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质疑合资车企将反攻,但没想到来得如此决然凶猛,尤其是上汽大众。
被动挨打了三年后,合资车企不再做埋头的鸵鸟,纷纷掉转头主动进攻,反攻号角在这个四月集体吹响。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车展上,无论德系、日系、美系,无论战略战术、产品弹药,合资车企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坚决和猛烈,这也令他们重回外界视野和舆论中心。
现在,上海车展还没有结束,关于合资车企的热议还在持续,人们已然看见,一场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的反攻大战,正在全面拉开序幕。
而这场反攻大战最初的引领者,是上汽大众;最终书写王者归来的,也最有可能是上汽大众。因为这个中国最资深的合资车企,正是最活跃的反攻先锋。
上汽大众正手握“大众、奥迪四环、AUDI”三大品牌,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布局,冲锋到合资车企反攻的前线。
就像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言,上汽大众正以领先的变革范式,破局重构新能源智能化时代的车市格局,“引领合资车企跨入合资2.0时代”。
思维破界,成就合资“最强战队”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思维”,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的话,被证明普适于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尤其是商业行为。
四十年前,大众正是带着破除思维桎梏的果敢,从德国来到中国的上海滩,孕育出上汽大众这家合资先锋。
正是有了上汽大众这块合资试验田的成功示范,之后十几年,合资车企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诞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三十多年后,在燃油车舒适圈里氤氲已久的合资车企,迎来了中国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围攻,在对手来势汹汹的高举高打中备尝苦痛。
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自然不会有丝毫恻隐,因为新能源智能化带来的,是颠覆合资长期主导市场格局的最佳也是唯一契机,没有谁不会为了站上舞台中央而全力以赴。
反观合资车企,只有大众和通用最激进地推动大象转身。但有些残酷的是,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和产业进化太迅猛了,即使投入巨大财力物力进行研发,国际巨头们在合资公司推出的电动化产品,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智能化上的落差,还是越来越大。
这还是大众、通用这些转型排头兵的境况,日系、韩系、法系则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没有激起半点水花。
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这场危机中率先站了出来,那是在2023年2月,从延锋汽饰调任过来的贾健旭紧急坐镇上汽大众,一场在企业不惑之年的思维破界自此开启。
上汽大众快速确立了“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的战略方针,制定了“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术策略,成功说服德方股东切实遵循中国市场需求,将产品定义的决策权交给合资公司。
中德双方的开放、理解和包容,成就了上汽大众这一重要到关乎生死的思维破界。而在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也看懂了上汽大众战略战术背后高明的预见性——
不过是两年时间,中国用户就用实际行动纠偏了“纯电颠覆燃油”的狂热认知。事实证明,中国用户对于汽车动力形式的需求是多元的,纯电、燃油、插混、增程,都有各自的市场,相互之间只有此消彼长,没有谁一定取代谁。
而在智能化上,也不存在只有纯电和混动才能实现智能化,燃油车同样可以智能。在上汽大众率先打出“油电同智”后,大疆车载、华为乾崑智驾,都先后用合作证实了燃油车也可以实现智能化。这一纠偏也让上汽大众的“油电同智”有了跟随者。
上汽大众这番战略战术的精准预测和布局,本质上离不开中德股东双方达成的默契,双方都是敢于打破思维桎梏,勇敢迈出创新步伐,且能长期同频共振的合作者。
