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

大圆柱电池,新能源汽车最优解

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江吉兵坚定认为大圆柱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并从四个核心价值阐述了他的观点。

第一个价值是标准化,完美契合汽车工业的效率要求。江吉兵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的10年里,电池产业的核心问题是产能错配问题,如何减少电池的多样化,是提升汽车工业效率很关键的一环。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10倍的制造效率,系统零部件设计标准化和成组工艺标准化,可让电池成为汽车标准零部件。

第二个核心价值是原位升级。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周期压缩至12-18个月的产业现状下,大圆柱电池的"固定尺寸+多元化学体系"技术路线,成功解决了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发展悖论。其可兼容从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X)到三元锂(NCM)等多种化学体系,实现电量、续航、充电时间、功率的灵活调整,可以将电池系统的研发时间缩短到3-6个月,并降低80%的研发费用。

第三个核心价值是“零膨胀”,让应力管理成为过去式。大圆柱电池的圆形结构及特殊材料使其能够在整个电池的生命周期尺寸始终如一,省去了复杂的应力管理设计,整个电子系统的存储也得以变得简单,这也我们坚定选择大圆柱电池走原位升级路径的底层逻辑。

“安全是电池的自然属性”。江院长还表示,亿纬锂能电池系统基于1500兆帕的双层热实心钢与3500兆帕的航天级玻璃纤维、全域发泡技术等叠加,让整个电子系统的底部磕碰能量吸收可达到1000焦,是新国标6.6倍。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引领者

大圆柱电池尽管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方面具备多重优势,但其生产工艺标准和要求也极为严苛。江院长坦言,亿纬锂能在成为大圆柱电池的引领者的过程中迎难而上,已成功跨越系统集成工艺领域的四座技术“高山”。

第一座“高山”:攻克低温难题,实现超低温快充。亿纬锂能经过4年的研发,让大圆柱电池可实现-30℃环境下保持25分钟快充,低温续航还可提升20%。

第二座“高山”:高精度成组。亿纬锂能凭借精湛工艺,在系统成组的高度方向实现了200μm的垂直度控制,在水平方向位置度精准到 250μm,严格把控尺寸精度,确保传热均匀一致。

第三座“高山”:高可靠焊接。亿纬锂能将焊接熔深精度做到了80μm,这在行业来说是顶尖水平。

第四座“高山”:高致密发泡。电池包可实现超过15000NM的扭转刚度,能够赋能汽车的底盘达到超过5万μm的扭转高度。

江吉兵透露,亿纬锂能在大圆柱电池方面构建的全球化专利网络已覆盖15个国家,累计申请超2300项专利,专利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未来可期,亿纬锂能布局前沿科技

在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航程直接决定商业化潜力。亿纬锂能通过技术路线分层策略,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能源体系,针对320Wh/kg以下需求,亿纬锂能的解决方案主打高成组效率、低内耗特性,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满足短途高频物流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场景需求。

针对更高能量密度需求,亿纬锂能采用软包电池技术路线,推动电池从液态技术向固态技术迭代。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亿纬锂能必将加速低空经济从概念期迈向规模化爆发的新阶段。

构建全球锂电回收网络:锂电无痕,共生无界

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催生了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的浪潮。然而,如何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化解存量系统的生态重负,传统电池回收体系存在网络分散、运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及锂、钴、镍等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困局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行业痛点催生变革需求。亿纬锂能的“摇篮计划”,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全球首个跨洲锂电池回收网络,建立从“电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价值链,让材料从“电池中来”到“电池中去”,实现从“摇篮”到“摇篮”的闭环。

第一,全球化布局,在空间维度编织覆盖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四大洲的产业网格,通过在30余国建设回收网点,形成半径足够小的服务能力覆盖圈。

第二,数字化溯源,推进数字化溯源平台的应用,实现从电池退役到再生材料使用的全流程追溯。

第三,开放化合作,CLS全球经营模式打破传统商业边界,通过技术许可、合作共建、服务输出的“三轴联动”,将更多行业伙伴转化为生态伙伴,构建起开放共生的全球产业共同体。

在产业化实践层面,亿纬锂能建立起涵盖工艺开发、智能制造、质量管控的完整体系,规模化量产15个月以来累计交付装车超3.2万台,单车超过21万公里的零事故记录,并与全球头部车企形成深度协同。

 未来,作为大圆柱电池引领者的亿纬锂能,将持续围绕“原位升级,一芯就行”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持续融合创新,共绘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图景。 

# 技术解读 # 奔驰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