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都叫“奥迪A5L”: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2025-08-21 11:25 3616次阅读

汽车K线

汽车K线创始人,专注于汽车领域。

真正的“奥迪A5”,能触及灵魂。

名正才能言顺。

当一个代表奥迪品牌优雅、个性、运动的车型系列,同时出现在奥迪在中国两家合资公司产品名录,消费者不免发出疑问:到底谁才是奥迪A5纯正轿跑血脉的延续传承?谁又是“挂羊头,卖狗肉”?

虽然任何一款汽车名称只不过是个符号,但在奥迪这个百年豪华品牌的光环之下,产品名称往往已经与产品设计、基因画等号,如灵魂般带给用户独一无二的情绪价值。

可当“李鬼”披上“李逵”的衣袍,“奥迪A5”产品基因又该如何得到传承与真实表达?

01

2025年8月,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所未有地演绎了一场“双A5L”并行的奇观。

起售价25.59万元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比起一汽奥迪A5L的23.98万元,足足贵出2万元,这让不知其中奥秘的人们,很容易产生误解。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绝非简单的配置差异,而是嫡子和庶出的本质区别。

犹如“李逵与李鬼”的典故,其背后是一场关于“谁才是真正奥迪A5继任者”的身份之战。

《汽车K线》认为,从各种公开资料和行业共识,继承奥迪A5、拥有纯正轿跑血统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是这份纯正血统与顶尖制造工艺价值的直观反映。

无框车门的潇洒优雅,大溜背设计的动感时尚,带来更具情感张力的轿跑姿态,每一处都流淌着奥迪A5的设计精髓。

反观一汽奥迪A5L,实则是换代的“奥迪A4”。

当然,这并非一汽奥迪A5L产品竞争力不行,而是一汽奥迪刻意将一汽奥迪A5L的正式上市时间,选在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的6天后,并让Q6L e-tron家族为其“撑腰”,更像是一种“借壳上市”的市场试探。

它如同那个冒充李逵的“李鬼”,虽借来“A5L”的名号,却难掩其传统家用三厢轿车的实用主义内核。

02

1969年,在那个汽车设计的“黄金年代”,一款堪称奥迪品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之一——奥迪100 Coupé S诞生,其溜背造型为后来的奥迪轿跑车设计奠定了基础。

时至今日,这款奥迪经典车依旧被全球汽车收藏家所追捧。

近40年后,2007年初代奥迪A5问世,成为现代奥迪车型中,最先继承奥迪100 Coupé S经典溜背造型的产品。

此后,历代A5设计DNA中必不可少的溜背造型,不仅关乎设计美学与传承,更涉及复杂的车身冲压工艺和结构强化,成本远高于传统的三厢车设计。

四扇无框车门在密封、降噪及结构方面,同样意味着更高的工程投入。

03

《汽车K线》了解到,为让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无框车门在不增加车重的前提下,拥有与普通车门同等的结构强度、降噪水平,上汽奥迪采用了与奥迪A8相同的铝合金材料和双层夹胶玻璃,这自然带来制造成本提升。

更运动化的底盘调校、CDC悬架……都为其驾驶质感与操控性添砖加瓦。这些,都是作为一款轿跑车无法回避的价值堆叠。

此时,价格差异就仿佛一面镜子,照出谁才是真正承载奥迪轿跑灵魂的“李逵”,谁是借用光环的“李鬼”。

当深入审视两者间的差价,就不难发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溢价,有着清晰的合理性。

04

就像宝马3系与4系、奔驰E级与CLS那样,虽基于同一平台衍生而来,但众所周知,宝马4系与奔驰CLS作为轿跑车,产品定位明显高于三厢轿车的宝马3系和奔驰E级。

这如同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看似相同的骨骼,却有完全不同层次的精神追求。

同理,不是所有的“A5”都能被称为“Sportback”。曾经奥迪A4与A5之间,产品定位上的差异不会被任何人质疑,只不过眼下因一汽奥迪A5L(实为换代A4L)更名而使消费者不明所以。

剥开名称的外衣,两款A5L从产品基因到设计哲学,再到最终锁定的用户群体,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产品定位。

