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汽车人】通用汽车正重塑韧性
2025-07-25 08:50 9539次阅读

汽车人传媒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执着专业媒体的坚守,专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展示汽车行业先锋风采,还原汽车产业真实动态,传播汽车核心文化理念。这里,汽车行业唯一的人文之地!

以效率服务规模,以规模成就可持续。这是产业发展的进阶之路,也是被历史证明的不二规律。

文 / 吴毓

日前,通用汽车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财报,抛开营收、利润及预期,其实就讲了三件事:主营业务强劲、中国市场发力、实现长期盈利。

首先是主营业务表现强劲。

北美是通用汽车的大本营,而全尺寸SUV、全尺寸皮卡更是看家的本领。通用汽车连续第51年稳居全尺寸SUV销量榜首(市场占比约60%),并连续第6年领跑全尺寸皮卡销量(市场份额约40%)。

其次是中国市场精准发力。

对于通用汽车而言,虽然内卷导致成交价下滑,但中国市场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增长点,也是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玛丽·博拉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在致股东函中表示:“在中国,我们的新能源车型表现尤为强劲。我们连续第二个季度取得同比销量增长,市场份额增长在外资汽车制造商中位列第一,并实现了盈利。”

第三,实现长期盈利发展。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净收入达471亿美元,净利润达19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达30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出色,自2024年第四季度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除了上述三点,财报的最大亮点被藏在角落里:“销售激励支出在平均成交价中的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

其实,八个字就足以表述:降本增效,已见成效!

其背后是渠道模式创新,与数据驱动营销。而更加关键也不可或缺的,一定是供应链与生产端的高效协同。

这意味着,通用汽车的发展模式,正在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通常的认知中,汽车行业的“规模效益”可以被简化为“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扩大产能,以摊薄厂房、设备、研发等固定成本,凭借成本优势展开市场竞争。这是工业生产的核心逻辑,也是丰田、大众汽车等品牌凭借千万辆规模碾压对手的“秘密”。

但是,“规模”并不天然等于“产量”“销量”,效率也并非“成本削减”的代名词。

今天,汽车行业的“规模效益”,正被重新定义为“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最优解”。而“效率驱动”正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从追求“产量”“销量”的规模,转向追求“最优平衡”与“全链路协同”的效率。

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意味着通用汽车正在适应快速演变的技术环境。

以前有核心技术,有模块化平台,现在则要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市场竞争,适应电动化时代的用户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设计、车机UI、座椅舒适、迭代速度……

可以看到,通用汽车在华企业正在全方位感知用户体验与需求,通过满足用户的设计、性能、续航和价值提升市场占比,并成功“赢得创纪录的需求和收入增长”。

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也意味着通用汽车开始专注于电动车的盈利性,以及持续推动电池、自动驾驶技术和软件方面的创新。还可以看到,OnStar安吉星、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其他软件服务,已经在上半年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

如果仍然凭借传统的模块化设计、ICE技术去竞争,只会被市场抛弃;如果仅是依靠炫目的参数、热辣的概念去引流集客,只会在竞争中暴露短板……“内卷”终会成为过去,最终留下的一定是那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品牌。

以效率服务规模,以规模成就可持续。这是产业发展的进阶之路,也是被历史证明的不二规律。【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