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安”,上场了。
7月29日上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第100家央企正式诞生。
作为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和一汽、东风并列。
消息一出,车圈震动。
网上关于“新长安”的讨论,非常非常多。
但更多的讨论,还是围绕“新央企”这个新身份。
而在“新央企”这个身份之外,或许很多人也注意到了,目前,长安汽车、阿维塔、长安启源的官方社交媒体头像均已更换为红彤彤的“新长安”字样。
不过,可能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细思,“新长安”,究竟“新”在哪里呢?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的聊一聊。
(1)新长安,“新”在地位上
以前的长安,强不强?
强!销量杠杠的,在自主品牌中也是顶梁柱。
但它头顶上还有个“家长”——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很多事情,拍板要层层上报,资源分配也得考虑家里的“其他兄弟”。
现在呢,“新长安”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地位提升了,能牢牢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大家都知道,一级央企与二级央企在国资监管尺度、资源配置优先权、重大决策空间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从兵器装备集团分立后,长安成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汽车行业国家队成员,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决策层级的提升和资源调配能力的增强。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以前在班里成绩好,现在直接成了“国家队”的核心成员,那关注度和发展机会能一样吗?
所以说,“新”长安,首先新在地位上的提升。
拥有更高的站位,也意味着能够给自身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新长安,“新”在领导层
新长安的第二个“新”,就在领导层。
今天,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领导人员职务调整公告,新班子正式亮相。
新长安的班子,可谓相当有看点。
朱华荣,1965年3月出生,60岁,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非,1974年7月出生,51岁,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谭本宏,1975年出生,50岁,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这一届领导班子,既有朱华荣这样经验丰富、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老将”掌舵,又有赵非、谭本宏等年富力强、在不同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中生代力量支撑,还有年轻有为的成员加入。
“老中青”搭配,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
领导班子的特质很明显,从技术、到生产、到合资,再到品牌管理等高度互补、全链条覆盖,均为从产业一线拼杀出来的“实干派”。
这样的配置也清晰传递信号,新长安拒绝“大企业病”,核心诉求是高效执行与创新突破。
(3)新长安,“新”期待
最后,作为新央企,“新长安”还承载着诸多“新期待”。
近几年,国企改革重组为国资委重点工作方向,大家最熟悉的是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诞生了中国中车,显著提升了我国高铁装备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话语权。
在国家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车的大背景下,“新长安”有望成为央企自主创新的先锋。
伴随着整合,“新长安”绝非单一整车集团,其愿景是形成集整车制造、零部件研发与汽车生态三位一体的超级汽车产业集团。
聚焦全球市场,目前中国品牌能够站稳脚跟、形成品牌影响力的,凤毛麟角。
全球化,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资源活、耐力活。
未来,借助“新央企”的优势,“新长安”能否再进一步,尤为值得期待。
因而, “新长安”承载的,不仅仅是长安自己的梦想,更是国家提升汽车产业集中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汽车企业的战略意图。
(4)功夫拍案
过去几年,蔚小理、华为、小米等“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势崛起。
相对于新势力们,“新长安”的登场,无疑给这场竞争增添了一个重量级、且画风迥异的新玩家。
它的“新”,不同于新势力的“新”,是体制破茧的新,是科技硬核的新,更是使命担当的新。
新长安在地位、领导班子、实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都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它的成立,不仅是长安汽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天,“新长安”将迎来新集团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
拭目以待。
推荐
长安凯程转型迎利好:从“新央企”到“世界一流”!
驾域AUTO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问界“与用户共话新豪华”传递品牌温度
DearAuto硬派混动越野双雄对决,北京越野BJ40增程VS坦克300Hi4-T谁更强?
汽车头比亚迪海狮06西安区域上市,售价13.98万-16.38万
车视轮谈80万台+45万台!中国智能MPV专家,再立时代标杆
路遥马力说理想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售价32.18万元-36.98万元
车市观察32.18万起售 标配激光雷达+双电机四驱 理想i8能否打响头炮?
GO车情报员全球真C级旗舰重塑豪华轿车标杆,风云A9L成都区域正式上市
车视轮谈如果理想i8卖爆了,一定是因为这三点
出行局星途x地平线联袂打造 星纪元E05以全新设计美学融汇前沿科技
车友邦网再创新纪录! 广汽传祺MPV家族第80万台量产车下线!
汽湃再创新纪录!广汽传祺MPV家族第80万台量产车下线!
DearAuto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