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探店·调查 | 东风日产没“造假”!N7爆单,交付要等一个月
2025-05-14 16:32 4139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随着全新纯电动车型N7上市,东风日产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这款在4月中旬开启预售、4月底上市的车型,凭借11.99万-14.99万元的定价和精准配置,订单迅速破万,甚至出现“下单后排队一个月交付”的盛况。

N7的热销,既是产品实力的体现,也是合资品牌转型逻辑的缩影。

N7成店内“顶流”

周末,壹哥走进位于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家4S店,店外幕墙上的巨幅海报和店门口的粉色N7尤为吸睛。店内,N7占据展厅C位。

“现在订车需等待4-6周,但每天仍有大量客户下单。”销售顾问表示,试驾预约已排满。据壹哥观察,半小时内便有数批客户到店,全部是奔着N7而来。

从现场反馈看,消费者对N7的空间和大沙发很满意。N7的4930mm车长与2915mm轴距,超过日产燃油中型轿车天籁。日产标志性的“大沙发”座椅在N7上得到升级——AI零压云毯座椅,成为核心卖点。

此外,N7搭载CLTC续航里程达635km的磷酸铁锂电池、高通8295P芯片车机系统、Momenta提供的辅助驾驶方案,以及2.5K分辨率中控屏等配置,均展现出合资品牌少有的性价比诚意。

东风日产还推出限时购车权益,包括副驾座椅升级、智能冰箱等配置,进一步强化性价比。

销售人员直言:“不少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不带高阶辅助驾驶的Pro版本,这款配置已足够满足家用需求。”

比起产品本身,N7的定价策略似乎要更受关注。11.99万元起的售价,直接对标比亚迪秦PLUS EV、埃安AION S等自主品牌车型,甚至比部分自主竞品更低。这一策略颠覆了合资品牌过往“高溢价”的定价逻辑。

此前,丰田bZ4X、大众ID.3,包括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等车型因定价过高遭遇市场冷遇,被迫降价求生。

而N7基于天演架构开发,整合日产全球技术与中国本土化创新,通过模块化平台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借助欣旺达电池、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等本土供应链优化成本,拿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同时,东风日产在销售渠道上进行革新,采用类直营模式,用户通过APP下单,经销商专注交付与服务,减少交易过程中价格上的“拉扯”。

“价格都是统一按照指导价,如果有4S店破坏规则,会收到厂家的处罚。”销售人员告诉壹哥。

合资反攻:从“试水”到“精准突围”

N7的热销背后,是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赛道的战略转向。从早期试水车型的“定价失焦”,到如今依托体系化优势实施“精准定价”,合资品牌开始调整策略,以更务实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

其中一个变化便是本土化深度整合。在见识到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后,合资车型开始“打不过就加入”。比如,N7的智能座舱接入科大讯飞、DeepSeek生态,与Momenta合作开发辅助驾驶系统,这显示出日产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在产品上,东风日产选择差异化竞争。N7聚焦家庭用户核心需求——舒适性与可靠性。例如,N7的“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通过悬架调校、零压座椅降低晕车概率,这款车还获得了中汽中心“零甲醛”“舒适不晕车”认证。

此外,相比新势力,东风日产凭借成熟的制造工艺、品控体系和数百家零售网络,边际成本更低,为“低价高配”提供支撑。

现阶段,东风日产的确需要一款爆款车型来提振业绩表现和市场信心。东风日产近几年正经历不小的转型压力。中国市场销量连续三年下滑,新能源车型ARIYA艾睿雅月销不足百台,品牌一度陷入“破产”传闻。N7的爆单为日产注入强心剂,同时也印证了其战略调整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N7开局亮眼,但想要持续领跑仍需突破三重考验:消费者对合资新能源车的信任度仍待提升,尤其在智能化领域,有一个品牌认知重建的过程;中国市场新车不断,N7仍面临自主车型的竞争压力;4-6周的等待周期可能劝退部分用户,供应链稳定性面临考验。

N7 的爆单为东风日产电动化突围打开缺口,但想要真正扭转乾坤,这场“翻身仗”仍任重道远。

# 行业事件 # 日产 # 比亚迪 # ARIYA艾睿雅 # 秦新能源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