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一文了解清楚:洪水暴雨之下该如何确保爱车及人身安全
2025-07-29 14:39 8282次阅读

吴佩频道

车评人吴佩和他的朋友们,只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意见领袖打造最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近日,北京遇极端强降雨情况,全市平均降水量 165.9 毫米,密云区郎房峪降雨量达 543.4 毫米。至发稿为止,目前洪水导致死亡 30 人(密云 28 人、延庆 2 人),136 个村电力中断,8 万余人紧急转移。

夏日雨季,面对洪水暴雨,我们又该如何让我们的爱车免遭“洗劫”呢?下面我们细说。

 

一、停好车,别出门

不靠山,不走桥

 

•  山区车辆:严格遵循交警的封控指令。

•  城区车辆:避开历史易涝点,远离广告牌、老旧围墙(如北京东城区胡同内的危旧建筑)。

图片1.jpg

立体车库最安全

 

•  立体停车场优先:选择楼层高于 2 层的立体停车场(如北京国贸三期立体车库),其排水系统通常优于地面停车场。若只能停地面,优先选择地势高于周边 0.5 米以上的开阔区域,如城市广场或学校操场。

•  新能源汽车特别注意:充电状态下的新能源车若被淹,可能因电池短路引发漏电,需立即切断电源并远离车辆 5 米以上。

图片2.png

人比车更重要

 

•  利用官方预警工具:通过该城市的交警APP,比如 “北京交警” APP ,或导航软件获取实时积水点信息,当路面积水达 27 厘米时系统会自动封路,此时应立即转移车辆。如果实在来不及,也不要强行去移车了,人比车更重要。

•  建立应急联络机制:在老旧小区停车时,可与物业或社区网格员保持联系,确保暴雨时能及时收到转移通知。

图片3.png

二、不得已开车出门的话,请记住

 

出发前

 

•  车辆体检:重点检查雨刮器胶条(老化胶条会导致视线模糊)、刹车系统(雨天刹车距离增加 50% 以上)、轮胎胎压(建议比标准值低 0.2Bar 以增强抓地力)。

•  装备清单:必备破窗器(建议选择内置弹簧的金属破窗器)、应急电源、拖车绳(承重需达 5 吨以上),以及防水手电筒(亮度需≥300 流明)。

•  路线规划:通过 APP 查询实时路况,避开洼段及内涝黑点。

图片4.jpg

在路上

 

•  速度管控:城区主干道限速 40km/h,通过积水路段时降至 10km/h 以下,采用 “慢踩油门、匀速通过” 的方式,避免水花溅入发动机舱。

•  车距管理:与前车保持 5 秒跟车距离(可通过前车经过某一参照物后默数 5 秒判断),尤其远离大货车,其溅起的水花可能完全遮挡视线。

•  灯光使用:暴雨时全程开启近光灯 + 雾灯(穿透力是双闪的 3 倍),能见度低于 50 米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图片5.png

涉水后

 

•  深度判断:以轮胎高度为基准,普通轿车积水超过 1/2 轮胎(约 25cm)、SUV 超过 2/3 轮胎(约 40cm)时严禁通过。可通过观察水面漂浮物判断流速,若树叶等快速移动,表明水下可能有暗流。

•  通过技巧:进入积水前轻踩刹车,利用刹车片余热蒸发水分;通过时保持发动机转速在 2000 转以上,防止排气管倒吸积水。

•  风险识别:发现积水区域有漩涡、气泡或井盖移位,立即停车并倒车撤离,这些迹象表明水下可能存在塌陷或排水口失控。

图片6.jpg

逃出去

 

•  车辆落水逃生:遵循 “打、砸、快、逃” 四字诀:水位到达轮胎 1/2 时迅速开车门;水位到达车门把手时用破窗器敲击车窗四角(钢化玻璃边角最脆弱);水位漫过车窗一半时砸破天窗逃生;全车淹没后利用水压平衡原理推开车门。

•  发动机熄火处理:立即挂空挡、拉手刹,打开车门逃生(车门无法开启时破窗),切勿尝试二次启动(会导致发动机大修,且保险公司拒赔)。

图片7.jpg

逃不掉

 

•  主动规避:避开易塌方路段,遇到路面有落石或泥石流痕迹时,倒车至安全区域并绕行。

•  应急处置:若车辆被山洪围困,立即弃车并向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高处转移,可利用手机发送含定位的求救短信(无信号时发送至 12110 + 区号后三位)。

 

三、灾后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

 

别动车,打电话

 

•  保险理赔:24 小时内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拍摄车辆全景、积水深度、受损部位等照片作为理赔依据,注意保留拖车救援记录。

•  专业检测:涉水车辆需到 4S 店进行全面检测,重点检查发动机、变速箱、电子控制单元(ECU),避免因残留水分导致短路。

•  内饰干燥:拆除座椅、地毯进行晾晒,使用除湿机(湿度控制在 50% 以下)防止霉菌滋生。

•  电路检查:重点排查车载电脑、音响系统的接插件,用无水酒精清洁氧化触点,必要时更换防水胶条。

图片8.jpg

四、主动防御

天气预报,得看

•  多源信息整合:同时关注该城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国天气网的雷达回波图,综合判断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

•  历史数据参考:比如在北京,你可以查阅北京水务局发布的《积水内涝风险地图》,了解所在区域的历史积水频率和深度,如丰台区丽泽桥区域近 10 年发生过 7 次严重积水。

图片9.jpg

防灾意识,得学

•  情景模拟训练:定期参加社区组织的暴雨应急演练,熟悉破窗器、逃生锤的使用方法,模拟车辆落水时的心理应激反应。

•  物资储备更新:每季度检查应急包,更换过期食品(如压缩饼干)、药品,确保手电筒、充电宝电量充足。

 

 

北京的暴雨灾害史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2012 年 “7・21” 暴雨中,81 辆汽车在京港澳高速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2025 年 “7・26” 暴雨,密云区 28 人因车辆被困山洪遇难。这些教训警示我们,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工程措施已不足以应对 “百年一遇” 常态化的挑战。

 

每个车主都是城市防灾体系的 “神经末梢”,唯有将安全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 —— 如定期检查车辆防水性能、熟记逃生技能、主动避开风险区域,才能真正实现 “车动人安”。

# 用车安全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