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作为小鹏G9车主他连连叹气。说原以为新款G9推出后,销量能有一些起色,帮小鹏稳一下20万以上的市场。没想到就热闹了几个月,销量就跌到一千多台了。作为小鹏汽车的忠实拥趸,他非常失望。其实不只是小鹏,大多数新势力的热门车型,似乎都要走高开低走的路线。比如智己LS6,高峰时期也能月销近万,但很难持续。问界M7最高峰月销近3万台,最近销量也跌到了3000多辆。
那有没有低开高走的新能源车呢?其实也是有的,奇瑞的iCAR V23就是其中之一。上市前几个月销量一直在3000台左右徘徊,进入6月份之后开始发力,刚刚过去的8月卖出6565台,荣登新能源方盒子销冠。iCAR V23为何前期沉寂,后期又凭啥走出逆势曲线?其实弄懂这款车,也就懂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些潜规则。
罕见低开,iCAR被“做局”?
去年4月份,iCAR V23第一次亮相,立马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目光。原因无他,颜值实在是太高了,方盒子造型活脱脱就是一个“电动小卫士”,整个质感也非常出色。记得那时候还引发了一个话题,说国产车怎么越来越好看了。新车采用的是“经典方盒赛博美学”,将复古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确实是独具匠心。随后的一系列亮相和对标,确实也将iCAR V23的曝光率推到了巅峰。
但随着iCAR V23正式上市,风向却突然变了。说这样一款小SUV,作为全家第一辆车不够实用。说价格10万-15万元的太高(虽然不知道究竟高在哪),同级别有太多的车可选,没有竞争力。还有一大堆车都没摸过的所谓“理智客户”,说iCAR V23只是外观好看,内里就是“老头乐”。还有说没有核心技术的,说iCAR属于混淆视听,强行将“方盒子造型”和“轻度越野”绑定。
随后就是一系列的攻击,什么iCAR V23上市后口碑坍塌,遇上退订潮云云。更搞笑的是,一边炒作iCAR V23库存一大堆,说是库存周转周期达90天以上,一边又说交付延迟,产能不行,是草台班子。不得不说,这些空穴来风的消息确实对iCAR V23的迅速上量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用现在一个时兴的词描述,就是iCAR被“做局”了。一向深耕线下的奇瑞,对于这种来自线上的“饱和式”攻击非常不适应,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这也是iC。然而几个月后,市场就彻底反转了。iCAR V23不仅没有被“黑倒”,反而愈战愈勇,销量节节攀升。
庖丁解牛,实力才是王道?
iCAR V23是靠什么逆袭的呢?其实也很简单,还是实力为王。奇瑞对iCAR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依托的是“瑶光2025”技术体系,五年内投资超千亿元,拥有涵盖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的300余个实验室。对于iCAR的发展,尹同跃更是直言:“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是要做年轻化、智能化的标杆。
这也是iCAR V23的实力基础,它的起点就比同级别的代步车要高。再具体一点,新车的前LED大灯光照度高达6790Lux,拥有43°的接近角、41°的离去角,配合210mm的离地间隙和600mm涉水深度,通过性比普通的中大型SUV还强悍。
轮胎用的是265/45 R21“大脚”, 背挂式小书包创新性地做成了储物盒,可以通过开启尾门内侧面板进行物品放置,让“野游”更加方便。甚至行李架的最大承重都做到了200kg,全车还设置了24处模块化拓展接口,方便后期改装加装射灯、储物箱等户外装备。简单来说,这是一款真正按照越野标准打造的车,而不是简单的“样子货”。
新车的实用性也非常好,虽然车长只有4220mm,但宽度达到1915mm,轴距达到2735mm,空间表现完全不输普通家用SUV。座椅又宽大、又柔软,还支持主驾座椅6向调节,副驾驶座椅支持4向调节,两者都有加热功能,绝对足够舒适。虽然车身设计硬派,坐姿较高,但iCAR V23的操控调教也非常出色。在转弯、加减速过程中,悬架系统的支撑性都非常出色,对于车身侧倾或俯仰的抑制都非常好,绝对的“指哪打哪”。
当然还有隔音,即便高速以120km/h的速度前行,车内噪声也能抑制到不错的水平,绝对超过这个级别的质感。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非常强大,不仅支持常规的速度调节、智慧巡航等功能,面对拥堵路况也能与汇入主路的车辆“博弈”,上下匝道都能自主应对,拨杆指令就能让车辆变道,也能自主超车变道,还会主动避让大车。即使是比较狭窄或刁钻的车位,也能通过遥控泊车精准泊入,科技感满满。
逆曲线之王,奇瑞还需上心?
同样是4米2的小车,iCAR V23确实与普通的家用SUV“大不一样”,这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是体现在诸多细节上,用心造出来的车就是不一样。上市前期关于iCAR V23的种种争议,在消费者真正到店试驾之后,都烟消云散了。又有哪个群体能坚持半年甚至一年抹黑一款车呢?即使它再有潜力。因此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作为一款新时代的“网红小车”, iCAR V23在讨论热度消散之后,反倒销量开始水涨船高,走出了“逆曲线”。
实际上最近几年,奇瑞类似的操作不少。还记得三年前艾瑞泽8上市时的“盛况”吗?那是各种冷嘲热讽,什么“赶趟儿都赶个末尾儿”“分蛋糕只沾点奶油边”,还有更不文明的我就不写上来了。结果实力这么强的一款车,前面几个月销量都只有几千台。但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艾瑞泽8销量不降反升,如今已经稳定月销1万+。“燃油车末时代”又如何?该大卖还是大卖。还有捷途旅行者推出的时候,也是各种嘲讽,什么“老老实实做廉价品牌不好吗,搞什么‘旅行+’,这是捷途这个定位的品牌能做的吗?”结果也是啪啪打脸,同样走出逆曲线。
但个人看来,总这样也不行呀。奇瑞好歹也是年销300万辆规模的超级汽车集团,是正儿八经的全球500强。出口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第一,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声誉。技术上就更不用说了,是国内最早研发自主发动机的汽车品牌之一,三电技术、平台化技术也都是行业先进水平,磐石车身几乎每年都获奖。这样的品牌,为什么人气老落在一些年销10万辆的新势力之后呢?勤修内力是不错,是不是也该时不时玩点花活,每次都低开高走,也太累了,大家觉得呢?
相关车系
推荐
限时17.38万起,旗舰实力全满配,吉利银河M9开启AI出行新时代
车宇世界北方人选D6,家庭人选M7 DMH!10万预算新能源车终极选购指南
一点车评报科技安全极致守护!2026款腾势N9正式上市, 38.98万元起!
车务网荣威M7 DMH上市,以“三板斧”切入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
车评社一周内近40款新车发布会,中国消费者是全球背刺最惨的群体?
言车有徐相当有诚意,大概率锁定爆款车型,银河M9限时售价17.38万元起
汽车天涯01科技安全极致守护!2026款腾势N9正式上市,38.98万元起!丨SDTV
SDTV汽车生活置换补贴后16.98万起,唐DM-i 175KM成家用首选?
车宇世界10.98万起!哈弗大狗PLUS双动力五款车型,家庭泛越野一步到位
车尚时刻前8月,某自主销量完成率力压比亚迪
汽车门年度爆款潜质显现,曾毓群亲自点赞AION RT焕新款长续航
EV车世界中汽信科正式发布“2025中国十佳车身评选”结果
车友邦网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