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隐藏式门把手,不受待见了?
2025-07-14 20:56 165次阅读

马拉车市

说负责任的话,负责任地说心里话。

美国著名设计师维克多·帕帕奈克曾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写道,设计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具有意义。不应仅仅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是应该满足真正的需求,并对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负责。

可对当下的汽车设计而言,这个最终“负责”之要求,着实高了点。我们看到的,是许多设计还仅仅停留在满足个别人的欲望层面,而忽视了真正的需求。例如近年来饱含争议,但又引得无数新能源车企争相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

“复活”于电动时代的它,已然成为新能源标配?

事实上,这项设计并非近年来才有的汽车设计创新,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在了多款主流(燃油)车型之上。其后,受限于自身结构以及逐渐暴露出来的多项安全隐患,逐渐被各大车企所抛弃。

而到了2012年左右,当特斯拉Model S横空出世,隐藏式门把手这项设计便因为电动时代的开启,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里。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不少车企(主要是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了不少新能源车型的标志性设计之一。甚至有人觉得不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反倒成为了时下的另类存在。

它的优点固然很明显。

首先因为有了隐藏式门把手,更加方便新能源车设计师对于美学和科技感的塑造。相较于传统机械式把手,隐藏式门把手更有利于实现门板造型和弧度的统一整体性,能够给车身线条带来更流畅的呈现,与此同时还能提升用户对于车辆的交互感受以及带来一些仪式感。

其次,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风阻,进而提高车辆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从而实现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虽然这种提升的效果非常有限,也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但一方面可以打造产品卖点,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提升品牌和车型科技感的认知,让人觉得这款车够档次,物超所值。

然而,相较于其尚存在争议的优点,其缺点或者说是局限性则更加明显。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隐患。根据解锁方式,当下主流的隐藏式门把手大抵可以分为“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和“隐藏把手+电子锁”两种,而电力系统是其开展工作的主要助力。

而当车辆发生碰撞等极端状况时,甚至是起火等情形下,车辆的电力系统则可能会被强制断电,导致电动门把手失效。从而导致车内的人跑不了,车外的救援人员打不开。类似的事故和惨剧,近年来已发生了多起,隐藏式门把手也因此而被广泛诟病。

其次,隐藏式门把手还存在结构强度不足、识别操作有难度、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

可即便如此,隐藏式门把手在新能源汽车里愈发得到车企的青睐,不少人更是将其视为区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一项重要“依据”,它也有成为新能源车“标配”的一种趋势。

据懂车帝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按照比例来看,不搭载隐藏式门把手的新能源车型,似乎反倒成为了“另类”。

工信部公开征集意见,隐藏式门把手正在“退场”?

或许正是因为类似的安全隐患和争议声音实在太大,工信部也到了需要出手整顿的地步。今年5月8日,工信部在其官网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在此次发布的征集意见当中,工信部不仅明确地将“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着强度不够的问题”提及出来,还针对其屡被诟病的诸多隐患,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其中,增加安全冗余的设计要求,能够保证在遭遇像断电、碰撞这类事故之时,车门系统可以较为顺畅地开启;防止误作用,则保证了车辆在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触发;

此外,意见还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规范安全标志,保证标志的可见性;加强强度方面的要求,保证在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的功能不会丧失。同时,还明确了防夹和增加动态试验要求,明确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在工信部出台征集意见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即近期上市的多款新车,以及还未上市但提前亮相的车型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抛弃“隐藏式门把手”。

例如,不久前上市的奇瑞风云A9L,就没有再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而改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类似这样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在当车主靠近车辆时,只需自然伸手,门把手即可感应开启。同时,又通过保留机械开启结构解决了极端天气下的使用难题,以及消除了断电失效等隐患。

又比如近期刚刚放出海报的尚界,其新车尚界H5更是直接回归到了传统样式的门把手设计。作为鸿蒙智行的第五“界”,尚界品牌无疑承载着上汽集团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战略野心。此前上汽和华为双方均表示过,会把最好的资源给到尚界。

而如此重要一款新车,选择了回归传统门把手设计,或也预示着主流车企已然开始“抛弃”隐藏式门把手。就在新车海报出炉之后,已有不少网友表示赞赏,其中对于门把手的选择更是一片叫好。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需求呈现。

暂时“退场”也非坏事,或将促使技术进步

伴随着工信部的新标准即将出台,新能源车企或将重新审视隐藏式门把手。它带来的好处和存着的弊端,成为了众车企们需要好好衡量的问题。

一方面,隐藏式门把手的成本较之传统门把手还要高出许多。据某车企专业工程师估算,整车四个车门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会使整车增加7-8公斤重量。BOM 成本则远高于传统结构,采用机械拉线结构的系统成本贵4 -5倍,电子结构甚至贵6-7倍。

此外在制造环节,还需为隐藏式门把手加装更复杂的密封、加固、隔音和防水方案,进一步抬升系统成本。同时,因为车企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大多采用了不低于传统门把手的测试标准,从而也会产生较大的测试成本。

改回传统门把手,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新车的成本,如果将其延伸到新车定价上,则有可能带来更多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的出台将倒逼技术的进步,车企以及供应商要想继续沿用此设计,则必须要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且全面符合甚至超越新标的解决方案。

我们并不否认,还是有不少人喜欢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并且认同其带来的科技感和仪式感提升。但他们也一定希望,这样的设计,需要符合更多的用车场景需,切实满足大家的真实需求。它应该除了好看之外,还得安全实用,还得有实际意义。

# 奇瑞 # 特斯拉 # 风云A9 # Model S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