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交出最强业绩后,吉利罕见揭短两个不足!高层:今年销量必超目标
2025-05-16 13:56 4437次阅读

明镜pro

汽车工程师的汽车评测

“只讲亮点也不行,我觉得也还必须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我们跟友商相比,我们的一些差距。”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吉利一季度财报沟通会上,主动讲起了吉利的不足之处。在刚过去的一季度,吉利创造历史上最强的一季度业绩。


图片


在第一季度,吉利集团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0.38万辆,同比增长48%;目前,已经完成年度目标26%。在一季度,吉利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毛利率达15.8%,增长0.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吉利旗下的极氪集团在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20.1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90.96亿元,同比增长16.1%;净亏损为7.63亿元,同比收窄60.2%。如果按照香港会计准则,则已经实现了盈利5.1亿元。在一季度,极氪集团总销量达11.4万辆,1-4月总销量15.5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销量第一。


单独来看新能源,吉利汽车一季度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达到 33.9 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 52.2% 超过行业水平。其中银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14%,新能源盈利能力全面改善,规模效应显。此外,在高端车型上,吉利中国星 2025 年一季度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10%。



拆分一季度业绩来看,其中还有其他一些亮点,比如单车型销量爆发,比如星愿、星越等。吉利星愿连续两月月销超过 3.5 万辆,更是凭借11.7万辆的终端销量,成为1-4月累计全品类销量冠军。


此外,桂生悦特别强调了吉利在利润上的表现。从今年2月开始行业价格战还是猛烈,但是吉利的核心盈利还是很不错。其中最大的亮点,吉利ROS从去年同期的2.7%提升到今年4.8%。“这是中国最领先车企的盈利水平。这个数字反映吉利的综合能力和深度整合的效果。”桂生悦说。


“接下来每个月,销量都还会是历史新高,我们有信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同时会持续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桂生悦说。吉利汽车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其中新能源目标150万辆;银河品牌冲刺百万销量,极氪品牌、领克品牌分别冲击 32 万、39 万辆。




01



高层反思:出口和新能源存不足



在创纪录的业绩面前,吉利保持了谨慎,桂生悦也少见地剖析了吉利目前存在的不足。他表示,和竞争对手相比,吉利存在两个不足。其一是在出口上,一季度出口总量虽然没有下滑,但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这与吉利在国内一季度的表现不同。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销量89,953辆。


桂生悦分析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海外市场变化比较快,而吉利存在调研不足,反应不快等问题。与此同时,在资源的配置上,吉利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


图片


比如吉利旗下的车型目前在海外的配置和国内的是一样的,没有做本地化配置。相对而言,其他车企则在产品设置本地化上“扎实得多”。桂生悦说,一些友商会会根据市场调整配置,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售价。“这造成我们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售价的下降。”桂生悦说。除此之外,在新能源上,尽管极氪表现出色,但是新能源大众产品进入的市场有限,很多产品还在进入之中。


桂生悦说,后续吉利将调整组织架构,在海外会配置专门的研发。同时改变此前各品牌各自为战的做法,快速地建立起新的反应机制,及时推出海外市场适销的产品。从渠道来看,截至3月底,吉利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点已覆盖86个国家超900个终端。截至2025年4月,领克在海外市场布局39个市场,开设门店108家。截至4月底,极氪品牌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接下来每个月开始出口销量都会提升。”桂生悦说。


除了出口,桂生悦表示在新能源上吉利整体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不论是极氪、领克还是银河,现在面临的竞争态势很复杂,我们和友商特别是新势力相比,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上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还是要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适应市场的变化,做出改变。”桂生悦说。


图片


根据安排,在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将推出9 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其中,银河将有4款全新新能源产品上市,除了已经上市的星耀8,还有一款1款基于GEA架构打造的中型主流插混轿车。此外,四季度,吉利银河还将面对C端用户推出第五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轿车和SUV双车齐发。


而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分别新增3款及2款车型,其中4款是混动车型。在极氪方面,除了007 GT,后续还将有极氪9X、一款大型豪华SUV。而在领克方面,除了领克900,还有一款EM-P插混中大型轿车。这些产品将推动吉利销量和利润进一步提升。

02

极氪私有化:瞄准数十亿降本



此外,吉利还回应了极氪私有化的问题。今年5月7日,吉利突然宣布将私有极氪集团。而此时,极氪距离上市还不足1年时间。为什么刚刚完成领克和极客的合并又要这么快地进行?


桂生悦说,从基本的逻辑来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这种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吉利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胜利。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吉利在深度整合吉利和极氪集团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点,这使得合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首先,是整合下的效率不高,并且沟通成本很高。整合虽然是内部事情,但吉利和极氪两家都是独立上市公司,这导致整合过程比较复杂,都必须通过各自上市公司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来批准。这样,原本瞄准提升效率的整合反而显得效率很低下,进展非常缓慢,两家公司彼此之间的沟通成本也非常高。


其次,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两个独立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激励机制,这就存在了利益不一致的问题。这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当中,会出现不同的团队在各自的为自己的所在的公司争取利益倾斜的情况。这就使得整合的整体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发展,上面两方面的问题一定会显得越来越突出。”桂生悦说。


而要想真正地完成整合,让整合带来真正的效果,就必须从根源上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彻底把吉利和极氨科技集团进行合并。“为什么这么快?时间不等人。因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市场已经不会给我们容错的空间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速地解决问题,快速地通过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桂生悦说。


图片


那么合并以后一个激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益?“这次的大合并,产生的成效一定会在极氪领克合并的基础上会进一步的放大,我想这是显而易见的。”桂生悦说。


按照此前的目标,极氪在合并领克之后,据安聪慧测算,在研发投入上,预计可以实现10-20%的成本降低。比如,领克极氪现在各自研发投入超过100亿,未来每年则可节约20亿-40亿。而在供应链上,通过技术协同可以实现5%-8%的成本降低;在制造上,工厂的利用率可以实现3%-5%提升;对于支持部门,可以实现10%-20%的费用降低。在渠道建设这块,也可以实现高度互补。


而在此次合并完成之后,吉利高层预计效益提升5%。在研发效率以及管理效益以及营销的费用的这些效率上,吉利内部目标是要达到15%~20%左右的效。“研发可以每年形成数以10亿元的节省。”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说。

# 行业解读 # 吉利汽车 # 极氪 # 星愿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