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组数据刺痛了整个德系汽车行业——德系车在华销量首次跌破300万辆大关,市场份额仅剩14.8%,创下15年来的最低纪录。
而此严峻形势也延续到了2025年上半年,近期大众、奔驰、宝马三大德系车企巨头陆续公布了财报,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其实,销量、营收等一连串盈利数据的下降早已在市场预期之中,毕竟中国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带来的冲击,都让盈利减少成为可以预见的结果,可以延伸探讨的东西较少。
那么,此文章就来探讨下,三家车企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有何亮点?他们一直宣传的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支撑下的电动化进程又推进到了何种程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它们未来还将打出哪些牌来应对挑战?
大众交付量超400万、宝马纯电占比近20%、奔驰单车价格50万
在汽车销售额方面,大众集团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品牌矩阵,毫无悬念地在销售额和交付量上占据领先地位,奔驰和宝马加起来的交付量才到大众的一半左右。
但大众由于车型涵盖低中高端,因此单车价格却是最低的,仅为29万。
而奔驰和宝马的汽车销售额几乎持平,宝马略胜一筹,二者的单车价格相差也不多,奔驰略胜一筹,而这也恰好反映了二者的销量构成。
财报显示,奔驰在2025年上半年中,销量增加最显著的车型是G-Class,这无疑为奔驰高昂的单车价格作出了显著贡献。
我们再来看三家汽车巨头在净利润上的表现。
观察可知,大众集团以规模优势斩获最高净利润,而奔驰净利润规模仅为大众与宝马的一半左右,成为三巨头中利润表现最弱的玩家。
但令人关注的是,单车利润格局却呈现完全相反的态势——大众以最低单车利润垫底,宝马则以最高单车利润领跑,奔驰的单车利润水平与宝马基本持平。
这种看似矛盾的财务现象,实则揭示了,奔驰较高的单车利润与其豪华定位相符,但净利润规模受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高昂的研发投入与品牌运营成本。
在当前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格局下,"冲量保份额" 已比单纯 "利润树品牌" 更为关键 ——通过扩大销量形成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分摊固定成本,从而在整体上优化盈利结构,这也正是大众凭借规模优势实现净利润领先的核心原因。
而从纯电车型的占比,我们也可以看出各家德系巨头车企的纯电战略进展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三家车企未来能拿下中国市场多少市场份额,以及未来业绩的盈利增长点会是什么。
我们可以观察出,仅就纯电车型而言,占比最高的是宝马,最低的是奔驰,而奔驰其实电动车销量的整体份额上升了,因为其插混呈现上升态势,纯电呈现下降态势。
这种 "混动强、纯电弱" 的格局,也许会为奔驰在电动化路线选择给予现实考量。
而宝马这边,mini品牌的销量增多了,同比增长率超过30%。
而对于BMW品牌来说,5系、6系等高端燃油车型销量持续攀升,成为支撑品牌业绩的重要支柱;而i3、i8等入门级电动车型销量却出现明显下滑,市场竞争力减弱。
这种销量反差正如宝马工作人员曾向星车场透露的那样:“宝马贵的车卖得还行,还是有市场,但中低端市场是真头疼——很多顾客会选择中国自主新能源品牌,BBA这种品牌当下的中低端市场份额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
此外,宝马的电动化比较成功,纯电加上插混,占到了总销量的26.4%,同样也为宝马未来的电动化路线选择提供参考。
大众进军向上、奔驰吉利合作插混、宝马开篇新世代
当前德系三巨头正面临双重市场考验:一边是美国关税壁垒带来的成本压力持续加码,另一边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增长焦虑。这两大核心市场的波动,成为悬在大众、奔驰、宝马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面对美国市场的关税挑战,BBA 阵营已形成共识性应对策略——加码本土生产以规避贸易壁垒。
6月25日,奥迪率先释放信号,宣布评估在美国南部投资46亿美元新建工厂的计划;奔驰则将产能扩建提上日程,计划从2027年起在亚拉巴马州工厂新增GLC SUV车型生产线;
宝马也在酝酿产能扩容,其美国斯帕坦堡工厂正研究包括增加生产班次在内的扩产方案,通过本土化生产深度绑定北美市场。
而中国市场方面,大众需发力提高单车利润,奔驰欲与吉利合作延续插混优势,宝马新世代开篇之作也即将来临。
翻看大众财报,"薄利多销" 的特征尤为明显:尽管销量规模依然可观,但单车利润仅 8000元的数字,暴露出其盈利能力的短板。
为了打破盈利困局,大众在下半年将推出全新揽境、帕萨特PHEV等车型,试图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在稳住销量基本盘的同时,为利润增长寻找新突破口。
而对于奔驰来说,我们知道,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持续扩大,混动能源形式将长时间与纯电共存,并携手瓜分传统燃油市。
并且,车越大越需要燃油作为补充能源,在中型车及以上市场,“含油量”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混动的“含电量”在不断提升,“含油量”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
沃尔沃即将推出的XC70就是基于此考量推出,因此奔驰若持续发力插混,其实也是其破局之道。
36氪此前曾报道,奔驰拟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超长续航的插电式混动新车,以参与愈发白热化的大电池插混产品竞争。
此后,36氪跟进报道,奔驰初步计划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发这款新车的插电混动系统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奔驰有意采用吉利旗下豪华品牌莲花跑车(此前为路特斯)的插电混动技术方案。
再说宝马,预热很久的新世代车型终于要正式上市。近日,宝马集团宣布,新世代车型开篇之作——BMW iX3将于9月上旬在2025德国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
三大“王牌”技术——首创全景iDrive、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集体“上车”。
新世代BMW iX3中国版还将深度融合中国领先的AI大语言模型,针对中国路况与驾驶偏好专属调校,并携手中国伙伴共同研发更“懂中国路”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也许会为长久以来被诟病“油改电”的宝马带以新的生机。
写在最后:
在全力挽救中国市场份额的同时,德系巨头的本土化版图正悄然发生变化。
大众出售一汽——大众5%的股权、宝马将沈阳工厂40%股权转让给华晨,戴姆勒集团与北京福田就股权结构调整展开密集磋商,一系列或真或假的传闻折射出德系外资品牌在华战略的微妙转向。
这场持续演进的股权重组,既是德系车企应对市场压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全球汽车产业权力转移的缩影。
当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加速崛起,曾经的全球霸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地位挑战—— 是将王座拱手相让,还是与中国力量形成制衡格局,抑或是凭借技术积淀重夺主动权?这段新旧势力交替的历史,正由当下每一次战略调整共同书写。
相关车系
推荐
7月销售整车224,439 辆!奇瑞集团这一项全面领先
汽车商评销量突破170万!宏光MINIEV170万用户盛典欢乐起航
汽车洋葱圈9.9km花费32.6元,无人驾驶出租车真实测评来了
智选车解码长安福特如何用福探长IP引领圈层运营新范式
新座驾乐道主推前备厢 岚图死磕得房率 数据调研:9成家庭选择大座舱
谈车帮2025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 SUV城市越野试驾之旅沈阳站圆满收官
车汇天下 栏目组比亚迪海狮06北京上市
车卖家限时价8.18万元起!吉利银河A7上市,比普锐斯还省油
汽车商评理想MEGA销量大涨
车卖家12.99万起!东风风神L8正式预售,给你家的味道
汽车商评豪华电动市场的破局者与年轻精英的科技宣言——奥迪 E5 Sportback
车动力东风风神L8预售12.99万元起!续航能开2000+!自带冰箱彩电大沙发
车则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