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之下,步入深水区竞争新阶段。行业格局加速裂变,头部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与全球化布局持续领跑,而部分传统合资车企及未能及时转型的国有集团,则陷入业绩下滑与战略调整的阵痛期。
从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车企数据来看,“民营进、国有退”的态势愈发清晰,一场围绕技术路线、成本控制与出海能力的淘汰赛正在上演。
业绩分野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在营收、净利润和销量三大核心指标均实现正向增长的车企中,民营力量占据主导,而比亚迪、零跑汽车及北汽蓝谷表现尤为突出。其中比亚迪再度彰显龙头地位,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15万辆,继续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反观部分国有车企,则面临全面下滑困境。北京汽车、江淮汽车和广汽集团在营收、利润与销量上均呈现负增长,其中广汽集团上半年亏损25.38亿元,同比大幅扩大,成为国有车企中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尽管广汽自去年以来推动一系列组织与渠道改革,但目前仍未扭转销量颓势,上半年累计销量75万辆,同比下跌12.48%。
从营收规模看,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位列前三,营收均破千亿。而曾经凭借模仿策略昙花一现的众泰汽车,上半年营收仅2.8亿元,其产线已被法院强制拆除,复工复产无望,成为行业出清的典型代表。
营收增速方面,新势力表现亮眼,零跑汽车同比增长174%,北汽蓝谷增长154%。与之相对,六家车企营收出现下滑,包括北京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和江淮汽车。这显示出,即便在新势力内部,也已出现明显分化。
盈利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2025年上半年价格战形式趋于隐蔽,车企多以“增配降价”的新车型发布模式呈现,但其对车企盈利能力的冲击仍在持续。多数上市车企的毛利率出现下滑,行业整体盈利承压。其中,比亚迪在财报中明确指出,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据披露,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2.34%微降至20.35%,其中中国市场毛利率下滑2.25个百分点至19.44%,主要受智驾系统成本上升与经销商返利增加影响。数据显示,比亚迪智驾车型占比提升至80%,单车成本增加约5000元,而境外市场因本地化生产毛利率逆势提升9.13 个百分点。
导致毛利率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智能化配置快速普及带来单车成本上升,据分析师测算,2025年第二季度,比亚迪智驾车型渗透率已接近80%,由此带来约0.5万元/车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终端优惠、经销商返利与营销支出也在侵蚀利润空间。
国有车企毛利率表现更为严峻,其中广汽集团整车毛利率暴跌8.08个百分点至-7.03%,其新车销售已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上汽集团毛利率仅8.3%,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车叔看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国有车企因该警醒,后续它们需加快混改与电动化投入,摆脱对传统合资利润的依赖;民营车企则需警惕扩张过程中的现金流与运营风险,避免因过度投资导致资金链紧张。
除此之外,从各家车企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出海正在成为它们业绩增长的关键第二曲线。不仅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海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包括蔚来、奇瑞等品牌也在加速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的渠道建设。可以预见,未来能否实现全球产销协同与品牌溢价,将成为判别车企韧性的核心指标。
车叔总结
2025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性转折点,企业表现冰火两重天,其中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全面退坡,市场竞争已经从拼销量进入拼盈利阶段。唯有那些具备核心技术、出色成本控制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车企,才能在这场持久战中赢得主动权。下半年,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整合与出清,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都需在活下去的基础上谋划如何赢得未来!
推荐
从核心技术的全系标配,看领克10 EM-P高端普惠的诚意
W动力11.49万起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正式上市
车友公社这台燃油车让新能源也紧张了?11.49万元起,全新一代速腾L上市
车则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 ,售价17.98万元起
车友公社三款车型,11.49万起!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正式上市
UCAR汽车网站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17.98万元起,方程豹钛7上市
汽车大事记新车|11.49万起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成都上市
80君的汽车视野车企半年财报: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疯狂吸金,小鹏“活了”?
My车轱辘从“销量王”到“全能王”,全新一代速腾L上市,11.49万起!
My车轱辘20万内唯一插混 星海V9登陆慕尼黑 中国MPV闪耀世界舞台
汽车品评持续领跑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iCAR V23以超硬核实力颠覆想象
麻辣车事慕尼黑车展重磅新车,BBA持续发力,零跑Lafa5开启盲订
My车轱辘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