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直指这项“黑科技”的“致命短板”,断电、碰撞后无法开启车门。这也是继4月份工信部“整治”智驾的过度宣传后,又一次对新能源汽车的“黑科技”下手。
跟之前的强制单踏板模式一样,消费者苦隐藏式门把手和智驾过度宣传久矣。因此对工信部的出手,大家还是赞同居多。
其实汽车的垃圾功能岂止这几项,有很多汽车功能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看似为了方便用户,实际上完全是鸡肋。
今天功夫汽车就盘一盘,大家在买车时可以参考。
(1)自动启停 + 48V轻混,鸡肋二人组
在隐藏式门把手“崛起”之前,要是需要评一个最鸡肋的功能,那非自动启停莫属,这也是无数老司机最痛恨的一个功能。
所谓自动启停,顾名思义就是踩刹车到车辆完全停止(如等红灯、堵车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松开刹车发动机会瞬间重启,车辆恢复动力。
听起来不错对吧,就是把等红灯的这个时间用上了,能省点是点。但现实情况是发动机这一停一启,并没有省什么油,反倒要电瓶的深循环充放电能力更强,起动机的维护成本也更高。
因此很多老司机用下来,开起来不爽,很多时候不该停的时候停了,重新启动还耽误时间。然后等到换电瓶,还要额外花一笔钱。
早期的消费者对这个功能深恶痛绝,但车企却为了理论油耗测试把自动启停搞成标配。消费者为了关掉这个功能,可谓煞费苦心。
比如某家车企的用户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不停用高温的热毛巾捂中控区域,车辆就会高温报警,然后提示是否要关闭一些功能,其中就有自动启停。
在这种情况下关掉,后面就不会自动启动这些功能了。不得不说,把消费者逼到想出这样的方法,也算是有一手。
与自动启停相似的,其实还有48V轻混,同样只是理论上省油。价格贵了一大截,省油效果却不明显,系统稳定性却差了许多。
尤其是早期的一些48V轻混车型,维修费用不亚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省油效果非常一般,动不动维修费用大几千,就这还很难找到能修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因为跑工信部循环节油效果不错,48V轻混差点就成厂家标配了。好在后面比亚迪发力,彻底把混动的价格打了下来,这项技术才没有普及。要不然,名声不会比自动启停好。
(2)大灯清洗,不该是脑子清洗吗?
最早看到大灯清洗功能,还是在一些港台剧中。豪华的汽车,打开大灯自动清洗,隐藏在大灯附近的喷头自动清洗表面的污垢,感觉非常高端。
但真正用上这个功能之后,基本会直呼上当。
首先是这玩意设计的初衷是应对多雪、多泥泞、多沙尘的环境,现在的城市道路环境都非常干净,大灯污染速度极慢,压根触发不了清洗功能。
然后等到真弄脏了,又会发现自动清洗的喷水量极小,对顽固污渍的清洗效果非常一般。还有很多车型的喷头容易堵,不仅会导致水柱喷不准,修起来还非常麻烦。要是喷头损坏了或者电机故障了,还会报故障码。
当然了,很多人直到车退役,都没找到清晰大灯的按钮位置。后来才知道,之所以出现这个功能。是因为一些高亮度大灯必须有这个功能才能通过认证,后面慢慢普及。这样算来,也算是我们普通人为有钱人的奢侈买单了。
要知道这玩意选装一个的钱,都够洗一辈子的车了,这样的表现实在不能服众。
(3)可见即可说,不考虑社恐?
最近几年,很多车企提出了“可见即可说”的理念。具体做法就是,常见的物理按键通通取消,整个操作都通过语音控制进行。这样一来,对于很多人来说真就是要了命了。
理论上讲这个配置当然很好,可以减少低头按按钮的次数,降低分心风险。还适合多层级菜单,比如对语音直接说“打开座椅加热”,可比用手动进入“设置→空调→座椅”来得更快。
但问题是,这依旧只是理论上。很多时候非标准的普通话支持非常差,尤其是一些方言表述,识别率非常低。然后是交互逻辑,大多数车机并不能做到对话,依然依赖指定的指令。平常与它“斗智斗勇”也就罢了,真载同事朋友的时候,“喊话”相当社死。
再有就是,系统往往支持基础应用,比如导航、音乐、车窗控制等等。真正到APP内部操作,依然要依赖用户自己动手。
用过来用过去,似乎并不比过去实体按键+手机支架方便。
(4)从天窗到全景天幕,最好都别要
自从有汽车天窗这个东西出现,功夫汽车就觉得这个配置非常鸡肋。
以前查它的优点,说是抽烟或车内有异味时,天窗翘起是负压换气,会比侧窗换气更加高效。再就是有时候开侧窗风噪大,天窗开一条缝可平衡换气和噪声。问题是真有人会不开车窗,特意打开天窗透气吗?绝大多数情况下,空调+外循环完全能满足需求。
还有一个是比较浪漫的说法,说有天窗的车,自驾旅行时晚上可以躺在车上看星星。问题是既然是自驾旅行,为什么不拿出帐篷,直接躺外面看?
关键天窗这玩意还容易出问题,弄不好就漏水,简直是天然的问题点。
大概是感受到了大家的呼声,这两年车企做了大升级,把天窗升级成了“天幕”。其实就是把以前的这些机械铰接零件,换成了一块大玻璃。
结果就是,夏天直接变“烤箱”,车主不得不配上遮阳帘。问题是天幕+遮阳帘,这不就是不弄这玩意最好吗?而且天幕虽然不容易漏水,但玻璃的强度毕竟是比不上钢铁的,总让人担心会碎裂。还有一些车长期暴晒后出现胶条老化,更多了几分风险。
话说,就不能把这些玩意干掉吗?
(5)功夫拍案
其实鸡肋的功能还有很多,比如定速巡航,城市压根用不上,高速频繁变道、超车、堵车时,用起来反而更麻烦。还有前些年很流行的主动引擎盖弹起系统,说是保护行人,实际上十有八九是误触发,修起来巨贵。还有按键甚至屏幕换挡,真的是谁用谁别扭。倒是一些很实用的配置,比如标配备胎,现在很多车都取消了。
只能说很多时候,商家与消费者想得还真不一样。哪些“黑科技”是虚有其名?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推荐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正式开启全国交付
DearAuto等等再出手 吉利四款SUV新车来袭 领克09 EM-P四驱Max五座版领衔
鬼斗车刘新宇:N7定价与东风日产转型
中车网小米、理想遭维权风波,新势力们“妖言惑众”终得反噬
中车网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开启!
车域无疆2026款零跑C10上市 :以四大进阶重塑14万级家用SUV价值标杆
汽车简报尹同跃:如何守住造车这门“良心活”
电驹吉利汽车一季度营收725亿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新能源全面爆发
直播车市【车视头条】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车视头条宝骏享境预售价13.28万起!越级体验成就20万内最强家轿
路遥马力说为年轻家庭而生 !2026款零跑C10打造"移动的第二个家"
车友公社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买车网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