在笔者看来,一汽奥迪A5L,本质上是一次精明的“重生”。它彻头彻尾地沿用了奥迪A4L的整体车身架构、线条比例与空间布局。

其产品定义则是纯粹的家庭实用主义三厢轿车,造型上稳重有余,却彻底违背了A5标志性的设计。

05

如果说一汽奥迪A5L的目标用户画像,是那些追求德系品质、重视空间实用性与品牌认知度的理性家庭用户。

那么,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则让奥迪A5轿跑基因在中国市场得以延续传承。“Sportback”之名,正是其灵魂的鉴证。

那条从B柱开始滑向车尾的曲线,构成A5最吸引人的视觉形象。上汽奥迪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家族式设计的同时,让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前脸设计更加犀利、充满力量感。

在车身参数方面,由于产品定位不同,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较一汽奥迪A5L,宽23毫米、低15毫米、短5毫米,这看似微乎其微的差别,却影响着车辆的极限操控。

更宽、更低的车身,除给人更加低趴的视觉感受外,也意味着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拥有更低的车辆重心,从而获得更为出色的弯道表现。

因此,它的用户画像更加鲜明,是那些拒绝平庸,注重个性表达与驾驶乐趣的年轻化群体,是重视细节、宣示独特品位的都市精英。

不难发现,从产品定义到用户需求,两款“A5”有着天壤之别。

06

一个是实用主义披上了运动化外衣,另一个则是从骨子里流淌着的自由与不羁,更符合主流年轻消费群体的主张。既然如此,为何一汽奥迪A5L不能再被冠以“A4”之名?

基于奥迪B5平台的第一代奥迪A4,早在1994年便已诞生。2003年一汽奥迪推出A4更是中国首款国产豪华品牌B级车。为何有如此重要意义的产品,如今却要借“他人之名”?

在电动化浪潮冲击下,面对转型压力与市场份额的焦虑,奥迪品牌陷入燃油车产品线布局的战略摇摆之中,造成这场“双A5L”迷局的根源。

2023年3月,从位于德国工业重镇因戈尔施塔特的奥迪总部传出消息,奥迪决定将燃油车命名改为奇数序列,从而将偶数序列让与电动车型。

可仅仅不到两年,因全球范围内产品认知困难,奥迪不得已放弃新命名规则。可覆水难收,已经宣传多时的全新A5(即换代A4),无奈被保留下来。

07

对于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奥迪方面采取了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策略:允许上汽奥迪、一汽奥迪两家合资公司针对新车进行本土化改造,且德方均深度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或因近年来轿跑车这一品类,在中国市场愈发受到欢迎,奥迪决定在中国保留A5轿跑车版本,即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而在欧洲仅保留A5三厢轿车版本与旅行车版本。

在该背景下,一汽奥迪在策略上,自然希望借助“A5”这块比“A4”更具运动光环和溢价能力的金字招牌,为A4L的继任车型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看似精明的操作,使奥迪A5真正的继任者——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独特的产品价值因同名而被稀释,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迷雾中陷入迷茫,甚至转而选择其他品牌。

不仅如此,奥迪A4凭借均衡的产品力,早已在国人心中树立起口碑。如今,一汽奥迪放弃这一用二十余年光阴积攒下的优良资产,真的会是件好事吗?

08

更何况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作为一款上汽集团合资豪华版块极具战略意义的产品,其定价本身已是权衡了品牌高度、产品价值与市场诚意后的结果。

当“李鬼”试图借名号混淆视听,“李逵”的价值唯有通过产品基因的纯粹方能彰显。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以其更高的产品定位与价值,宣告了谁才是真A5的继任者。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于8月1日上市后,上汽集团股价迎来两连涨。截至8月20日收盘,上汽集团股价报收19.8元/股,月涨幅超15%。

上汽集团股价的上涨,一方面由于7月集团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4.22%达到33.75万辆,加上上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H5即将开启预售;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或许也认为,随着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和E5 Sportback先后上市,可能会使集团从豪华合资板块获得增长的新动能。

Views of AutosKline:

名称之争终是表象,赋予产品灵魂的,是其根植于血脉的设计语言、精准的产品定义以及为用户带来的独特情绪价值。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是通过对奥迪A5经典设计元素的忠实延续和工程价值的投入,承载了那份触动用户灵魂的轿跑精髓。

相比之下,更名策略虽能借势,却模糊了产品本质的差异。唯有纯粹的产品价值,方能穿透名称的迷雾。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 奥迪 # 宝马 # 宝马3系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