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的猛烈炮火下,那些末端合资品牌,或许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这绝非杞人忧天!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头部合资品牌占据了整个合资阵营82.3%的份额,相比2019年提升了1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超过八成的“合资蛋糕”被头部玩家瓜分,其余众多品牌只能在不足18%的狭小空间里艰难求生。
以北京现代为例:今年前5个月其销量仅46134台,平均下来每个月的销量不过万,据此推算,北京现代今年极有可能年销量不过10万台,要知道2016年的北京现代年销量可是达到了114万台。如此断崖式下滑速度,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相较于浮于数据层面的快速下跌,当下北京现代4S店的生存状况,更让人揪心。前段时间,汽车情报新媒体对北京现代在郑州的两家4S店进行了实地走访,倾听一线的声音,更能对这家曾经的明星合资车企有更深的了解。
展厅蜷缩于“边角料”,昔日繁华尽凋零
笔者首先走访的是这家位于郑州高新区的北京现代4S店,从门头可以看出,其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能算独立的4S店了,因为它和极狐汽车共用一个展厅,关键是极狐的展车占据了展厅近五分之四的面积,只剩下一个边角供北京现代的两台车展示,且只有两位北京现代销售顾问,这一场景像极了北京现代在当下车市的缩影。
当被问及每个月的销量时,销售小哥表示现在厂家任务压得不重了,比较佛系,每个月差不多能卖六七十台车。而关于价格,北京现代依然有些放不开,笔者了解到伊兰特的1.5L次顶配车型,也就是尊贵版落地在9万元(算上补贴),同为合资竞品的卡罗拉1.2T先锋版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
稍后,笔者又驱车前往了位于郑东新区的另一家北京现代4S店,相比较而言,这家店的展厅面积就足够大了,从伊兰特、索纳塔、途胜到库斯途,基本上各种车型都有,但两个细节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一是4S店展厅设在三楼,六楼是中铁十六局的办公室。首次到访的顾客难免困惑,甚至找不到展厅入口。如此设置的原因,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二是偌大的展厅内,目光所及之处仅有三两名销售顾问,大厅内安静的甚至有些可怕。
其中一位销售顾问告诉汽车情报新媒体:现在北京现代在郑州主城区只剩下了四家店,三环内的店都已退网,在新密、登封和新郑三个郊县各有一家展厅。对于销售状况,其表示该店每个月能卖出去六七十台车,和上一家北京现代4S店差不多。
“没记错的话,北京现代巅峰时,在郑州主城区开了十来家店,当时我还记得一些老板求爷爷告奶奶想托关系开一家北京现代4S店,那时候确实赚钱,现在只能无限收缩了。没办法,运营4S店的成本太高了,如果没有销量支撑,是养不了这么多人的。”在华丰汽车园经营的某合资品牌4S店店总说道。
价格战致命一击,月销“跳水”悬崖边
从上述探访结果来看,北京现代当前的处境可以用危机重重来形容,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五月底、六月初这波更猛烈的价格战开打,北京现代可以说站在了“悬崖”边。
这并非夸大事实。从懂车帝销量数据库查询不难发现,今年1-5月份,北京现代的月销量分别为11662台、6520台、10817台、10001台和7134台。抛去2月份这一特殊月份,今年1月、3月和4月,北京现代的月销量都破了万台,但5月份直接跌掉了30%左右的销量,只有七千台的水平。
看得出来,5月份由头部自主品牌发起的价格战给了北京现代这样的末端合资品牌沉重一击,直接让其月销量缩水30%左右。
具体到郑州这样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所有自主、合资和豪华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北京现代的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查询易车销售数据库可以发现,5月份北京现代在郑州的销量为320台,其中卖得最好的是伊兰特,数据为205台,剩下的库斯途、途胜、索纳塔和ix35为两位数销量,而胜达和帕里斯帝为个位数销量。要知道,巅峰时候韩系车在郑州卖得是真好,一家北京现代店随随便便月销三四百台,这一点也不夸张。
上述华丰汽车园某合资品牌4S店店总告诉汽车情报新媒体:六七十台的月销量肯定无法覆盖成本,不然也不会合并到极狐店里去卖,背后肯定有厂家的返点和补贴支持,否则整个省会城市连门店都没了,那这个品牌离真正的退市就不远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去年11月5日,也就是北京现代20周年庆典时,其宣布2025年实现年销50万辆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紧接着12月11日,北京汽车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达成增资协议,共同继续向北京现代注资共计10.95亿美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态度和行动都拿出来了。