这是最棒的合作状态,前四十年,上汽大众凭借这一优势一路引领奔跑,以单一品牌登顶过中国市场年度销冠。后四十年,上汽大众将凭借这一优势继续披荆斩棘。
贾健旭只在上汽大众坐镇指挥了不到一年半,在完成了最重要的战略布局和思维破界后,即被升任上汽集团总裁,接掌巨轮和迎接更大的挑战。一起调离上汽大众的还有主管销售的俞经民,“贾俞”组合的接力棒,传给了“龙强”组合。
陶海龙和傅强这两位接任者,表现出了对战略战术的坚定贯彻和超强行动力,二者的默契努力不断擦亮着上汽大众的革新名片。
作为工程师出身并长期严把质量关的陶海龙,视产品质量为上汽大众的生命和基因,他要求造出品质最过硬、最安全的汽车给用户,坚决抵制将汽车做成不安全的大号玩具或快消品。
在上汽大众的碰撞测试中心,连测试用的假人都有大大小小近20款,覆盖婴幼儿到成人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体重,目的是为了检测每款车是否能在碰撞下保护每一名乘员安全。
光是这些假人,就花费过亿。最贵的假人,价格甚至达到1000万元。
相比之下,舍得如此在安全上下血本的车企屈指可数,有些车企甚至连自己的碰撞测试中心都没有。
此外,上汽大众对电池包进行高达338道测试,每台车出厂前多达100多项耐久测试,在车身防腐上的先进技术多达30多种。
或许正是这些德系工艺和品质的坚守,让陶海龙不同意那句“安全是最大豪华”的说法。他说:“安全不是豪华,而是底线。”
傅强则在营销服务上发挥优势,精耕细作。如今合资车企纷纷效仿的“一口价”模式,最早就出自上汽大众途岳新锐。此后,上汽大众又先行一步推出了“全系燃油SUV整车终身质保”服务。
很快,上汽大众又实现了全流程在线体验。大部分零件支持扫码溯源验真,车辆保养与零件更换全过程记录,售后服务完成后提供电子报告,服务质量全程可追溯。
用傅强的话说:“最好的服务,就是与用户终身相伴,并及时出现在用户需要的每一个时刻。”
在推进反攻战略、蓄势冲锋的期间,上汽大众正是这样一边推动战略落地,一边打磨产品和服务,夯实品牌形象。
还有一个重要事件,那就是百年奥迪字母标焕新后的全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这又是一个思维破界的美好开始,更为上汽大众旗下上汽奥迪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价值重构,打造智能化“生态中枢”
当我们感叹上汽大众大胆的思维破界所带来的战略领先、战术高明,产品提质增效、经营提档加速时,上汽大众在新能源智能化技术生态方面挖下的战略工事,也逐渐进入外界眼帘。
大众是最早意识到或者说愿意承认中国新能源智能化产业链优势,也是最早采取行动的国际巨头。“打不过就加入”不是讽刺,而是思维开明、眼界开阔的务实之举。
但这并非易事,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和务实的行事风格,不是每家企业都能轻易具备,何况是领跑了几十年的先行者要向后来的新势力取经。但这并没有难倒大众。
四十年前,大众将先进的燃油车制造技术和标准带到中国,换得市场的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埋下了优秀的产业链种子。在安亭、在长三角,围绕上汽大众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几十年间不断播撒发散,成长为一棵棵大树、一片森林。
如今,新能源智能化浪潮催生了中国出色的新能源智能化技术和供应商,发展成领先全球的新能源智能化产业链,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为全球新能源智能化发展树立标杆并提供解决方案。
上汽大众当然不会忽视这一点,他比其他合资车企都更积极迅速地拥抱了这一切,从闷头“造车”调整为围绕新能源智能化“造生态”,强强联合、借势赋能,打造更受中国用户喜欢的产品。
一直以来,合资车企都将“In China For China”作为表白用户和强调存在价值的依据。但喊着喊着,有的喊成了麻木的口号、空话、套话。但上汽大众让人看到他在新时代,对这句话的深刻解读。
如今,上汽大众已牵手大疆车载、华为乾崑智驾、酷睿程、Momenta、宁德时代、QQ音乐、火山引擎、百度、高通、速腾聚创、阿里云、延锋等车载生态及新科技头部企业。
上汽大众也明确表示未来还将不断扩大“科技朋友圈”,从“制造工厂”转型为“生态中枢”,打造“中国智能+德系品质”的新时代标签。
陶海龙在车展上温和而自信地分享这一新时代的特征,他称之为合资2.0时代。
“这是中德双方优势资源与前瞻技术深度融合的二次创业,是在新赛道的全速抢跑”,他说。
反攻亮剑,驱动“新时代战车”
在战略打底和生态助力下,上汽大众也到了反攻亮剑的时刻。
借由这次车展,上汽大众发布了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概念车ID.ERA,隆重亮相了上汽奥迪AUDI品牌的奥迪E5 Sportback、奥迪四环的奥迪A5L Sportback两款新车。
