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小鹏汽车“期中考”交卷:全年目标过半,G7能否治疗“偏科”?
2025-07-04 18:01 4204次阅读

车壹圈

透视汽车 悦享生活!

几家欢喜,又有几家忧愁?随着各大车企相继发布6月销量/交付量数据,其上半年“成绩单”也已随之公诸于众。

作为一众“新势力”中放话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者,小鹏汽车的表现也吸引了不少关注,更于日前刚刚迎来了全新车型G7的上市。那么,小鹏半年来的走势究竟如何?G7又将在其后续“征途”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接下来,圈哥就带大家一起去探究一番——

半年数据:只是“看上去美好”?

厂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6月交付量超3.46万辆,同比大涨224.44%、环比微增3.24%;今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近19.72万辆,同比大涨279.01%。以其全年35万辆的销量目标计算,半年达成率已近56.34%,也是一众“新势力”中“跑得最快”者。

表面上看,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通过上下这两张销量走势图,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奥妙”。

首先,小鹏今年上半年看似炫目的超高同比增速更多是因为去年同期的表现实在过于拉胯:月交付量最低仅4545辆,最高时也才勉强过万——不少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彼时的小鹏与同样落魄的哪吒堪称“难兄难弟”,皆因两个品牌的交付量每月都在“比烂”。

如此看来,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似乎确实没有太大意义,那么其环比走势又如何呢?

从1月的3.04万辆到6月的3.46万辆,小鹏汽车近半年的销量增幅其实已远不如去年下半年从1.11万辆暴涨至3.67万辆时的“起飞”之势,最近两个月更较4月有所下滑。作为参考,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量从2.52万辆猛增至4.8万辆,上升曲线更漂亮、更稳健。

“轿车依赖症”?销量结构有隐忧

小鹏汽车之所以能在2024年下半年直接“起飞”,原因非常简单:两个月内密集推出的MONA M03和P7+两款轿车均快速成为“爆款”,表现足够出色。至于今年上半年势头大大减缓,理由也同样显而易见:自3月改款上市后,G6和G9这两款SUV的销量表现仍然未达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M03在上市之后的完整月度一直延续着“破万”走势,月均销量近1.34万辆,P7+的月均数据则为7837辆。相比之下,G6近一年来的月均销量仅为4315辆,G9同期的月均数据更只有2116辆——两款SUV的表现,与两款主力轿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再看销量占比:最近半年时间,M03和P7+合计售出超13.6万辆,对小鹏品牌的“贡献度”高达74.84%;与此同时,G6和G9合计售出近3.55万辆,整体占比仅有19.52%。显而易见,小鹏汽车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轿车依赖症”,且售价区间也仅为11.98-20.88万元。

G7:能否撑起“SUV半边天”?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中国汽车市场,SUV才是多年来一直更受“偏爱”的产品类型。

比如特斯拉,Model Y近半年共售出超18.85万辆,几乎是Model 3同期超9.63万辆的两倍;再比如小米,YU7“3分钟大定超20万辆”的逆天表现更是把SU7曾经也让人错愕的“4分钟大定超1万辆”数据甩开了N光年——如此看来,小鹏之销量结构的确“与众不同”。

或许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上述问题,心存不甘的小鹏汽车在已有G6在售的情况下,又推出了同为中型纯电SUV的G7。当然,后者的车身长度大于前者,“AI智能家庭SUV”之产品定位也带来了更高的配置水准。面对G6的“不温不火”,小鹏汽车直接选择“加码”。

相较于此前23.58万元的预售价,G7的正式起售价大幅下探至19.58万元,并收获了“上市9分钟大定数超1万辆”之不俗表现。结合该车的整体产品力来看,其销量前景应该好于小鹏G6。但要真想让品牌摆脱目前的“轿车依赖症”,仅一款G7显然还远远不够。

《车壹圈》观点仅仅一年之前,小鹏的月交付量仍在与哪吒汽车“纠缠不清”。一年后的今天,昔日“难友”早已“气若游丝”,自己却成功逃出“绝境”、再次坐回“牌桌”之旁。面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尚存隐忧的小鹏汽车还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

# 产销数据 # 特斯拉 # 小鹏 # 小鹏G6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