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标注45L,却可加60L?为何插混车的油箱实际容量会比官宣的大?
2025-08-21 16:18 3529次阅读

明镜pro

汽车工程师的汽车评测

近日,易车发布了20款新能源车型的高环极限续航测试的结果,其中有一组数据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在给参赛车型加油时,该媒体发现不同车型的油箱容积偏差很大,有的实际加油量大于公告容积超过30%,有的甚至实际加油量小于公告容积。这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甚至有很多质疑的声音,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片


可能很多人第一个疑问的是,汽车油箱公告容量超额这么多违法吗?油箱的公告容量是按照国标来测试获得的。一般燃油或者混动车型上市公告中注明的油箱容积就是标称容积(即最大安全容积),而非实际最大物理容量。根据国家规定GB18296-2001中要求: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即标称容积)‌必须控制在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以下。部分厂家会进一步扩大差额(如预留7%-10%空间),以确保燃油膨胀时的安全空间。


由于安全设计(如燃油膨胀空间、油箱结构冗余),实际加油量可能超过公告数值。例如,标称50升的油箱实际可加至55升左右,但这不属于虚假宣传,而是安全规范允许的范围。


公告中的油箱容积主要用于消费者参考续航能力和车辆参数,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安全余量理解。厂商无需在公告中披露实际最大物理容量,但需确保标称容量符合国家标准。


所以只要车辆公告的容积不小于实际容积的95%就不存在违法的问题,也就是说公告容积45L的深蓝S05,实际能加60.43L油的这种行为并不违法,反而是那些测出来实际容积小于标称容积的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车企要“藏”这么多油箱容积呢?目前来看应该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图片


首先,混动车型需要更大的安全容积来储存油气。新能源车很多车主经常都是用电,油只是在馈电时才会启用。但是有些有家充桩的用户日常都是短途出现,大多数时候车辆都处于纯电行驶工况,用户可能一两个月才加一次油,这些用户的车型油箱中的油会不断蒸发变成气态,导致油箱内压力增大(这也是为什么混合动力车型要采用高压油箱的原因),考虑到安全因素,油箱预留的安全容积会比燃油车预留的安全容积会更大,所以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易车测试的这份榜单上,这批新能源车的油箱实际容量相比标称容积很多超过了不止10%。


至于榜单中为什么会有车型实际加油量比标称容积小或者相差小于5%的问题,我想易车可能需要去校准一下数据,毕竟标称容积都是按照国标试验进行验证才能获得公告。而且油箱加不到标称容积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油箱里的油还没有完全跑干,外部气温高油箱内压力大等问题。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易车在发布相关内容后又删掉的原因吧。


其次,我们猜测有些车企确实会通过藏油箱容积是为了提升最大续航来作为宣传卖点。基于NEDC工况测试,这一代比亚迪秦L刚上市时的官方最大续航里程为2000km,2025款比亚迪秦L最大续航里程则提升到了2200km。虽然NEDC工况相比实际使用会有比较大的水分,但是不管基于何种工况法,在秦L之前还没有一台新能源车的最大续航能做到2000km这个级别,而它搭载的油箱标称容积为65L,比很多同级别的燃油车油箱还要大,其实际最大容量可能是已经超过了70L。


图片


与秦L同级别的新能源轿车,吉利银河A7搭载是标称60L的油箱,凭借着馈电状态最低2.67L/100km的能耗,其最长续航里程也达到了2100km。


这两款车非常有代表性,属于当下在产品力方面的卷到极致的产品,以B级新能源车的体量卖着A级燃油车的价格。它们为什么都在卷续航呢?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当下,车企需要找到爆点级的宣传卖点,并且还不能付出太多的BOM成本


一方面馈电能耗已经卷到了2.6L/100km这个级别,技术上已经很难继续提升且研发投入代价很高,技术提升带来的变化量级也就维持在0.1L的梯度变化,从节能角度已经很难产生爆点级的宣传卖点,但是续航突破到2000km却能是一个宣传爆点,毕竟大多数插电式混动车型续航都只停留在1000km到1500km。而且付出的代价仅仅只是将油箱容积增加10~15L,车企付出的成本也就几十块,续航就能增加约300km~500km。这是一个付出成本低却能产生爆炸级卖点的方案,所以比亚迪率先开始了大油箱策略,吉利则选择了跟进贴身肉搏。


图片


部分车企为了不让用户直观地发现车型长续航是通过增加油箱容积实现,就选择了藏油箱容积,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易车测试的数据中有些这些车型实际油箱容量会比标称容积高出20%以上了。


增加油箱容积这种行为本身违背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本质,混合动力发展本质是追求极致的低能耗,减少排放,而增加油箱容积意味着加满油后车辆会变重,会更浪费能源。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各种乱象丛生,从早期的骗补、圈地、倒闭,到比亚迪的高压油箱事件,再到今天新能源车背上了比燃油车还大的油箱,本质上都是行业无序竞争,无效内卷导致的结果,再次呼吁汽车厂商们应该更专注于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用户出行体验提升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存在。比如自媒体电驹根据易车发布的油箱偏差率表格,进行测试。其找了一辆2024款深蓝S05增程版远航ULTRA版车型,把汽油耗尽后,去加油测试。加油前,这款车的油表显示:油量已耗尽,原地发电功能无法启动。加油时,经过第1次跳枪、第2次跳枪后,又晃动车身,再加油。最后加油数量是48.49升。


所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很难理解,希望有权威部门解答一下疑惑。

# 政策动向 # 奔驰 # 比亚迪 # 秦L # 奔驰A级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