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宋L DM-i不可撼动!这两款中型混动SUV为何难成爆款
2025-07-21 13:05 1万次阅读

汽车点评AC

知名KOL车叔领衔打造,让你成为懂车帝!汽车领域新媒体代表,分享汽车知识,购车秘籍,选购技巧,行业**,热点事件。精选内容,独到观点,深度评论!

中国新能源市场,尤其是插电中型混动SUV领域,比亚迪宋L DM-i无疑是现象级的霸主。然而,并非所有挑战者都能分享这块巨大的蛋糕。长安UNI-K智电iDD和捷途X90 C-DM作为定位相近的中型混动SUV,尽管在空间、配置甚至部分技术参数上不乏亮点,却集体陷入了销量惨淡的窘境。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款车型为何难逃销量困局?是定价失误?还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亦或是产品本身存在不足,导致消费者望而却步?

长安UNI-K 智电iDD

指导价:18.79-21.59万元

长安UNI-K 智电iDD是长安汽车旗下UNI系列的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刚上市的时候还能突破2000辆,即2022年6月和7月份,销量分别2237辆和2393辆,虽然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不算太高,但对于一款全新上市的车型来说,也算是在上市之初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2022年8月份开始,长安UNI-K 智电iDD的销量逐渐下滑,即便是在降价和优惠政策的助力下,月销量也一直在2-3位数之间徘徊,市场存在感较低。而进入2025年更是陷入了低迷状态,今年1-6月份累计销量才285辆,其中,6月份只卖出了3辆,几乎被市场边缘化。

长安UNI-K智电iDD销量的大幅下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受到了价格战与产品迭代的双重打击。价格方面,其官方指导价18.79-21.59万元,经销商报价最低17.29万元起‌,虽有1.5万元的最高优惠幅度‌,但2025年新能源SUV市场“技术内卷”,15-20万元价格区间竞争尤为激烈‌,相比同级别竞争定价偏高,优惠后仍缺乏足够吸引力。比如同级别竞品深蓝S7优惠后11.99万元起(原价15.99-19.79万元),优惠幅度更大‌,而比亚迪宋L DM-i、零跑C10起售价更低。同时,还有价格相近但空间、智能化更强‌的车型比如乐道L60、小鹏G6等热门车型。

在当前这个存量市场中,消费者不仅关注价格因素,更看重品牌形象、口碑等方面的表现。长安的蓝鲸iDD混动系统市场认知度较低,而比亚迪DM-i、吉利雷神等已通过长期验证建立了技术信任感。长安UNI-K智电iDD采用的1.5T+单电机混动系统,综合功率325kW,0-100km/h加速8.1秒‌,相比比亚迪DM-p系统(3.4秒破百)等技术存在差距‌,且亏电油耗表现(6.8L/100km)不及比亚迪DM-i系统的经济性,削弱了“省油”这一核心卖点。更为严峻的是,自上市以来,长安UNI-K智电iDD在市场上遭受了大量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变速箱方面,比如顿挫、异响、无法换挡等问题,该问题与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变速器存在直接关系,搭载的多款车型均有相同问题反馈。

同时,车机升级后功能无法使用、导航版本低以及远程监控无法使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据车主表示,导航功能频频出错,在高架桥上绕圈,甚至导致系统卡顿到触屏失灵。更让人气愤的是,车机系统整整一年没有更新,连高德地图都停留在过时的版本。当初宣传册上承诺的“终身免费OTA升级”变成了空头支票,让他们感觉自己花了大价钱却买了一辆“电子砖头”。更讽刺的是,长安其它车型陆续开放了CarPlay、CarLife投屏功能,而高价的UNI-K iDD至今毫无动静。再加上配置失衡进一步拉低竞争力‌,比如内饰材质差异大,低配塑料感明显,高配才有翻毛皮座椅‌,以及低配车型仅提供L1级辅助驾驶,高配才有L2级‌,这种体验代差,让长安UNI-K智电iDD在20万级混动市场始终难以突围。

捷途X90 C-DM

指导价:15.99-24.39万元

捷途X90 C-DM是奇瑞汽车旗下捷途品牌推出的中型插电混动SUV,于今年4月11日正式上市,定位为“大家庭大7座电混SUV”,主打家庭用户市场。15.99万起售的捷途X90 C-DM,拥有整车终身质保+三电终身质保、1100km超长续航、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和快充技术、15.6英寸巨屏等。在竞争激烈的2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这款中型插混SUV想用性价比卷翻新能源市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上市以来,月销量一直陷入了低迷状态。数据显示,今年5-6月份,捷途X90 C-DM的销量分别为53辆和26辆,这个成绩跟竞品相比差距悬殊。

从价格和产品力来看,其定价集中在15-20万元区间,这个区间恰好是比亚迪旗下宋L DM-i以及唐新能源的绝对统治区,它们凭借先发优势、强大的品牌认知度、成熟稳定的DM-i技术、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口碑,构建了极高的竞争壁垒。而捷途品牌定位主打“旅行+”和高性价比,但在新能源领域缺乏技术标签和高端形象,消费者对其混动技术的信任度不足。捷途X90 C-DM的定价超出主流中型SUV心理预期,且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产品力、保值率预期、渠道便利性和服务网络上,均无法超越甚至难以匹敌比亚迪宋L DM-i以及唐新能源等车型,削弱性价比优势‌。

从产品力上来看,外观方面,相对中庸甚至略显过时,对于追求科技感和时尚感的年轻家庭消费者中缺乏吸引力。空间与舒适性也未达预期‌,其长宽高分别为4862/1925/1784 mm,轴距为2850mm,尽管车身尺寸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中上水平,但实际体验中空间利用率不足,尤其7座选装需额外4000元,增加用户成本负担‌。在智能座舱(车机流畅度、生态应用)和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均未展现出明显领先于宋L DM-i或其它头部竞品的优势,不足以成为差异化卖点。比如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只在中高配车型上才有,而且提供的功能也比较有限,与其它品牌的同级别车型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动力方面,虽然搭载了奇瑞最新的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系统(3挡DHT),技术参数亮眼,但作为新系统,市场对其实际可靠性、长期稳定性、以及日常驾驶的平顺性优化仍持观望态度。此外,作为后来者且销量基数小,难以形成有效的用户口碑传播和正向循环。而比亚迪旗下车型不仅本身产品力强、口碑好,而且还在不断快速迭代升级(例如推出冠军版、荣耀版进行降价增配),进一步挤压了捷途X90 C-DM的生存空间,再加上其它头部品牌如长安、吉利也在该细分市场布局了有竞争力的产品,比如长安启源Q07才12万多。这些问题最终反噬到终端销量,捷途X90 C-DM的销量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

车叔总结

以上两款中型混动SUV的销量困境,是价格定位尴尬、核心产品力未能形成压倒性优势,以及市场策略全面落后于标杆竞品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陷入了比品牌比不过,比技术没优势,比价格又不够狠的尴尬境地,在消费者心目中难以占据一席之地。在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下,它们想要在中型混动SUV这个红海市场中突围,需要拿出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力比如极致性价比、独特场景解决方案、显著技术突破,和更精准有效的市场策略,否则很难打破现有格局。

# 车型导购 # 长安 # 捷途 # 捷途X90 # 长安UNI-K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