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6 月 26 日,东风集团宣布成立奕派科技,旨在整合商企、研发、生产等全价值链资源,推进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奕派科技业务覆盖东风乘用车旗下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从长安成为独立央企、东风集团整合升级可见,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改革的深水区。】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为了提升竞争力,东风集团对自主板块大刀阔斧地推进变革。
奕派科技被赋予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的使命,目标直指自主乘用车事业的系统性升级。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东风此举绝非简单的品牌调整,而是将分散资源紧握为“拳头”,迎战全球竞争。
东风重塑全价值链
东风汽车此次成立奕派科技,标志着其自主乘用车体系进入“一体化运营”新阶段。新公司整合了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东风公司总部及研发总院的相关职能和人员,实现了从产品规划到用户服务的业务闭环。尤为关键的是,旗下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虽保留独立运营,但共享研发与供应链中台,形成“分品牌作战、大平台支撑”的架构。这一模式与岚图汽车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其实质是在传统国企体系内植入灵活高效的科技公司基因。
从产品布局看,奕派科技的成立无疑成为东风价格矩阵成型的催化剂。目前东风自主品牌已形成20万元以下的奕派、20-30万元的岚图、30万元以上的猛士科技三级体系矩阵。其中奕派品牌锁定15万-25万级主流市场,2024年推出eπ007轿车与eπ008两款战略车型,其800V高压平台、华为智驾系统等加持下,直面比亚迪汉、小鹏P7等竞品。这一布局的成效已初步显现:2025年1-5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累计销量达81373辆,同比增长18.5%,增速跑赢行业大盘。更深层的变革动力来自东风与华为的生态融合。2025年1月双方签署智能汽车合作协议后,仅四个月便在成都成立“东风乘用车科技公司”,由神龙工厂承接生产,全面引入华为智能座舱与零售体系。这种“技术借力”模式,使奕派得以跳过漫长的自研周期,直击智能电动核心战场。
车企进入整合时代
东风并非孤例,行业整合浪潮正以不同形式席卷中国车企。2025年2月14日,吉利控股以93.67亿元完成了极氪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百亿级整合行动,核心目标直指解决研发资源重复投入与价格区间重叠导致的内耗顽疾。整合后形成了清晰的战略分工:极氪聚焦30万元以上的豪华纯电市场,向上突破品牌高度;领克则专注20万元以上的混动与小型纯电领域,拓宽市场覆盖广度。这种深度整合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内耗,它深刻重塑了企业的竞争力内核:通过集中研发资源、统一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生产布局,企业能够显著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加速技术迭代与创新应用的落地。
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整合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比亚迪依托其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构建了包含DM-i混动、云辇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技术鱼池”,核心部件自研率超过70%,说明整合对于掌控核心技术链、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实现成本最优化有着巨大优势。零跑汽车则另辟蹊径,通过向Stellantis集团输出技术平台、共享研发成果并进行渠道互换,开创了一条独特的轻资产出海路径,这种整合或联盟模式有效分摊了高昂的全球化拓展成本与风险,快速获取了国际市场的准入通道和本地化运营能力。而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则聚焦于组织瘦身和效率提升,将供应链管理优化为区域集群模式,以更灵活地应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
转型成为车企必经之路
东风等企业的整合实践,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其内核在于技术自主化、体系效率化。东风汽车三年投入500亿研发资金,在固态电池、氢动力平台、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彻底颠覆了传统“市场换技术”的发展路径。东风汽车的深刻变革,意味着转型成为未来车企的必经之路,这一现象也表现在反向本土化趋势:奥迪E5 Sportback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广汽丰田铂智系列导入激光雷达系统,均印证着自主车企正在倒逼合资车企进步。
点评
从东风奕派科技到极氪科技集团,中国车企的整合浪潮已超越传统战术调整,而是指向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在这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关键节点,行业竞争核心从增量抢夺转向效率博弈,构建全价值链闭环成为企业生存的刚性需求。这也意味着,深度整合与体系质变,才是中国车企走向全球产业舞台中央的核心路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
千里智行,越开越新,传祺向往S7 开启重磅OTA升级
W动力7月轿车前瞻丨风云A9L还有下探空间?银河A7定价很关键
车壹圈Hi4技术全解析!解锁“Hi4 Talk嗨聊会”第一期硬核干货
高转青年逆势增长背后,北京现代的合资破局“三重奏”
线外邦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映璇汽车工作室千里智行,越开越新,传祺向往S7 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功能升级
车动力加速 全势能布局 上汽大众上半年终端销量52.3万辆
车点滴「 爱车空间 」9万级SUV首配座椅通风 2026款起亚赛图斯领潮上市
爱车空间快讯 | 沃尔沃大中华区6月销量13,940台,环比增长11.2%
汽车头条买车有车企报销5千?这几款明星车型说:有
吴佩频道小米颠覆之战——1小时29万订单,YU7重塑汽车业规则?
车动力想活过2025年的车企,应果断挥刀砍向自己冷门的包袱
新能源行业观察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