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小米汽车真能干翻特斯拉?
2025-07-01 11:25 5236次阅读

汽车大观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好的”。

这是2025年1月10日,特斯拉突然发布焕新ModelY,并喊话“尽管对比”后,小米创始人雷军转发这条微博,并回复的两个字。

一句“好的”,点燃了用户“相信”一件事的渴望。就在今日,特斯拉中国将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1万元至28.55万元,似乎根本没与害怕小米的挑衅,反而准备挑起更大的战火。

而一场点燃全民围观,理性让位于情绪的狂欢也拉开帷幕。消费者的选择,不是因为价格优势,似乎是看谁更敢正面刚。

2016年Model 3上市,24小时斩获11.5万订单,中文预定官网崩溃的旧史犹在眼前,小米YU7短短18小时锁单24万。

在业内业外的一片错愕中,新的历史,也正在诞生。小米的成功学,似乎变成了特斯拉学不来的艺术。

但特斯拉怕吗?

一句“好的”,抵不过56周的等待?

“好的”两个字,之所以“燃”,并不靠声量,而是它所代表的姿态——不回避、不退缩、不解释。它让人感觉到一种“不怕比”的从容。而这种姿态,远比产品参数本身更能影响情绪和判断。

当雷军说“好的”,评论区瞬间刷满“够自信”“这才是对手”“上头了”这样的回应。那一瞬间,人们想站在他这边。甚至无需了解YU7的具体配置,先“站队”再说。

在社交平台的规则里,越简洁的语言,越容易成为投射的容器。你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让人感觉自己听出了点什么。

6月26日晚10点,小米正式放出YU7预定通道,短短3分钟,大定20万台,一小时内突破28.9万,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

不过,给得起用户情绪上头的理由,也必须给得出现实层面的支撑。

事实却是,根据6月28日小米汽车App显示的数据,YU7标准版锁单后预计需等待53-56周,YU7Pro版为48-51周,即便是售价最高的YU7Max版,也需33-36周才能交付。

这意味着,哪怕今天就锁单标准版,最快也要到明年夏天才能提车。

对于一台售价25万元以上的智能电动车来说,这样的等待周期,不只是时间问题,更是一种感知偏移,付款不晚、等待却长。

“尽管对比”,是挑衅还是自信?

对比,本是再正常不过的消费动作。价格、尺寸、配置、品牌、服务等等,用户天天在做功课。

但当一个品牌用“尽管”两个字主动挑开这道门时,这种对比就变了味道。它从产品之间的比较上升成认同与立场的博弈。

特斯拉的“尽管对比”,杀伤力被小米的“好的”截胡,然而,在交付期限面前,小米反而被友商截胡。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超越行业警戒线的排产周期,为友商精准“截胡”创造了机会。蔚来、极氪、智己、阿维塔、智界等品牌迅速出手,纷纷推出报销小米5000元锁单定金等换购策略。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只打雷不下雨的一场“暗中较量”,也悄然改变了人们看待品牌的方式。对一些人来说,那是一种胜券在握的底气;对另一些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站队游戏。

但无论是哪种解读,都精准地触动了每一个关注者心里的某种反应机制。

甚至可以说,这场对比,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理性展开,而是为了激发情绪。你支持谁、你相信谁、你觉得谁更真诚、更勇敢、更敢说,这些才是这句“好的”真正激活的内容。

一旦比拼进入这种维度,品牌之间的竞争,便不再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技术的争锋、配置的较量、参数的比拼,而是文化姿态与情绪主权的较量。

所以,那句话到底是挑衅,还是自信?

答案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所有人都必须给出自己的回应。你站在哪边,你选择哪一方?

特斯拉怎么“刚”?

如果当特斯拉开始有所行动,小米接住的到底是什么?当订单滚滚而来、锁单飞涨之时,小米YU7给出了最长56周、最短33周的交付等待期。这意味着,情绪被点燃时的那个“我信你”,正在被漫长的“你还没来”逐渐稀释。

情绪需要及时响应,而不是被放在明年的日历上。投射,就像一面镜子。你说“我信了”,它必须尽快回应“我接住了”。但现实是,YU7锁单用户正经历从抢到的情绪高潮,转向等待交付的另一种情绪状态。

用户不是缺少激情,而是缺少确定感。不是不愿等,而是怕等不起。此时,用户自我判断力的受挫感日趋显现,我是不是冲动了?别人是不是看笑话?我还相信谁?

当前小米一期工厂年产15万辆,月产已逼近2.2万辆极限;即便二期工厂在2025年中期投产,全年30万辆的交付目标也只是勉强覆盖现有订单。随着小米SUV热销压力持续加码。小米现阶段的交付问题并非是否热销,而是如何不让火爆变成信任的消耗。

一辆车,可以短期靠热度带订单量,但长期只能靠信任“撑住”口碑。而真正的信任,往往不是PPT上的几个字,而是危急时刻方向盘的回正、突发状况中刹车的果断、全家人出行时那一丝心安。

它不是舞台中心的一句“好的”,而是后座那个沉默不语的人,心底那句“我放心”。

# 造车新势力 # 特斯拉 # 小米汽车 # Model 3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