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逆天改命”的新长安,还没到开香槟时刻
2025-07-29 20:31 6884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2025年7月29日,中国第三家央企汽车公司挂牌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落地。

在此之前,虽然外界也始终将一汽、东风、长安并称为“三大央企”,但实际上长安汽车一直属于央企旗下的二级部门,与前两者有本质差距。

而在此次升级后,长安汽车真正从兵装集团下属车企升格为国资委直管的独立央企,在级别大类上不再有区别。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低于一汽集团(354亿元),但高于东风集团(156亿元)。

此外,在人事任命层面,新长安的领导班子没有出现太大变化,掌门人依然是原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升级代替合并,长安做对了什么?

从国资委官方网站的央企名单中可以看到,新成立的长安排名为第73名,没有被直接排在紧挨着的一汽、东风之后,与排名第29、30位的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相比较为靠后。

不过,这一排名并不直接反映企业实力,更多考虑行业和历史因素。在国资委2024年业绩考核中,东风位列A级企业第37位,一汽第38位,兵装集团(含原长安)第30位。因此,新长安在2025年业绩考核中的表现更加值得关注。

而从长安汽车的整个升级过程本身来看,其努力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今年2月,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先后发布公告,宣布二者正在筹划重组事项。彼时作为央企下属二级部门的长安汽车一旦与东风汽车重组,必然因级别差异而成为被领导的角色。

然而,从市场表现来看,长安却显然不会甘心扮演这样的角色,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为268万辆。而东风公司销量为248万辆,其中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189.59万辆,二者同样存在差距,而长安汽车是领先的一方。

于是,重组计划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似乎陷入某种胶着,直至6月5日,长安汽车再次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行分立,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也就是当下的“新长安”。

这一次,事情不再出现反转,长安汽车的独立工作以最快速度开展,仅仅不到2个月后就已尘埃落定。从结果来看,长安汽车无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尽管决策转变中的种种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建设和新能源转型层面上的努力一定是影响最终决策的关键因素。

2024年,东风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为137.2万辆,一汽则为81.9万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23万辆,大于前两家央企之和,占集团总销量83%。

新能源领域,长安通过深蓝、启源、阿维塔的三大品牌布局,也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品牌阵营,自主新能源年销量达到73.5万辆。

这样一份聚焦自主品牌与新能源的成绩单,显然符合国家对于汽车央企发展期望的范本。毕竟,无论是重组还是分立,促进汽车央企发展,带动整个汽车产业上行才是终极目标,也是“新长安”最终得以成立的意义所在。

新长安,仍需面对“老问题”

转变身份的第一天,汽车行业被“新长安”刷屏的同时,长安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以微跌收盘,A股股价报收13.27元/股,并未被这一“重磅消息”带飞。

除了部分利好已经提前得到释放的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尽管此次身份迎来转变,但正如此前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所提到的:“分立重组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成为独立央企后的长安或许会在未来获得更多资源,但大到对发展方向的把控,小到一款车型的销量提振,并不是新身份能够解决的。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总体销量为135.53万辆,虽然创下新高,但同比增长幅度下降至1.59%,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得到提升,但合资品牌的表现与其他主流车企一样,尚未找到转型良方。

同时,在美国关税战的影响下,长安福特所面临的挑战相较大众、丰田等其他国家外资方的挑战更加严峻。今年第一季度,长安福特销量继续下滑14.09%,渠道从巅峰时期的900家已经缩至560家。

价格战与以价换量的挑战,则是长安汽车当前所面临的更为关键的问题。根据一季度财报,长安汽车毛利率为13.86%,虽然实现同比上涨,但与2024年整体相比进一步下降。同时,2025年一季度营收也同比下降7.73%,扣非净利润虽然实现601%的巨幅增长,但汇兑收益才是主要原因,而非经营层面的重大突破。

另外,对于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止亏转盈,目前深蓝、阿维塔两大品牌中,深蓝品牌的销量较高,6月达到29893辆,根据此前机构测算的“月均三万实现盈利”数据,已经触到盈利的门槛。

然而,仅有销量的增长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实现盈利。据2024年报数据,深蓝汽车单季度营销支出高达8亿元,相当于理想汽车同期的1.7倍,而品牌认知度却无法与理想等新势力比肩,其品牌管理和诸多其他细节层面也需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阿维塔的销量情况则相对更不稳定,今年2月单月销量为5182台,3-6月实现了连续破万,新车对销量的提升效应虽然明显,但显然没有达到阿维塔自己的预期。全年22万台的销量目标上半年仅完成不到30%。而华为系新车井喷,尤其是尚界在下半年的入场,也将为阿维塔带来新的压力,亟需找到更坚实的品牌增长点。

因此,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有了新身份固然可喜可贺,但保持清醒,认识到新身份下更大的挑战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站在2025这个时间节点上,不管是央企、外资都已经不再是汽车市场的“摇钱树”,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唯有由技术、产品、服务堆叠出的价值感,而这也是我们期望在“新长安”身上真正看到的“新”转变。

# 行业解读 # 长安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