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吉利2025上海车展:在技术深水区构建汽车产业新业态
2025-04-27 19:34 9604次阅读

丹东晓程

汽车趋势分析,市场现象透视,热点焦点评论,选车购车咨询。观点独到,尖锐,把话说到消费者的心里。

2025上海国际车展,吉利以一场充满技术张力与生态智慧的亮相,重新定义了中国车企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角色坐标。醇氢科技的能源破局、全域安全的标准重构、多品牌矩阵的协同进化,勾勒出一幅从制造思维向生态思维跃迁的产业蓝图。

在新能源技术的深水区,吉利展现出罕见的技术穿透力。全球首个醇氢科技展台的背后,是其深耕甲醇赛道二十载的技术沉淀——从绿色甲醇合成到醇电汽车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不仅破解了商用车新能源化的续航焦虑与成本困局,更以「液态阳光」革命开辟了低碳转型的全新路径。

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创下的吉尼斯续航纪录,每公里1.03元的使用成本,以及全国600座甲醇加注站(2027年将扩展至4000座)的基础设施布局,构成了「甲醇能源-醇电驱动-循环经济」的生态闭环。这种非共识性技术布局,既契合富煤少油的能源国情,更以200余项专利积累确立全球甲醇生态的领导地位,将技术壁垒转化为标准话语权。

在智能电动时代的安全命题上,吉利以「神盾金砖」电池品牌的整合与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的开放,完成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安全生态的认知革命。整合原有技术优势的电池品牌,通过36项极限测试(23项超越国标)重新定义安全边界,而投资20亿元建设的试验中心,以室内全天候气象模拟系统与无级对撞装置,将真实事故场景还原能力提升至行业共享层面。

这种技术普惠的背后,是吉利以1562件安全专利公开量位列中国车企榜首的底气,更是其将安全从竞争维度转化为行业公共品的战略远见。当电池底部防护专利向全行业开放,当安全标准成为国家强制要求,吉利正在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坐标系。

子品牌矩阵的协同进化,揭示出吉利「航母战斗群」式的市场攻坚策略。极氪与领克整合为极氪科技集团,以SEA浩瀚架构与SPA Evo平台的技术共用,实现研发成本下降18%的同时,分别以900伏高压平台冲击高端纯电市场与「新高端」燃油混动市场,形成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差异化包抄;吉利银河以「爆款制造机」的姿态,用银河L7的10万辆销量奇迹与银河战舰的全地形技术突破,在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建立场景化竞争优势;沃尔沃XC90以「丢轮保命」专利强化安全标签,醇氢科技以商用车为切口构建能源生态,不同品牌在技术中台的支撑下形成「高端突破、主流攻坚、技术孵化」的立体作战体系,2024年集团净利润同比暴增574.7%的业绩,正是这种协同效应的直接注脚。

从更宏观的产业视角观察,吉利的战略布局折射出中国车企全球化的三重进化:在合规层面,「沃人治沃」的本土化管理模式让沃尔沃成为首个通过欧盟WVTA认证的中国车企品牌,东盟JDP认证的突破则为新兴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在技术层面,甲醇动力的「中国方案」与全域安全的行业标准,正在改写由西方主导的汽车技术规则;在商业层面,「技术开源+生态共建」的模式——如莲花底盘技术授权、安全试验中心共享——超越了传统竞争逻辑,通过建立行业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将企业优势转化为生态红利。这种从整合者到规则定义者的跃迁,本质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的质变。

作为「技术深水区的攻坚者、生态协同的组织者、全球行业规则的参与者」等多个角色,当全球车企还在纯电与氢能的二元路径中徘徊,吉利以醇氢科技的「第三选择」展现出技术多元性的战略智慧;当行业沉迷于参数竞赛,吉利以全域安全的系统思维重新锚定产品价值原点。2025年271万辆的产销目标背后,是其对「技术确定性」与「生态不确定性」之间寻找平衡的坚持。由其描绘的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扩张,到产业引领的时代画卷将在未来徐徐展开。

# 行业解读 # 沃尔沃 # 吉利银河 # 银河L7 # 沃尔沃XC90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