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本田2026财年营业利润预估下滑近6成,净利润下滑7成多?
2025-05-14 07:41 1.1万次阅读

车宇世界

车宇世界,真实的汽车世界,洞悉行业最新**,解决购车、用车疑问。目前入驻汽车之家说客、搜狐汽车、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欢迎交流!

 实在让人想不到,作为全球汽车巨头,本田2025财年虽然营收增长了,但是净利润却下滑了24.5%。更让人想不到的,其预估2026财年营业利润将会下滑58.8%,至于净利润则更是可能下滑70.1%。这,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本田

2025财年增收不增利,2026财年净利润预估下滑七成多

对于本田,相信国人并不陌生。作为全球汽车巨头,其在包括中国车市在内的全球车市,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2025年5月13日,本田汽车发布的2025财年财报及2026财年业绩指引。数据显示,尽管本田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6.2%至21.69万亿日元,但净利润同比骤降24.5%至8358.4亿日元。

显然,从这个层面来讲,本田2025财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淖。不得不说,这多少让人有些诧异。


 本田

更为让人诧异的是,本田方面对于2026财年的预期,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本田方面预期,2026财年,其营收预计同比下降6.4%至20.3万亿日元。至于营业利润更是大幅下滑58.8%至5000亿日元,降幅直逼6成。

净利润方面,更是将暴跌70.1%至2500亿日元。这一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显然,本田对于2026财年的预期,多少有些“不太乐观”。


 本田

关税政策: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田将利润预期大幅下修的核心原因直指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美国方面近期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关税,对较为依赖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生产并向美国出口的日系车企形成一定的压力。

本田方面坦言,仅2026财年,预计关税将导致其营业利润损失约4500亿日元(约合30亿美元)。

例如,本田CR-V混合动力车和思域的部分车型产自加拿大及墨西哥,而全新电动车型Prologue则完全依赖墨西哥工厂,这些车型均需承担高额关税成本。

为规避风险,本田已紧急调整生产布局,将下一代思域混合动力的生产从墨西哥转移至美国印第安纳州,并赶在关税生效前加速从日、加、墨三地向美国运输库存车辆。


 本田

中国市场承压,本田区域市场呈现出分化态势?

本田的全球业务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分化。北美市场因电动汽车激励政策推动混合动力车销量增长,成为少有的亮点;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的销量表现,则直接拖累汽车业务整体表现。尤其是中国市场,本田2024年及2025年1-4月份销量,均呈现出较高幅度的下滑趋势。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本田在华终端销量为201576台。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28.2%,几乎下滑了三成。

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反差折射出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挑战:尽管北美混合动力车需求旺盛,但其纯电动车型布局略显滞后,而中国市场的电动化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与此同时,本田摩托车业务以创纪录的销量和利润撑起财报门面,但这一优势难以对冲汽车主业的所遭遇的挑战。


 本田CR-V

本田遭遇多重压力,依然有破局希望?

面对目前遇到的多重压力,本田方面并没有无动于衷,而是进行了调整并且采取了一定的优化措施。

原计划投资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项目被推迟两年,这一决策既因电动车需求放缓,也因关税导致的成本不确定性。

此外,本田方面还表示,将“谨慎评估投资并转移生产至美国”。 事实上,本田方面目前遭遇的挑战并非孤例。

丰田预计2026财年净利润下降34.9%,马自达推迟发布财报。美国作为日本车企最大市场,其政策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五大车企近半数在美销售车辆依赖进口,而特朗普关税叠加日元升值,令成本压力陡增。


雅阁 

不过,对于本田而言,破局并非没有可能性。一则、短期内,本田的破局关键在于加速生产本土化。据了解,本田目前已经有相应计划,这或能部分缓冲关税给其带来的冲击。

长期来看,电动化转型仍是必选项。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田需在市场需求与政策风险间找到平衡。

若美国关税持续,其或将被迫放弃部分进口车型,转而押注本土生产的混合动力及纯电车型。然而,这一战略转型可能所需的高昂研发投入与产能调整成本,在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变数和挑战。


 本田

本文结语:

应该说,2025财年本田“增收不增利”,2026财年预估营业利润将会下滑6成,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本田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这似乎是一封全球化时代汽车产业的警示信。 对于本田而言,能否在关税风暴中重构供应链、在电动化浪潮中抢占先机,或许将决定其能否从利润下滑中实现强势反击。

而这场战役的结局,或许将成为传统汽车巨头转型命运的缩影。在此,我们希望本田能够迅速找到解决之道,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最后,本文数据来源于本田官方,仅供参考。如果存在差异或者不一致的地方,具体以本田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章,总第11698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奥迪 # 本田 # Prologue # 本田CR-V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