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麦格纳携全栈创新登陆2025上海车展 四大技术矩阵重构出行生态
2025-04-29 21:31 6889次阅读

BAO爱车工作室

BAO为Blue Auto Observation缩写。BAO爱车工作室致力于传播最IN的汽车科技以及最新的汽车发展趋势,致力于成为汽车与科技交融**的集合地。

2025年4月24日,上海——全球出行科技巨头麦格纳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国家会展中心2.2馆2BC011展位)上演技术秀,以“零整协同”战略为核心,集中展示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及整车工程领域的18项前沿成果。从纵置前驱混动系统的效率突破,到全栈ADAS方案的场景落地,这家拥有65年技术积淀的隐形冠军,正以系统化创新重新定义汽车产业链协同范式。

电动化攻坚:混动与电池技术双轮驱动效率革命

展会现场,麦格纳全球首发的“纵置前驱专用混动驱动系统(DHD Duo)”成为焦点。该系统搭载800V高压架构与双电机多挡位设计,通过双电机耦合技术实现纯电续航200km,热效率较行业均值提升8%,NVH性能优化15dB。其模块化设计可跨平台适配轿车至SUV,无需结构改造即可实现快速量产,目前已获得中国头部车企订单,将于2025年三季度在南昌工厂投产,为中国品牌车型突破欧洲排放法规壁垒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同步展出的“创新电池壳体”采用钢铝一体成型工艺,在提升IP68级密封性的同时,使电池包可用空间增加6%、重量减轻20%。这项技术已应用于本土高端电动车,通过材料与结构的双重创新,为电动车续航提升与安全性优化开辟新路径。

智能驾驶突围:算力与场景定义量产新标杆

在智能化赛道,麦格纳与英伟达联合开发的“下一代ADAS系统”首次公开实车数据:搭载2000TOPS算力的NVIDIA Thor芯片,整合前视三目摄像头、4D成像雷达及激光雷达,实现360度全域感知,在城市复杂路况下决策响应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40%,已完成百万公里中国本土化实测。这套支持L3级城市领航的域控制器方案,正加速自动驾驶从“可用”向“好用”的商业化跨越。 另一项落地技术“集成式驾乘监测系统(DMS)”则展现细节创新:隐藏于后视镜的500万像素摄像头,实时追踪驾驶员注意力及生命体征,通过座椅、空调系统联动实现“无感身份识别”,毫秒级响应12种场景模式——从“亲子护航”自动调节儿童锁,到“商务会议”智能适配座椅角度与环境光,精准捕捉用户隐性需求。该系统已获新势力品牌量产订单,预计2026年装车量突破百万套。

空间重构:灵动座椅与智能门系统重塑第三生活空间

针对移动场景多元化需求,麦格纳全球首发的“灵动座椅系统”打破传统布局:前排2米超长滑轨支持180度旋转与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联动中控台滑移,在露营模式下可拓展出1.8米纯平空间;轻量化复合材料应用使系统减重15%,人体工学设计同步提升长途驾乘舒适性,已进入多家车企的全球车型平台规划。“模块化SmartAccess™智能电动门”则实现技术迭代:融合手势控制与UWB数字钥匙双解锁方案,搭载毫米级精度障碍物检测模块,自动适配狭窄停车环境开合角度;集成式驱动模块体积缩小30%、能耗降低25%,为车企提供从A0级小车到MPV的全品类智能化门体解决方案。

整车工程赋能:本土化链条加速中国车企出海进程

作为唯一具备整车制造能力的零部件巨头,麦格纳依托上海、长春两大研发中心及近70家本土工厂,构建起覆盖9大技术领域的本地化供应链。其整车工程团队已助力3家中国品牌完成欧标E-NCAP五星认证,将海外认证周期缩短40%,并与新势力车企联合开发5款全球战略车型,计划2026年前推向欧美市场。 “我们不是简单提供零部件,而是以整车制造经验反哺系统开发。”麦格纳企业研发高级副总裁萨拉·雷迪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其独创的“整车视角零部件开发”模式,使系统集成效率提升30%、开发成本降低25%,此次展出的DHD Duo混动系统正是该模式的典型成果,已通过欧盟WLTP认证,成为中国车企全球化的技术“护照”。

行业启示:从单一供给到生态共建的范式转换 麦格纳此次展出的技术矩阵,不仅展现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理解——2024年其中国区业务增幅达15%,60%销售额来自本土车企——更预示行业竞争维度的升级:电动化进入“效率比拼”深水区,智能化转向“场景定义”新阶段,而整车工程能力正成为全球化突围的核心壁垒。随着汽车产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迈向系统化创新,麦格纳的“零整协同”战略或将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为“中国速度”嫁接“全球标准”提供技术桥梁。 截至发稿,麦格纳展台已吸引超30家主机厂技术团队深度洽谈,部分核心部件现场达成定点意向。这场技术秀不仅是企业实力的展示,更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链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重构逻辑——唯有具备全栈技术储备与场景落地能力的玩家,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主动。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