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从地方龙头到央企新贵 看长安汽车升级背后的产业破局与国家意志
2025-08-01 20:47 5840次阅读

BAO爱车工作室

BAO为Blue Auto Observation缩写。BAO爱车工作室致力于传播最IN的汽车科技以及最新的汽车发展趋势,致力于成为汽车与科技交融**的集合地。

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揭牌,这家起源于1862年上海洋炮局的百年企业,完成了从地方国企到中央直属企业的身份跃迁。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体制升级,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革命关键期,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以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的战略布局。作为深耕行业二十年的观察者,透过这场重组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换道超车"的决心与路径。

体制重构: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的效能革命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本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数据显示,这家新央企整合了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形成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员工11万人的产业集群。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首先是资源配置效率的质变。

在传统体制下,长安汽车作为地方国企,虽已构建"六国十地"研发布局,但在高端芯片、固态电池等"卡脖子"领域的突破仍受限于资金分散、协同不足。升级为央企后,集团化运营模式可实现研发资源的跨企业统筹——仅今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汽车整体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至6.8%,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北斗天枢"计划中体现尤为明显:天枢智能驾驶系统的激光雷达采购成本因集团统一招标将明显降低,而研发周期因整合技术团队,可大幅缩短整车研发周期。

更关键的是战略执行力的跃升。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中国长安汽车能更精准地承接国家战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其已规划投资50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带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200余家配套企业升级。这种"国家战略-企业行动"的直接传导,让地方龙头时期的"局部探索"升级为"系统推进",这正是新体制赋予的核心动能。

品牌矩阵:三级火箭式赋能的市场破局

中国长安汽车的央企身份,正在重塑旗下品牌的市场势能。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品牌构成的"新汽车矩阵",因体制升级获得了政策、资本、技术的多重加持,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合力。

高端市场的阿维塔品牌最具代表性。作为"央企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标杆",已连续 4 个月销量破万,其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00%,泰国高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这种突破背后,是长安集团与华为ADS 3.0系统、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战略资源强强联合的结果。未来,阿维塔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布局,2026 年将推出首款百万级大六座旗舰产品及另外两款全新车型,到 2030 年将推出 17 款全新产品,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

聚焦中高端市场的深蓝汽车,定位为科技运动潮牌,为全球年轻态新能源用户提供 15 万 - 30 万纯电 / 增程产品。作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深蓝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 50 万台。依托集团资源,深蓝汽车将推动 “电动与智能两大平权”,左手以深蓝超级增程解决用户里程和补能焦虑,右手借华为乾崑智能带来先进智驾体验。未来,深蓝汽车将实施 “智领 2030” 战略,计划 2030 年海外销量占比达到 35%,累计推出新品 30 款,成为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

长安启源定位于 “智能移动生活家”,面向主流家庭用户,提供融合多元生活场景且具有极致性价比的新一代产品。2025 年上半年,长安启源累计销量达到 16 万辆,同比增长 22.9%,其中 4 月上市的 Q07 连续两月登顶 20 万内新能源中型 SUV 销冠,累计交付即将突破 3 万辆。下半年,长安启源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 5 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 TOP 5。

三大品牌的协同效应已初步显现:今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达45.2万辆,同比增长49.1%,增速远超行业平均的35%。这种"高端树标杆、中端冲规模、主流保基盘"的布局,正在重构中国汽车品牌的价值金字塔。三大品牌的协同发展,将助力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长安集团计划到 2030 年,整车产销规模奋斗 500 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 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 30%,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行业启示:央企改革与汽车强国的共生逻辑

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三个关键启示: 其一,体制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在汽车产业从机械硬件向智能软件转型的当下,分散的资源难以突破技术壁垒。通过央企重组实现的"产学研用"协同,既能承接国家战略资源,又能释放市场活力——这种"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结合,正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制度密码。

其二,品牌集群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备形态。全球汽车产业正呈现"头部企业+生态联盟"的竞争格局,中国长安汽车的"阿维塔+深蓝+启源"矩阵,与特斯拉、大众的多品牌策略形成直接对抗。这种集群化发展,既能覆盖不同市场层级,又能共享技术平台,为中国汽车从"单一品牌突围"到"体系化输出"提供了范本。

其三,区域协同是产业集群的成长沃土。作为重庆首家央企总部,中国长安汽车与地方产业形成深度绑定——其带动的200余家重庆配套企业,涵盖电池材料、智能芯片等关键领域,使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这种"央企总部+地方产业带"的模式,为长三角、珠三角等汽车产业集聚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站在163年的历史节点回望,长安汽车的每一次蜕变都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支撑国防,到1984年军转民开启汽车创业,再到今天以央企身份冲刺世界一流——这种跨越,既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缩影。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在沟通会上表示:"新长安的使命,是让中国汽车在全球价值链中站得更高、走得更稳。"这句承诺的背后,是11万长安人的奋斗,更是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雄心。当中国长安汽车向着2030年500万辆产销、全球前十的目标迈进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崛起,更是一个汽车强国的必然之路。

# 长安启源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