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直面销量下滑与转型困局, 郭永锋临危受命一汽奥迪!
2025-09-03 21:26 3517次阅读

百姓评车

**最早的汽车新媒体之一,最接地气的汽车媒体集群!

一汽奥迪最新人事变动,李凤刚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此次调整系郭永锋与李凤刚岗位互换,这是一汽奥迪今年以来的第四波人事变动。

这显然不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变动,因为李凤刚在2023年10月接替孙惠斌,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至今尚不满两年时间,这与以往该职位四年一届的任期惯例明显不符。这次火线换帅,核心原因在于一汽奥迪正面临严峻的内外挑战,销量持续下滑的态势亟需有效扭转。

一汽奥迪不容有失

奥迪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压力,销量为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不仅落后于宝马(31.8万辆)和奔驰(29.32万辆),其纯电动车型销量也大幅下滑23.5%。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BEV)销量同比下滑了23.5%,这与其纯电车型在全球市场交付量增长32%形成了反差。截至2025年上半年,奥迪的纯电动车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2.9%,这与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44.3%相比,明显滞后。

当然,这不是奥迪一家的问题。所有的合资品牌,无论是普通大众品牌,还是高端豪华品牌,都面临着新能源转型不利的尴尬处境。

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压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强势崛起,问界、理想、蔚来等品牌通过智能化、电动化优势,在3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与奥迪的主力车型形成了直接竞争。以问界M9为例,连续11个月保持50万元以上SUV销量冠军;其次是奥迪部分车型(如奥迪A4L)被指产品力老化,智能驾驶配置欠缺。此外,为应对销量下滑,奥迪部分车型降价幅度较大,但效果有限,且对品牌溢价和经销商体系造成了压力;第三,“南北奥迪”的内耗也加剧了内部竞争,双方为争夺市场甚至打起价格战,进一步损害了品牌溢价。

对于一汽奥迪而言,2025年最大的动作当属Q6L e-tron家族和A5L上市。前者是首款PPE平台纯电SUV,代表着电动化攻坚,通过PPE平台和华为乾崑智驾,确保在纯电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后者基于全新PPC平台打造,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赋予燃油车全新的智能体验,延长其市场生命力。可以说,一汽奥迪在2025年不容有失,只许胜不许败。

郭永锋临危受命

以上,作为奥迪中国当下销量的绝对担当,一汽奥迪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奥迪在2025年进行了多轮人事调整:

一月调派刘洪涛、梁梁分别执掌网络与市场业务,夯实基础运营;五月推动销售端轮岗,刘洪涛转任销售负责人,蔡宇接棒网络管理,试图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七月将红旗华北区总监冯衣鹏调任北区负责人,其上任仅一个月便拿下区域销量第一。但这些局部小的调整动作未能扭转整体下滑态势。

此次郭永锋接掌核心岗位,本质是一汽集团“换帅破局”的决心体现。郭永锋的履历显示,他是一汽体系内一位具有新能源营销和用户运营背景的实战派。

他曾推进一汽-大众“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智化为驱动”的营销理念,大幅缩短订单响应周期,并将渠道库存系数降至行业低位。助力一汽-大众成为合资品牌中首个新能源年销突破10万辆的企业。这份经验对于电动化转型滞后的奥迪尤为宝贵。

他在执掌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期间,构建了覆盖新车、二手车、零配件等的数智零售生态体系。这对其推动奥迪的“融合直售模式”和用户运营有直接帮助。

郭永锋接任后,需要面临几个核心挑战:

1、他需要推动Q6L e-tron等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加速电动化突破,同时在转型过程中,找到提升和巩固奥迪品牌豪华感知的有效途径,重新塑造品牌价值;2、推动“融合直售”模式落地,该模式要求全国统一定价,旨在提升用户体验,这需要平衡经销商传统利益;3、减少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内部竞争和资源内耗,推动差异化定位。

这也意味着一汽奥迪的转型重点从“理念倡导”转向“体系化落地”。

对于一汽奥迪而言,此次换帅是中国市场激烈竞争和电动化转型压力下的关键调整。

百姓评车

郭永锋的上任无疑责任重大,一方面要稳定燃油车基本盘,一方面要加速电动化布局,还要灵活应对“南北奥迪”的复杂局面。其在一汽体系内丰富的销售和数字化经验或许能为破局带来新思路,但最终能否带领一汽奥迪重返增长轨道,我们将持续观察。

# 行业解读 # 红旗 # 奥迪 # 红旗 # 奥迪A4L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