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汽车人◆盘面】汽车板块跳水,新势力集体下挫
2025-05-07 17:59 6572次阅读

汽车人传媒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执着专业媒体的坚守,专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展示汽车行业先锋风采,还原汽车产业真实动态,传播汽车核心文化理念。这里,汽车行业唯一的人文之地!

港股汽车板块再现分化,新势力车企集体下挫,而主流车企逆势走强,市场加速向运营确定性更高的个股转移。

文 / 张恒

5月6日,恒生指数上涨0.70%,收于22662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09%,收于5239点。汽车板块整体下跌0.08%,个股表现分化。

当天开盘后,汽车板块一度跳水超过1%,随后震荡回升。盘面表现上,新势力车企普遍走弱,主流车企则多数收涨,形成鲜明对比。

新势力中,蔚来下跌6.45%,收于29.75港元,市值降至623亿港元;小鹏汽车下跌3.35%,收于75.1港元,市值1429亿港元;零跑汽车下跌1.85%,收于58.45港元,市值781亿港元;理想汽车微跌0.05%,收于98.6港元,市值2110亿港元。此外,小米集团下跌2.92%,收于51.55港元,市值1.34万亿港元。

相比之下,主流车企表现稳健。长城汽车大涨4.83%,收于11.72港元,市值重返千亿关口,达到1003亿港元;北京汽车上涨4.74%,收于1.99港元,市值159亿港元;广汽集团上涨1.09%,收于2.78港元,市值283亿港元;比亚迪股份上涨0.63%,收于384.8港元,市值1.17万亿港元;吉利汽车上涨0.36%,收于16.74港元,市值1687亿港元。

整体看,新能源赛道的压力仍在释放,而主流车企凭借产品节奏和稳健的财务表现,获得资金青睐。市场对不同阵营的估值预期开始重新调整。

汽车板块的早盘跳水,必然是受到了全球政经的不确定性影响。消息面上,在备受关注的美日贸易谈判中,美国拒绝日本提出的“对等关税”全面豁免请求。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官员在上周与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会晤时表示,美方仅考虑对一项14%的关税作出让步。这项关税目前处于暂缓状态,计划于7月初恢复征收。

日方则坚持要求取消所有“对等关税”,尤其针对汽车、钢铁和铝产品等25%的高关税。日本强调,其在美的投资和就业贡献应成为关税豁免的重要依据,但美方对此立场并未松动。

同时,印度与美国的谈判也在推进。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在上月底的谈判中提出,在对等基础上,对部分钢铁、汽车零部件及药品实行零关税。该提议限定配额,超过部分将恢复正常关税水平。据悉,这一设想旨在推动双边贸易协议进程,双方正尝试在90天的关税暂停期结束前达成初步协议,目标是在今年秋季敲定最终版本。

中美贸易问题则更为敏感。美国总统川普近期表示不会为重启中美谈判而取消对华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我们注意到美方近期多次表达谈判意愿。必须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若美方真心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就应立即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中方展开建设性对话。”

由此可见,美国的谈判态度在不同国家间展现出差异化策略,但其核心利益未变,即在全球制造链重塑中强化自身地位。川普上周公开表示,部分贸易协议有望本周内敲定,言辞释放出推进节奏的意图。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也出现转暖迹象。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本周一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五次与川普通话中双方沟通顺畅,并达成多项协议。尽管某些议题仍存在分歧,但双方在交流中保持克制与尊重。

整体来看,美方在当前多国贸易谈判中步步为营,既不轻易妥协,也通过对内强势表态巩固议价筹码。随着各项谈判进入实质阶段,能否达成务实成果,还需观察各方在秋季前的最后博弈。

汽车产业正成为全球贸易博弈的核心战场。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全球化协作体系,如今正被地缘政治力量重塑为区域化竞争格局。观察川普政府的贸易策略,表面看似矛盾,对墨西哥伸出橄榄枝,却对日本汽车关税寸步不让,实则美国有一套自己的利益逻辑。这背后是一盘大棋:通过重构供应链联盟,将汽车制造业纳入美国的地缘战略版图。

对中国车企而言,这场变革意味着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产品力固然重要,但决定胜负的关键已转向“在地化”生存能力。当关税武器化成为新常态,车企必须重新审视两个根本问题:制造基地的区位选择,以及目标市场的精准定位。这可能或将开起新一轮的海外建厂潮,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已然开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造车新势力 # 吉利汽车 # 美日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