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要向隐藏式门把手说再见了?
2025-05-09 23:15 7575次阅读

爱驾天下

一入汽车深似海,从此爱驾走天下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许多人都觉得,隐藏式门把手要跟我们说再见了,不过在查阅了文档后发现并非如此。

工信部的文件指出,市面上的门把手设计,由于工作原理,控制逻辑不尽相同,可能会存在识别,操作困难,结构失效等问题,增加逃生与救援的难度。为此需要针对隐藏式车内门把手、应急式车内门把手设计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并确保标志的可见性,从而降低成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简单来看,文件并非是要强制要求性取消隐藏式门把手,只是需要对该类门把手进行规范化设计。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现在许多车型在内饰设计上都追求过度简洁,美观度成为了最高优先级,许多与安全性相关的按键往往不被重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少近年份的新车,它们的双闪按钮都“藏”在中控或者顶板之中,连应急内拉手也跟你玩起“捉迷藏”,仿佛是设计师在跟你开玩笑。这些都是让人感到十分厌恶和憎恨的设计,甚至有时在体验一款新车时不禁让人怀疑,设计师到底没有开过他设计的这款车?

再来说两嘴个人对于隐藏式外门把手设计的看法,直接说结论,我觉得隐藏式门把手,对于普通的家用车来说就是一项减分配置,注意,我说的是普通家用车。隐藏式门把手固然美观,它不像开放式的门把手会破坏车身表面的线条。但在实用性上,隐藏式门把手真的是一无是处,对于乘客尤其不友好,许多人连朝哪个方向打开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就是逼得司机贴一张指示贴纸,毁掉那一点所谓的美观度。在安全性上,全隐藏式的门把手也是存在隐患,相比普通的开放式,在碰撞后发生后,可能会面临结构失效或电路故障导致弹不出的问题。当然,我也要指出,如果车内的中控锁没有解开,那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车外门把手都是打不开车门的。

在电动化时代,很多国产车都会选择全隐藏式的门把手设计作为一个宣传卖点,厂商会告诉你它是车辆智能化、科技感的象征。并且还能降低车辆风阻,提高续航表现。但多项数据表明,全隐藏式门把手对于风阻系数的降低其实十分有限,除非整车的设计都像下面这台(大众XL1)一样做到极致,这些细节才能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所谓的智能化就更不要提了,全隐藏式的门把手在多数情况下只会让人感觉自己像一个智障,家用车的设计到底还是要向实用主义方向去努力。

# 大众 # 大众XL1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