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俄乌冲突后的俄罗斯车市,中国品牌下滑,各国车企虎视眈眈!
2025-05-13 18:19 6315次阅读

郑谊

汽车行业分析师 资深汽车媒体人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汽车品牌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给中国汽车品牌带来很大机会。中国汽车品牌趁机大举进入俄罗斯,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逐渐结束。再加上俄罗斯政府加强了进口汽车的限制政策,中国品牌还能否守住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呢?



俄乌冲突后的俄罗斯汽车市场,从本地生产向以进口为主转变

在冲突爆发前的 2021 年,俄罗斯汽车市场中,现代汽车集团的占有率排名第一,雷诺、丰田等也位居前列。然而,战争爆发后,随着大多数全球企业撤离,市场迅速转变为以中国品牌为主的进口市场。

以 2024 年为基准,俄罗斯国内新车销售中 55% 为进口车,其中 80% 是中国品牌。相反,2021 年占比达 80% 的本地生产比重,到 2024 年急剧下降至 45%。


俄罗斯政府接连出台限制进口政策,对中国品牌形成制约

俄罗斯通过提高再利用税费、构建欧亚经济联盟(EAEU)通关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平行进口限制等措施,强化了对进口车的监管。

这些措施被解读为是为了遏制中国品牌无节制的低价进口车进入俄罗斯市场。实际上,2025 年 1 月至 2 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量降至前一年的一半水平,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国内的销售量同期也减少了 17%。


全球制造商谋划重新进入,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俄乌冲突结束的讨论持续,现代、雷诺、丰田等全球制造商重新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可能性受到关注,但分析认为,由于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当地消费者仍然对中国品牌的质量、耐用性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缺乏信心,有观点认为,这些方面为全球品牌提供了中长期实现差异化的机会。


结论

我认为:“俄罗斯汽车市场是一个因战争、制裁、政策等多种不确定性而存在高风险的市场。” 并指出,“全球制造商不仅要考虑撤离或重新进入的问题,还需要根据时机、方式和合作结构制定多种战略方案。”

特别是,在中国品牌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的当前形势下,对于拥有高品质和强大售后服务网络的品牌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制定中长期战略的时机。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