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上汽设计美学高峰对谈在上海车展现场举行。在这场以“美美与共”为主题的论坛中,上汽集团设计团队首次对外系统性阐释荣威品牌设计哲学转型,试图在新能源汽车同质化竞争中,用文化基因破局。
“荣威的使命不是盲目追求科技标签,而是让设计回归最广泛用户的生活本质。”上汽集团研发总院总设计师邵景峰在论坛现场直言。面对“设计内卷”,荣威选择重提“国民车”定位,但这次并非简单复刻过去的性价比路线——概念车展示的加长轴距、优化后的座椅人机工程,以及弱化攻击性的流畅车身线条,均指向对中国家庭用户“体面出行”需求的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荣威对“国民性”的理解正在向文化层渗透。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提出的“移动人居环境”理论为支撑,荣威将海派文化中“石库门Art Deco装饰线条”“徐家汇西学东渐历史”等元素抽象为设计语言。正如概念车灯组内藏的渐变纹理,既是对MG经典设计的致敬,又通过更克制的表达方式传递东方审美。
上汽集团设计中心全球副总裁Jozek Kaban的现身,揭示了传统车企应对设计同质化的另一路径:借力国际设计师实现文化转译。这位曾主导宝马、劳斯莱斯多款经典车型的设计师,将沙漏理论引入汽车设计:“设计师需要把消费者的未来期待,沉淀为当下的产品语言。”这一理念在荣威概念车上已有实践——内饰中控台采用“时光隧道”光影设计,既暗合华为车机系统“知识光影”的数字化表达,又隐喻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融地的历史角色。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则以“油墩子配咖啡”的比喻,具象化阐释设计策略:“就像上海街头的国民小吃与咖啡馆共存,荣威要在接地气的实用性和国际化审美中找到平衡点。”这种平衡体现在产品细节:概念车座椅采用分区域发泡技术,兼顾短途柔软与长途支撑性;车门饰板融入上海弄堂砖墙纹理,却通过金属镀膜呈现科技质感。
当新势力车企扎堆“冰箱彩电大沙发”时,荣威此次设计转型展现出差异化思考: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特质,而非停留在营销话术。概念车对空间、座椅等基础体验的重视,回归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其挑战在于如何让“优雅自信”的抽象理念转化为销量动能。但是上汽设计团队引入国际视野破解本土困局的尝试值得肯定,当行业还在焦虑技术迭代,人家直接用美学抢占用户心智。或许正如论坛主题“美美与共”所期,中国汽车美学的真正成熟,需要的不是某一种风格的胜利。
总结
当卡班说“设计师要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上汽已经用行动证明:在智能驾驶时代,汽车不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承载人类对美好生活想象的文化符号。从荣威概念车的座椅到车身线条,从海派美学到全球化战略,上汽的这场美学革命,或许正为行业指明方向——在技术平权时代,唯有将设计升维至文化战略层面,才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推荐
东风“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发布,定义智能汽车“一核双基双元”新生态
陈波帆以慢制快:北京现代的新能源破局之道
EV视界别被轴距骗了!瑞虎8L实测空间竟比CS75 PLUS多装一个娃
富车人领克900 28.99万起正式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引擎密码精进电动:提质增效激活增长引擎 十年磨剑突破北美皮卡市场
车讯视野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东
汽车商业评论奥迪E5 Sportback上海车展首秀BBA里玩电动,还得看奥迪的"老底子"
UCAR汽车网站「智」变东风丨汽势封面
汽势科技预售8.99万起,开启国民智趣纯电新纪元,这车真香?
汽车情报从品质到服务双升级!北京现代再夺售后卓越品牌奖
AM车镜上海车展:厮杀中的冷思考
线外邦14万级“最家”纯电轿车,东风日产N7上市即热销
车界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