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拒绝“年抛” 上汽大众用硬核测试回应消费者的品质期待
2025-07-25 09:48 9551次阅读

聚焦于车

深耕于汽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深度内容

在汽车消费日趋理性、用户对可靠与品质的需求持续升级的当下,车企如何才能赢得长久信赖?上汽大众在最新一期“品质开放日”活动中,聚焦“硬核”整车试验的深度展示,给出了有力回应。

25天模拟户外暴晒一年的耐候性试验、车门开闭10万次的耐久性挑战、抵御远超特大暴雨级别降雨的可靠性考验……这些在极端条件下严苛锤炼车辆的验证流程,深刻体现了其对德系造车基因的传承和对长期主义品质的坚守。

千锤百炼验品质:年轻人不再“年抛”的可靠座驾

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日趋理性,用户对产品可靠性和品质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升。这一点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身上尤为明显——“90后”“00后”正逐渐成为购车主力军,他们对于车辆不再只追求炫酷和新奇,更希望拥有一辆耐用可靠、值得长期信赖的座驾。正如有网友评论所言:“年轻人买车不再是‘年抛’,他们更看重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希望一辆车用得长久”。调查显示,Z世代购车时最关注的三大诉依次是安全、舒适和做工质量 ,这反映出年轻消费者对于车辆“硬品质”的重视程度。上汽大众深谙这一变化趋势,通过此次品质开放日展示的一系列“看不见的测试”,向年轻消费者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上汽大众的车经得起时间考验,不是“年抛型”,而是可以长久陪伴的可靠伙伴。

本次品质开放日以整车阳光模拟试验室、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四通道车身试验室、水管理性能试验室、四驱转鼓声学试验室和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等为例,呈现了上汽大众研发与验证体系的部分环节。

在整车耐候性和耐久性试验中,车辆要经历近120℃的暴晒、-50℃的冷冻,抗住高温高寒高湿、盐雾腐蚀等全球极端气候,为用户留足安全冗余。整车阳光模拟试验室在室内条件下,模拟吐鲁番、海南等地区自然环境的曝晒强度,进行人工模拟大气暴晒试验,考验整车和零部件在极端光照下的综合表现,保障使用时耐用、稳固。来到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车辆的前后车门要进行10万次的开关,相当于普通用户30年的使用强度。

整车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方面,车辆的表现既关乎使用寿命,也和用车成本息息相关。上汽大众通过整车四通道液压振动试验,让车辆模拟应对各类恶劣路况,考察车身、四门两盖及内外饰等稳定性。水管理性能试验室内的整车雨淋密封性试验台,不仅能模拟降雨停放、降雨高速行驶、洗车等22种与水相关的真实使用场景,降雨量更可达到特大暴雨级别的数十倍以上,还创新加入了倾斜姿态、动态负压等极端工况,多角度、多维度地检验整车密封性。

除了看得见的配置,用户对“看不见的细节”也日益重视。以声学试验为例,上汽大众整车四驱转鼓试验室是国内首家采用双鼓面安装模式的声学试验环境,走进其中,仿佛置身比深夜睡眠时更安静的密闭空间,能捕捉到车辆细微噪声的差异,优化车辆的静音性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逐渐提升,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也至关重要。上汽大众很早就设立了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在电磁兼容开发和试验方面,上汽大众从零部件层级开始遵循“每件必测,合格上车”的原则,让车辆既不受强电磁场干扰,也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和人体健康。

一系列“硬核”测试项目的集中展示,直观地揭示了上汽大众在产品稳定、可靠、安全等方面的底层逻辑与考量。这些看似“折磨”车辆的试验,实际上是在提前为用户“踩坑”。通过在试验室里把问题暴露出来并加以改进,上汽大众确保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每一辆车都经过千锤百炼,能够从容应对日常使用中的各种挑战。这些在试验室里经历了十万次开关的车门、承受了数十倍暴雨冲刷的密封条、耐受极端冷热交变的内饰材料、在强电磁场中稳定运行的电子系统……它们共同构筑的“可靠”二字,是用户安心出行的基石,是车辆长久陪伴的承诺。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可靠品质正是他们所追求的——一辆车开得长久、用得省心,才是真正的高价值。

在研发提速中坚守“安全永远是底线”

在品质开放日当天,上汽大众还与行业专家、媒体代表围绕“研发提速与验证”“安全质量关注回归”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之中,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车企的研发节奏明显加快。然而,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保障质量与安全,是摆在所有厂商面前的一道课题。上汽大众在此次活动中明确传递出自己的价值理念:效率与质量并非对立,只要洞悉标准本质,完全可以兼得“快”与“稳”。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表示:“很多零部件要确保能起到合理的作用,需要在整车上进行充分的测试。研发一款车必须经过完整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对整车进行标定、对参数进行匹配,可能消费者看不见,但很重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企业开发一款车,不是把车销售出去就结束了。质量和品质是贯穿车辆全生命周期的,需要精心设计,在开发前明确目标客户,进而规划质量指标。每一项测试和验证,都是对品质的保障。”

以整车道路测试为例,如果全新开发一款车,上汽大众至少投入250辆以上的测试车,单车最高测试里程达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行驶30万公里。每一个项目测试至少跨越一年半的周期,穿越两次寒冬、一次酷暑。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表示:“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这杆秤背后的信心,来自于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备的开发与验证体系。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试验标准而得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对安全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实验室测试和产品开发阶段,也贯穿于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上汽大众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可以说,“安全”二字已经融入上汽大众的企业基因,从研发测试到生产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在为用户的安全保驾护航。

上汽大众此次品质开放日活动,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研发验证实力,也彰显了对品质和安全的执着追求。对于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来说,这样的开放日无疑是一场“安心课”:原来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严谨的测试在守护着行车安全;原来一辆好车的可靠性,是可以被“设计”和“测试”出来的。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承载着用户对安全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一辆车可以开多久、让人多放心,决定了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上汽大众用实际行动证明,唯有经得起千锤百炼的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长久的信赖。当“年抛型”产品思维在汽车行业逐渐失去市场,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可靠耐用”作为选车的重要标准,上汽大众这种坚守品质初心、以安全为底线的做法,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品质和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底色。

# 行业解读 # 大众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