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奇瑞汽车,day day up ! | 电动势深度
2025-04-30 10:21 1938次阅读

金刚新能源

助力**新能源产品与产业更美好。

“中国汽车Day Day Up!”


尹同跃这句带着中式幽默的英文口号一出,即刻获得了无数年轻人的认同,成为热梗。


而当年被吐槽“只会造便宜车”的奇瑞,现在混得比这句口号还UP!


去年狂卖260万辆,比前年多出快四成,新能源车销量直接翻了两倍多。更绝的是,以前都是靠老外撑场子(毕竟出口连续22年第一),现在国内老百姓也抢着买单了。


谁能想到,那个被叫作汽车界理工男的憨憨品牌,如今愣是把车卖成了全球硬通货,连德国《明镜周刊》都开始研究“奇瑞现象”。


一句话,奇瑞是真的出息了!


市场UP:从墙外香到内外爆


曾经以出口见长的奇瑞汽车,在2024年迎来内外两开花。


全年260万辆的销售业绩,较上年增长38.4%,创下年销量历史新高。细分到新能源汽车领域销量达到58万辆,同比激增232.7%。


2025年一季度,奇瑞集团延续强劲势能,累计销售汽车超62万辆,同比增长17.1%。其中,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255,465辆,继续保持月度、季度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销往海外。


支撑这轮爆发的核心战略清晰可见,就是得益于奇瑞"油电协同、内外并进"的战略。


当行业陷入油电对立的争论时,奇瑞没有放弃燃油,反而继续保持燃油优势,并以“混动+纯电+增程”三线并进的布局,构建起新能源技术护城河。鲲鹏混动实现4L/100km超低油耗,风云T9插混版突破2000km综合续航,全系新能源车定价直逼燃油车,形成技术-成本-体验的立体攻势。


更给力的助攻是,奇瑞集团也在快速扩充产品矩阵,让“新能源不客气了”从口号落地为市场统治力。


今年一季度奇瑞就密集上线多款新品,包括风云T8、艾瑞泽8 PRO、星纪元ES增程版、捷途自由者、iCAR V23智驾版、2025款星纪元ET、星途揽月C-DM、2025款捷途旅行者等。同时,风云A9、山海L9等车型开启订购,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选择。


海外市场则展现出更成熟的运营智慧。


"四个开发"战略,即合规开发、产品开发、竞争力开发、差异化开发,在全球市场落地。比如针对极寒环境强化电池保温系统,中东版瑞虎7加强空调系统,欧洲版Omoda 5标配苹果CarPlay。同时,奇瑞在海外有千余家海外经销商,这几乎是中国车企里最密集的海外网络。


这种深度本土化策略推动海外营收占比稳步增长,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市场的销量都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尤其是在巴西、中东等核心市场,价格比普遍国内高出50%以上。


可预见的是,奇瑞凭借新能源增速和全球化布局,正加速向世界级品牌目标迈进。


技术UP:理工男开窍了


销量的狂飙绝非偶然,这背后更离不开产品力的革新。


都说奇瑞是汽车界的钢铁直男,车子造得比砖头还实在,但总被吐槽审美不在线。


图片2.png


现在,这位理工男终于开窍了。瑞虎家族作为奇瑞品牌最成功的IP之一,这次上海车展推出的瑞虎9L玩起外柔内刚,以美学、科学与场景三大维度重构;风云A9的透明车身将科幻和现实完美融合,更具中国美,自开启盲订以来便引发市场热潮,历时1个月订单量已突破5万台。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钢铁直男居然学会了"宠粉"!


奇瑞QQ共创计划即将启动,让产品更加符合真实消费者的喜好。你想要的星空顶、游戏手柄方向盘,说不定下次改款就会安排上。


审美在线还远远不够,技术才是一款爆款车型的必要条件。


回顾这28年,奇瑞始终走在发动机技术的最前沿,引领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奇瑞的动力发展史就是中国汽车的直道超车史。


当行业还在争论油电路线时,奇瑞早已用技术矩阵打破边界:从2001年清洁能源项目组的先知先觉,到如今手握鲲鹏超能电混CDM和黄金增程CEM两套系统,鲲鹏超能电混CDM 6.0会搭载在即将上市的风云A9上,鲲鹏超能电混CDM 7.0发动机热效率达48%,行业第一。


如今的奇瑞混动技术版图,不但覆盖HEV、PHEV、REEV全品类、更形成了CNG/LPG、氢燃料等具有前瞻性的全域动力矩阵,还实现了全球混动最高转速电机24000prm、全球混动最高功率电机280kw、行业最高油电转化效率3.71kwh/L等高性能指标。


28年的发动机技术积淀正在新能源时代全面裂变。


但车圈这场油电转换的革命,不仅是能源的转变,更是汽车产业从机械工业向科技生态的一场升维战争。


相比友商们忙着卷参数:比亚迪死磕全产业链闭环,华为用智驾方案圈地造车朋友圈,理想在混动和高压纯电间双线作战。


图片4.png


奇瑞选择拓宽用户出行边界和生活体验,构建起覆盖海陆空的出行生态——捷途纵横G900水陆两栖车打破陆地边界,飞行汽车、iBee拓展三维空间,机器人咖啡师则让技术从参数表走进生活场景。这种“可感知、可触、可玩”的硬核创新,正在重新定义技术价值的传递方式。


这就是独属于理工男的浪漫,要把想象变成现实。


品牌UP:从芜湖小草房到国际巨头


回头看奇瑞,从长江边漏风的“小草房”到全球汽车巨头的逆袭,奇瑞的故事就像中国制造的缩影。


1997年,当第一批创业者蹲在芜湖荒滩上组装发动机时,没人相信这群“门外汉”能造出像样的汽车。他们用拆解国外二手生产线的笨办法,硬是在1999年搞出了中国首台自主发动机。


正是这种“小草房精神”,让奇瑞在2001年推出风云轿车时一炮而红,硬生生撕开了合资品牌垄断的市场裂缝。


如今这个曾经的“草根品牌”,产品已卖到全球110多个国家,并收获1630万全球用户的喜爱,其中海外用户超470万。


图片5.png


这份国际影响力在2025年上海车展得到生动印证:没有流量明星的奇瑞展台,却被近5000名海外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而2024年奇瑞首登《财富》世界500强第385位,以35%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全球企业ROE TOP40。这份沉甸甸的国际认证,为奇瑞28年的品牌跃迁之路完成了一次加冕。


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号角。正如尹同跃所说“要用技术创新开路,去更高挑战性的市场”。


如今的奇瑞早不是单打独斗的技术宅,而是玩转生态的组局者。从华为的智能辅助驾驶到涂鸦智能的车家互联,连地产、酒店都成了它的合作伙伴,构建"人·车·生活"全场景服务。这种“全栈自研+开放协同”的玩法,通过瑶光技术联盟整合宁德时代(超充电池)、地平线(大算力芯片)、科大讯飞(AI大模型)等200+合作伙伴资源,连飞行汽车和矿区无人卡车都捣鼓出来了。


至此,从销量奇迹到技术突围,从用户共创到生态重构,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奇瑞完成了从单一技术指标竞争转向系统能力构建、推动中国汽车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进化。


正如老尹说的,中国汽车要“Day Day Up”,奇瑞自己就是最好的注脚。

# 捷途 # 奇瑞 # 风云A9 # 捷途自由者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