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新央企新长安:身份进阶下的“军令状”
2025-07-31 18:43 1.3万次阅读

扉旅汽车

汽车生活新知。

“新使命,新征程,共同见证,向新出发。”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一家全新的一级央企,在重庆挂牌成立,正式成为中国第100家央企。

 

 

从2月份宣布重组,到6月份宣布升格为国资委直管一级央企,再到“新央企”挂牌成立,长安汽车在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起伏。这家脱胎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深耕汽车产业数十载的企业,正式跻身与一汽、东风并列的汽车央企“国家队”。

隔天(30日),中国长安举行了首场媒体沟通会,其核心管理层首次集中亮相,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

中国长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也立下了“军令状”,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努力奋斗全球汽车品牌TOP 10,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短短56天,完成重组更名,效率史无前例。”

从1862年上海洋炮局的枪声,到抗战时期嘉陵江畔的兵工传奇,再到1984年“军转民”开启汽车征程,长安汽车163年的发展史,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这种基因里的“坚韧与担当”,正是其扛起新央企使命的底气所在。

数据,则彰显着实力:2025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35.53万辆,创同期8年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今年全年,新长安的目标是销售整车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这些数据,并不只是规模增长的体现,更是其内部结构优化、战略落地、品牌跃升的结果。长安的“多品牌矩阵+技术纵深布局”策略开始见效,为其在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上的突破构建出系统性优势。

 

 

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次升格为中国长安,意味着企业站上了全新竞争维度,其战略定位及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新长安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朱华荣表示,与过去作为整车企业的长安汽车相比,新长安将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各部委和上级领导达成共识,要让长安汽车更加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专注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去。

而面向更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国长安也将采取新的战术:过去“三力”叫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现在应该是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

 

 

扉旅汽车在沟通会上获悉,中国长安计划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单品。未来十年,中国长安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长安看来,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竞争,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生态能力的较量。为此,新长安正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流量+生态”的协同网络。

朱华荣向媒体透露,前一晚他与某 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负责人交谈至凌晨两三点,对方仍兴致高昂。新长安成立后,诸多ICT及其他大集团都表示了对新长安的关注,未来将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推进产业协同,在智能座舱、车路协同、能源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汽车不再是孤立的硬件,而是承载多元服务的平台。”他强调,生态力的构建将成为新长安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与此同时,“出海也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能力。”

朱华荣表示,全球化战略也正从“出口型”向“体系型”升级。以东南亚市场为例,当地工厂将逐步实现研发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最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跨越。2025年,新长安海外销量目标为70万辆,这是向2030年“海外占比超30%”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成为央企只是新的开始。” 如今,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的中国长安,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片新天地,并在世界的舞台上加速驰骋。

# 行业解读 # 长安 # 五菱汽车 # 五菱征程经典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