ID.ERA也是从合资车企中诞生的首款增程车,这款中大型SUV已非常接近量产,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毋庸置疑,ID.ERA是上汽大众积极响应中国市场需求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热烈拥抱。
要知道,无论欧美日韩,增程在目前都并非市场喜爱的动力形式。造一款增程车,就要冒着只被中国用户接受的风险,这对大众这样的国际车企来说,无疑是离经叛道前所未有的事。
但ID.ERA依然如期而至,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从平台到产品的落地。这一速度绝非人们陈旧印象中的样子,上汽大众中德双方用彼此的信赖和共识,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更重要的是,ID.ERA不仅仅是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它更是一款全球车型。上汽大众用东方审美和中国智能,用德系品质和设计语言,为ID.ERA打造了由内而外的产品实力。他们不仅践行着“在中国,为中国”,更是践行“在中国,为全球”——或许当ID.ERA有一天出现在欧洲,也会令那里的人们惊讶和爱上它。
而奥迪E5 Sportback和奥迪A5L Sportback,也早已在车展上引起了不小轰动。
作为新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基于AUDI与Momenta联合打造的“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高阶辅助驾驶方案,结合其他科技智能元素,开创了豪华智能出行的电动新范式。
奥迪A5L Sportback更是不遑多让,它打出了“奥迪操控+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王牌组合,是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也是华为与豪华汽车品牌的首次牵手。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产品营销部部长聂奕忍不住激动表示:“奥迪A5L Sportback证明了燃油车不是智能时代的旁观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定义了‘油电同智’智能燃油车的新标准。”
陶海龙则强调说:“奥迪A5L Sportback凝结了奥迪豪华底蕴与中国尖端科技的杰作,是上汽奥迪倾听中国用户需求、开拓全新市场的诚意之作。”
陶海龙还透露,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20余款全新车型,全部按照中国智能、德系品质,中国速度、德系标准,按照全球车型标准研发和打造,覆盖燃油、纯电、增程、插混,上汽大众也将成为一家全品类车型布局的汽车企业。
到那时,上汽大众的新时代战车将成浩荡之势,上汽大众的战略反攻也已全面打响,或许都进入了全面收复失地的时候。
在残酷的淘汰赛阶段,我们无法预言格斗场上的生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汽大众会留到最后,中国车市必定有上汽大众的位置。因为大象转身后很难再被撼动,而他正在快速转身,以引领的优势和自信之姿。
相关车系
推荐
吉利银河的销量狂飙290%背后,藏着新能源市场的三个真相
路遥马力说2025第十七届西安五一车展盛大启幕
陕西购车網新款零跑C10开启预售,价格不变,续航升至605km
汽车公告板猛士M817通勤、自驾、穿越全包办!这才是越野车的终极形态!
驱动生活10万拿下零跑C11?有三点要注意!
极速车坛【E汽车】天元智能国民第一车,纳米06预售价仅8.99万元起!
e汽车“BYD SHENZHEN”启运,搭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前往巴西
TMT星球捷途全新山海 L9上市 16.49万起解锁家庭美好出行
陕西汽车在线吉利汽车集团王光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车主专享汇东风纳米06预售开启,10万级纯电SUV市场再掀波澜
星城汽车网10万级SUV 博越L 西安预售见面会 全域AI技术体系
陕西汽车在线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今日启运搭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前往巴西
车务网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