虽然中韩两大股东都对北京现代的复兴寄予厚望,但是中国车市的价格战是残酷无情的,今年前5个月北京现代的销量仅46134台,距离5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有453866台销量缺口,也就是说,北京现代想要完成任务,接下来每个月的销量都要达到64838台。毋庸置疑,这对于北京现代来讲难度堪比登天。
迷之自信贻误战机,油电双困陷泥潭
价格战对于北京现代的杀伤力,为何如此之大?带着疑问,笔者咨询了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志芳。在其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北京现代对车市竞争的残酷程度预料不足,油车价格相比头部合资而言竞争力不足,再加上新能源转型停滞不前,从而贻误了战机。
的确,去年3月份,第十一代索纳塔上市期间,当时的中方“一把手”,时任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的吴周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作为合资企业和全球企业,北京现代的底气比比亚迪足,实力也比比亚迪强,不怕卷价格,他还谈到北京现代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30万台。
这种脱不下“合资长衫”的迷之自信,以及对价格战惨烈程度的乐观预估,使得北京现代去年的销量仅15.4万辆,完成率仅一半,但即便如此,吴周涛反倒晋升成了北京现代董事长。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依然明确指出北京现代今年的销量目标是突破50万辆,可见其对“生死战”这三个字领悟得依然不透彻。
来看看业界大佬是怎么预判2025定生死的吧。余承东说2025年是智能电动车的“分水岭”,车企若未抓住智能网联转型机遇,“无论多强大都可能消失”;李想说2025年的CR5(业务规模前五的市占率)大概率就是2030年的CR5,只不过CR5的市场份额还会不断的扩大,必须往死里卷;何小鹏说2025年是“全球车企32强赛”起点,此后5–10年晋级至仅剩8家巨头。
相较于大众、丰田甚至日产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并且油车以价换量,旗帜鲜明地做好打生死战的各项准备,吴周涛操盘下的北京现代还活在合资品牌的光环中。如同上述笔者对郑州市场的实际走访一样,车型价格无竞争力、新车型缺乏、新能源交“白卷”、终端渠道持续收缩......这样的北京现代,如何在生死战中活下去?
如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自主品牌主导的卷价格,或者说发起价格战,对合资影响较大,合资成本高,技术提升慢,不适应激烈竞争。合资品牌想要活下去关键在产品,需要加速提升技术和本土化产业链。”
看得出来,北京现代深陷价格战泥潭,根源在于对市场剧变预估不足、燃油车竞争力下滑及新能源转型迟滞。高层对“合资光环”的盲目自信与市场脱节,导致销量目标屡屡落空。面对2025年行业公认的“生死线”,其当务之急是彻底摒弃路径依赖,加速核心技术(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的本土化落地,重构成本体系与渠道网络。唯有以断腕决心推动深度转型,方能在自主崛起与合资加速的夹缝中寻得生机,否则前景堪忧。时间已至生死时速。
【结语】郑州市场的缩影,折射出北京现代在中国车市狂风骤雨中的飘摇。从年销百万的巅峰跌落至年销十万的边缘,从门庭若市到展厅难觅,惨淡的数据与渠道的崩塌,无不宣告着这家昔日的合资明星已行至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2025年,被业界大佬普遍视为淘汰赛的关键节点。对北京现代而言,时间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最稀缺的资源。唯有彻底摒弃幻想,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加速核心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尤其是电动化与智能化),重构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体系与敏捷高效的渠道网络,方能在自主崛起与合资加速转型的夹缝中搏得一线生机。否则,郑州的“4店320台”,或将不再是孤例,生死时速,唯破釜沉舟者或可幸存。
相关车系
推荐
“海陆空”全场景出行生态的背后挺着奇瑞的技术脊梁
BusinessCars时隔四年再迎月销破万,魏牌真的“支楞”起来了?
车壹条特斯拉涨价,比亚迪暂未表态!车市价格战真要停?
车壹圈上半年累销1409180辆 吉利汽车上调2025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
宇尘说车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百姓评车上半年销量377821辆,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车友邦网一汽丰田6月销量出炉:单月销72209台同比涨14%,全新bZ5订单火爆
李特儿比价格战更“卷”:车企上半年人事“地震”频现!
马拉车市车机互联“吸睛”,全新MG4官图发布!MG两款新车同步上市
独家引擎最“节油”的四驱SUV,奔驰GLC赢了BMW X3稳赢第一?
ams车评年初100万买汽车股:买小米赚73万,最惨一支赔40万
车壹条上半年销量377821台 ,同比增长16% ,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环球汽车网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