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超充国标要来啦!到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
2025-05-13 17:40 3556次阅读

商用车志

关注商用车诠释新锐观点,推广实用技巧及商用车知识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池电量的持续攀升,充电技术的革新成为了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来说,补能的速度就变成一个最大的痛点。要想继续蚕食燃油车的市场,充电就要像加油一样便捷和快速,所以超充技术应运而生。

先来说说“超充”到底是什么?所谓“超充”本质上就是“直流充电桩”,不同的是它的功率更大。通常行业内将功率120KW以上的“品牌专属直流充电桩”称之为“超充”。超充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显著缩短了充电时间,让电动汽车在短时间内迅速补能,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083920636579278394.png

2024年被誉为中国“超充”发展的元年。在国家大力支持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超充的建设。近日,工信部“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将商用车兆瓦级充电、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纳入重点部署。工信部要求启动商用车兆瓦级直流充电系统标准预研,明确1兆瓦及以上额定功率充电接口、导流、冷却、通信、兼容性等技术要求,推动形成国家推荐性标准,支持重卡、公交、专用车等高速补电需求。

083920837723278394.png

超充技术,尤其是兆瓦级超充技术,以其极高的充电功率和效率,为商用车提供了全新的补能方案。兆瓦级超充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功率、高效率以及广泛的兼容性。这些优势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高压平台技术、液冷散热技术、智能功率分配技术等。近年来,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车型不断涌现,为兆瓦级超充技术的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液冷散热技术则解决了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的散热问题,确保了充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功率分配技术则实现了多枪动态调度,支持多台车辆同时充电,提高了充电设施的利用率。

083920139729278394.png

随着兆瓦级超充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国家标准的即将出台,商用车“超充”解决方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华为、国家电网这类头部企业的入局,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但不可忽视的是,超充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隐忧:

超充建设会影响电网运行。超充单体功率增大和数量快速增加,相当于在用户侧增加了大规模、高功率的用电设备。若不能实现有序管理,将导致电力供应紧张,对整体电网、配电网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安全运行。

083920388982278394.jpeg

超充适用场景有限。作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超充并不是唯一的技术路线,也不适用于所有的充电场景。超充虽好,但不能处处超充。像高速服务区、长途出行、以及服务于公交、出租、网约车的公共停车场等场景,有快速补电的需求,适合超充。因此,对超充建设的规划,需要站在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布局充换电网络的角度进行考虑。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商用车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向安全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加速新能源汽车普及。企业需把握技术升级窗口期,用户可期待更便捷的充电体验,而政策制定者需平衡标准严格性与产业发展阶段性,确保新旧系统平稳过渡。未来,随着超充网络完善和车网互动深化,我国有望引领全球充电技术变革。

# 政策动向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