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当下,三电故障、智驾系统BUG等新型技术问题,正持续消解车主对传统维修技师的信任感。当新车利润持续摊薄,售后业务的竞争本质已从“故障修复能力”升维至“技术信任构建力”——让专家成为客户心中的“技术灯塔”,正是经销商撬动存量竞争的关键支点。
精准选人:找到IP的“灵魂载体”
打造技术专家IP,第一步就得选对人。售后团队里不缺技术好的技师,但能成为专家的技师需具备“双核心能力”,既要有“技术深度”,又要有“表达温度”。技术过硬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翻译能力”,能把复杂的技术问题转化成客户听得懂的“家常话”。大部分技师,修车时手到擒来,可跟客户沟通时就犯难,开口就是“ECU 故障”“节气门积碳”,客户听得云里雾里,信任感自然上不来。
比如客户问“车咋老发抖”,技术专家能说“就像人感冒发烧浑身没劲,咱得先看看发动机这个‘心脏’是不是进气不顺了”。同时,性格开朗有亲和力也很重要,客户愿意跟他多聊两句,IP才有温度。可以通过模拟接待场景、客户满意度评分等方式,从团队里筛选出这种“技术+沟通”双优的种子选手。
能力淬炼:让专业“看得见摸得着”
现在汽车技术更新迅速,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的传感器故障都是新课题。技术专家需要建立“动态成长体系”。可借助主机厂专属培训,让专家第一时间掌握新车维修技术,如每月组织“技术攻坚会”,邀请区域厂家技术督导现场答疑,把区域内的疑难故障案例拿出来集体研讨。另外,鼓励专家参加各级别行业技能竞赛或第三方认证考核,成为城市明星“技术专家”,这些经历不仅能提升能力,更是 IP宣传的“硬核素材”。
形象塑造:给专家“贴好标签”
好的IP必须有清晰的辨识度,这就需要系统塑造形象。可以从“视觉标识”和“专业人设”两方面入手。首先,视觉上要有记忆点,比如设计专属的工装,在袖口绣上“技术专家”标识,配上印有技术特长的定制工牌。名片也需精心设计,除了基本信息,加上一句slogan,比如“10年修过3000台发动机的王师傅”,简单直接又有说服力。
“专业人设”打造要学会“讲故事”。别只说“技术好”,要具体到“擅长什么”“解决过什么难题”。可以整理专家的“战绩库”,比如“三天解决奔驰变速箱异响难题”“为车主挽回5万元维修损失”这类真实案例,配上维修前后的对比照片、客户感谢信,做成图文展板放在店内。这种具象化的展示,比空洞的“技术一流”更有说服力。
立体传播:让专家“走进客户心里”
为技术专家构建“线上+线下”的立体宣传。店内场景是离客户最近的宣传阵地,可以在售后接待区设置“专家展示墙”,用短视频循环播放专家维修案例;客户休息区摆放专家撰写的《用车宝典》手册;接待顾问在服务时主动引导:“您这车的电池问题,正好是我们李专家最擅长的,他刚解决过同款车型的类似故障。”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能让客户快速记住专家。
线上传播要“内容为王”。社交媒体平台适合播放短视频,比如“5分钟看懂电池保养误区”“雨季爱车漏水怎么办”,让专家出镜讲解,语言要接地气,能穿插点小幽默更好。有位经销商的张师傅,用“修车如同看中医”的比喻讲解故障诊断,半年就积累了上千粉丝,不少客户专门冲着他来店里。公众号也可以定期推送“专家专栏”,解答客户留言的技术问题;抖音、微信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要安排专家入驻,认真回复网友提问,慢慢积累专业口碑。
长效运营:让IP“永葆活力”
定期策划“专家面对面”活动,每月搞一次线下技术沙龙,让专家和客户现场交流;线上开展“直播答疑”,解答车主的用车难题。有经销商通过这种方式,把专家IP从“维修技术”延伸到“用车顾问”,客户粘性大幅提升。还要注意IP形象的统一性,所有宣传渠道的信息要一致,避免出现“人设混乱”。
打造技术专家IP,本质上是在建立一种“专业信任”。从精准选人到能力提升,从形象塑造到立体传播,再到长效运营,每个环节都要围绕“让客户信任”这个核心。当客户提到“修车”就想到该店的技术专家时,售后业务的竞争力自然提升。
推荐
亚洲龙价格接近以前的卡罗拉,13万起,喜欢日系B级车的朋友狂喜
汽车头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智能体Eva上车
乐之汽车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双簧线一天卖了2万辆,这台旅行车火了!
汽车消费网超半数汽车经销商亏损,持平17.5% 盈利仅占29.9%
车视头条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1号车盟千里追星为库里,问界M9硬核护航燃动山城
驾域AUTO小鹏汽车公布财报!半年营收飙涨近200亿,毛利率反超特斯拉?
车视头条广汽发布 “星源增程” 技术,昊铂 HL 增程版正式上市
车评社资源撞技术! 一汽 “下注” 零跑,新能源玩法要换?
EV视界岚图高管邵明峰:补能效率是混动市场下一战场
龙车奇瑞汽车加大“火力” 将推出4款SUV新车 奇瑞风云T11搭增程动力
鬼斗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